《楞嚴經》講記 7-1
《楞嚴經》講記 7-1
第七堂課︰
監學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四頁「辛二、破轉計在外」。佛教對生命的看法,認為生命的產生是假借因緣產生的,說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個因緣,我們如果追根究柢,什麼是因緣呢?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念明瞭的心,它是整個因緣的主導者。我們可以這樣子講,當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念頭一動,這個就是一個因緣。這個因緣從本經的角度來說有二種差別,第一個是趨向生死痛苦的因緣、第二個是趨向涅槃安樂的因緣,本經是把因緣分成這二部分,生死跟涅槃。這二種因緣因為心態不同:一個依止的是攀緣心、一個依止的是常住真心。
所謂的攀緣心,是說這個心的產生是攀緣六塵的境界而生的。比如,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為什麼出家呢?阿難尊者說:「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我出家。」所以他的心是緣三十二相而出家的。那這地方有一個問題,因為三十二相是生滅法,佛陀的身相會衰老、會病痛、會死亡、會消失,所以他這個心變成是一個生滅心。你依止生滅心,不可能成就堅固不生滅的果,因為你的本質是生滅的。所以當我們的心是由外境的刺激才產生的一種作用,本經的定義叫做攀緣心,就是你一時的情緒,以這種心態來修學佛法是不會有成就的。因為我們這種心態去修種種的善法,你的心都是向外攀緣,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第二種心態、就是從你內在的清淨本性,你觀察你這念心是清淨的,然後從清淨本性當中發起一個菩薩的願力:我一定要怎麼做,我一定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這個心的產生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的,這個心就是一種常住真心、真實的心,這個心就是跟涅槃相應的。
所以你看阿難尊者啟請佛陀開示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佛陀並沒有講法門,剛開始先不談法門,先講心態,先把心態調正了,你才有資格談法門。其實真正的法門在三卷半以後,才講到修行的法門;前面的三卷半都是在破妄顯真,把我們的心態調整好。所以這個地方就是佛陀先破妄,破除我們妄想的執著。辛二、破轉計在外(分二:壬一轉計;壬二破斥)就是「破」除阿難尊者那種展「轉」的執著,他執著什麼呢?執著我們這一念明瞭分別的心,是居「在」身「外」。蕅益大師說:其實這七科的破妄,都是在發明一個道理,就是「妄想無體」。妄想它是隨境生滅的,沒有一個自體的,沒有真實自體,沒有自體的東西,當然就沒有所謂的處所。一個東西它一定要有一個自體,才有一個處所;既然沒有自體,當然就沒有處所。所以佛陀就要阿難尊者迴光返照:你這一念修行的心到底在哪裡?你說你發心出家,你看到我的三十二相,那你這一念心在哪裡呢?他的目的,就是要阿難尊者迴光返照,觀照到他心的本性是空寂的,沒有自體的。
前面阿難尊者是執著這一念心在身體之內,被佛陀破斥;這個地方他又展「轉」的「計」度是在身體之外。我們看說明,這當中有二科:第一個是「轉計」,第二個是「破斥」。先說阿難尊者他所輾轉計度的相貌,這當中有三段,先看「轉計」的部分:壬一、轉計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前面阿難尊者講到心是在身內,被佛陀破斥以後,他感到很慚愧,所以他就起立向佛陀頂禮,他說:「我」阿難聽「聞」佛陀前面所說的「我們這一念心不居身內」這樣的法音,什麼法音呢?說是「必不內知,雲何知外?」既然我的心見不到我的五臟六腑,那怎麼能夠說我的心在身內呢?所以「如是」有道理的「法音」,我真實覺「悟」了。覺悟什麼呢?我「知」道「我」的「心」其「實」是「居」在「身」體之「外」,因為我都是看到外面的東西,我從來沒有看到我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可見得我這一念心是在外面的,是這個意思的。這個是他轉計的相貌,阿難尊者把這樣的一個相貌作出一個「譬喻」:
譬喻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說怎麼知道我這一念心在外呢?是什麼理由呢?「譬如」我今天在一個黑暗的房間當中點上一個「燈光」,這個「燈光」在房間中點「然」以後,這個「燈」光「必」定「先照」了「室內」的房間,然「後」從大門當中再去照了外面的「庭」園。也就是說這個燈光的照了,它是先照近距離的,然後慢慢慢慢再照遠距離的。房間裡面是比較近,外面的庭園比較遠,這個道理是很清楚的,他講出這個譬喻,用燈光照了由近而遠的道理來作一個譬喻。這以下「合法」:合法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1.生死跟涅槃這兩種因緣的不同心態是什麼?
2.什麼是攀緣心?
3.七處破妄是在發明一個什麼道理?
4.佛陀用什麼方式判斷一個東西是否有自體?
