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淨界法師
諸位法師,諸位學員,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今天能夠暫時放下這個世間的塵勞,大家在一起研究佛法的課程,這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非常的稀有難得。基本上我們佛法的修學目的是追求身心的安樂,這當中也包括了現世的安樂,也包括了來生的安樂。這種身心安樂的出現必須有兩個主要的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善業,換句話說,我們在身口假設造作了善業,就會使令我們身心出現安樂的果報。假設我們身口的造作是一種惡業,就使令我們的身心出現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追求安樂的第一個修行就是必須要持戒,透過戒法的修持來斷除我們的身口惡業,來積集廣大的善業,所謂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是我們追求安樂的第一個條件。其次就是我們內心的善念,假設我們的內心是擾動不安,這種情況也會引生我們痛苦的果報。假設我們的內心是一種寂靜安詳,它也會引生安樂的果報。所以決定我們安樂的第二個因素就是我們心中的念頭。所以我們在持戒清淨以後進一步要做的就是以止觀的修學來調服我們心中的妄想,使令我們的內心能夠安詳寂靜,寂靜安詳,這樣子才能夠達到究竟的安樂。我們這次研究的課程是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天臺智者大師的慈悲,他總共利用十科,從止觀的具足條件到止觀的方法,乃至於到止觀的功德相貌,總共有十大科,很清楚的,有次第的引導我們如何的修止,如何的修觀。我們透過這樣的一個修學能夠使令我們今生乃至於來生得到身心的安樂,這是我們一個學習這個課程的目的。好,現在我們看講義。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我們解釋這個課程分成四大科來說明。「甲一、解釋標題」我們首先解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這八個字的題目。「甲二、作者略史」。第二科我們介紹作者天臺智者大師的一個生平,一個簡略的歷史。「甲三、隨文釋義」。我們就隨順本文來解釋著其中的義理,這是正文的一個部分,主要的內涵。「甲四、結示勸修」。我們最後一個簡單的表解來總結這個止觀的意義。好,我們現在看第一科,
「甲一、解釋標題」
解釋標題分成兩科,第一個是總釋標題,第二個是別釋止觀,先是一個籠總的解釋,第二個再個別解釋。這次的標題是「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這個標題是單法立題。就是一個法,沒有人,也沒有譬喻,就是以法來立題。這個法有兩個法,第一個是「止觀」,這是一個法,第二個法是「坐禪」,這也是一個法,有兩個法門。我們先按照次第解釋,先解釋「修」。
「磨練身心、對治習氣名之為修」就是我們以清淨的佛法來磨練,來鍛煉我們的身心,來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叫做修。修有修證的意思。把錯誤的,顛倒的習氣用清淨的法門來改造它,使令它變成清淨,使令它變成不顛倒,這是修,修證的意思,「磨練身心、對治習氣名之為修」。
「習」是數數造作,不令間斷。就是說我們這樣的一個修行,它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一次一次的重複,要長時間的,數數的造作,不令它間斷,叫做習。由生轉熟,由生疏,這個法門的運轉在內心當中是生疏的,但是你強迫它一次一次的在心中的運轉,它就變成熟,由生轉熟,由熟生巧,它就有力量。修習兩個法門這當中第一個是止觀的法門,第二個是坐禪的法門。這兩個法門的關係,一個是總相,一個是別相。
「止觀」,我們將會個別的解釋,它是一個總相,就是這個課程的主要內涵就是在講止和觀,以止觀來調心。