5.阿南以什麼譬喻來證明心在身外?
監學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四頁「辛二、破轉計在外」。佛教對生命的看法,認為生命的產生是假借因緣產生的,說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個因緣,我們如果追根究柢,什麼是因緣呢?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念明瞭的心,它是整個因緣的主導者。我們可以這樣子講,當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念頭一動,這個就是一個因緣。這個因緣從本經的角度來說有二種差別,第一個是趨向生死痛苦的因緣、第二個是趨向涅槃安樂的因緣,本經是把因緣分成這二部分,生死跟涅槃。這二種因緣因為心態不同:一個依止的是攀緣心、一個依止的是常住真心。
所謂的攀緣心,是說這個心的產生是攀緣六塵的境界而生的。比如,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為什麼出家呢?阿難尊者說:「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我出家。」所以他的心是緣三十二相而出家的。那這地方有一個問題,因為三十二相是生滅法,佛陀的身相會衰老、會病痛、會死亡、會消失,所以他這個心變成是一個生滅心。你依止生滅心,不可能成就堅固不生滅的果,因為你的本質是生滅的。所以當我們的心是由外境的刺激才產生的一種作用,本經的定義叫做攀緣心,就是你一時的情緒,以這種心態來修學佛法是不會有成就的。因為我們這種心態去修種種的善法,你的心都是向外攀緣,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第二種心態、就是從你內在的清淨本性,你觀察你這念心是清淨的,然後從清淨本性當中發起一個菩薩的願力:我一定要怎麼做,我一定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這個心的產生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的,這個心就是一種常住真心、真實的心,這個心就是跟涅槃相應的。
所以你看阿難尊者啟請佛陀開示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佛陀並沒有講法門,剛開始先不談法門,先講心態,先把心態調正了,你才有資格談法門。其實真正的法門在三卷半以後,才講到修行的法門;前面的三卷半都是在破妄顯真,把我們的心態調整好。所以這個地方就是佛陀先破妄,破除我們妄想的執著。辛二、破轉計在外(分二:壬一轉計;壬二破斥)就是「破」除阿難尊者那種展「轉」的執著,他執著什麼呢?執著我們這一念明瞭分別的心,是居「在」身「外」。蕅益大師說:其實這七科的破妄,都是在發明一個道理,就是「妄想無體」。妄想它是隨境生滅的,沒有一個自體的,沒有真實自體,沒有自體的東西,當然就沒有所謂的處所。一個東西它一定要有一個自體,才有一個處所;既然沒有自體,當然就沒有處所。所以佛陀就要阿難尊者迴光返照:你這一念修行的心到底在哪裡?你說你發心出家,你看到我的三十二相,那你這一念心在哪裡呢?他的目的,就是要阿難尊者迴光返照,觀照到他心的本性是空寂的,沒有自體的。
前面阿難尊者是執著這一念心在身體之內,被佛陀破斥;這個地方他又展「轉」的「計」度是在身體之外。我們看說明,這當中有二科:第一個是「轉計」,第二個是「破斥」。先說阿難尊者他所輾轉計度的相貌,這當中有三段,先看「轉計」的部分:壬一、轉計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前面阿難尊者講到心是在身內,被佛陀破斥以後,他感到很慚愧,所以他就起立向佛陀頂禮,他說:「我」阿難聽「聞」佛陀前面所說的「我們這一念心不居身內」這樣的法音,什麼法音呢?說是「必不內知,雲何知外?」既然我的心見不到我的五臟六腑,那怎麼能夠說我的心在身內呢?所以「如是」有道理的「法音」,我真實覺「悟」了。覺悟什麼呢?我「知」道「我」的「心」其「實」是「居」在「身」體之「外」,因為我都是看到外面的東西,我從來沒有看到我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可見得我這一念心是在外面的,是這個意思的。這個是他轉計的相貌,阿難尊者把這樣的一個相貌作出一個「譬喻」:
譬喻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說怎麼知道我這一念心在外呢?是什麼理由呢?「譬如」我今天在一個黑暗的房間當中點上一個「燈光」,這個「燈光」在房間中點「然」以後,這個「燈」光「必」定「先照」了「室內」的房間,然「後」從大門當中再去照了外面的「庭」園。也就是說這個燈光的照了,它是先照近距離的,然後慢慢慢慢再照遠距離的。房間裡面是比較近,外面的庭園比較遠,這個道理是很清楚的,他講出這個譬喻,用燈光照了由近而遠的道理來作一個譬喻。這以下「合法」:合法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1.生死跟涅槃這兩種因緣的不同心態是什麼?
2.什麼是攀緣心?
3.七處破妄是在發明一個什麼道理?
4.佛陀用什麼方式判斷一個東西是否有自體?
5.阿南以什麼譬喻來證明心在身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