為什麼又安立一個坐禪呢?這個事情是這樣,這個是別相,是初學者的一個下手方便。雖然止觀的調心是通於行住坐臥,因為它是一個心地法門,不管你身體的動作是在走路,或者是站著,或者是躺在床上,或者是坐,行住坐臥都可以在內心當中去修習,運轉。但是就著初學者來說,以坐姿最容易相應。因為你如果是在身體的活動,身勞神動,你身體的活動會帶動你內心的擾動,所以它容易引生掉舉。那麼你躺在床上,雖然身體不動,很舒服,但是你容易造成昏沉,睡著。所以就一個初學者來說,坐姿是最容易相應的。所以這個地方,它在講完止觀以後,特別的標出它的一個下手方便,叫坐禪,以坐姿來修習止觀。禪就是靜慮,寂靜就是止,思慮就是觀。禪事實上就是止觀。以坐姿來修習止觀。換句話說,標題當中就是讓我們修習止觀跟修習坐禪。一個是一個廣大的法門,一個是一個下手方便。這是一個簡要的解釋標題。請看
「乙二,別釋止觀」。第二段我們就比較詳細的來解釋止觀的內涵。
「丙一、止觀功德」
我們先解釋為什麼要修止觀? 修習止觀對我們的身心有什麼好處?我們看第一段:
【解深密經】雲:「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
佛陀在【解深密經】當中招呼了一聲慈氏,慈氏就是彌勒菩薩。說世間上三乘的聖人,不管是聲聞,不管是菩薩,不管是如來,這種三寶的境界,這種寶的功德。這種三乘的聖人,當然內心當中有很多的功德法寶。這當中舉出了兩個功德,第一個世間的善法,第二個出世間的善法。聖人還沒有入涅槃之前,他有時候會入三昧,顯出種種的神通變化,這種有為的境界,有這個生滅變異的境界,有為的境界。其次他要入涅盤以後,他一念心由於甚深法性三昧,跟一個畢竟空的這種真如法性相應,那是一種無相的真如境界,無為的境界,沒有這種生滅擾動的相貌。為什麼聖人會有這樣的功德呢?聖人的內心當中為什麼能夠顯出種種的神通?他又能夠入無餘的涅盤,我們凡夫就不可以呢?這個是怎麼回事呢?這不是上帝給他的。「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是在因地的時候,因為他曾經努力的修習止,修習觀所引生的功德。換句話說,我們講這個心裡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
我們在經典當中看佛陀讚歎法寶的殊勝。說你讀這個楞嚴咒,讀過一遍以後,你現世所造的殺盜淫妄的罪業當下就消滅,能夠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花,轉地獄的火成安樂國,等等。的確這個法寶,這個法真的是有這樣的力量,但是所有經典的讚歎這個法寶的功德,它決定不是在散亂心的時候出現,它一定是在一種寂靜的三昧當中去運轉這個法,這個法才有這樣的功德。換句話說我們這一念心可以去操作很多的法寶。當然,我們這樣子一天散撒散亂亂的也能夠出現少分的功德,少分的功德的一種氣氛。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有廣大的理想,要成就大功德啊,那你一定要修習寂靜,你要讓這個止觀的法門來調服你的昏沉掉舉,把你內心的力量,內心的勘能性加強起來。這個時候這個法寶在你心中運轉才能生起廣大的力量。這個地方佛陀就是勉勵我們,說聖人的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功德莊嚴,他們都是在因地修習奢摩他跟毘缽舍那所引生的果報。這個地方佛陀就直接了當的說出止觀是世間,出世間一切功德的一個因地。我們可以這樣子講,我們一個佛弟子剛開始斷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剛開始應該好好的持戒,以這個戒法來對治我們身口的罪業,那麼進一步就開始要有止觀的修學,每天在家裡面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有一定的時間來自淨其意,這個是得到更深,更廣大功德的一個因緣。看第二段,
【佛遺教經】雲:「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這個第二段式引用佛陀在《遺教經》的開示。「汝等比丘」,這地方包括了所有的七眾弟子。說佛弟子,「若攝心者,心則在定」。我們經常的在一天的工作之餘,每天晚上或者早上有一定的時間在幹什麼呢?就是做一些攝心的功夫。那麼攝心的功夫有什麼好處呢?你內心容易安定,不要讓你內心當中一天到晚擾擾動動的,生命就在這個擾動當中度過了,不要這樣子。那麼佛陀你讓我們修定有什麼好處呢?佛陀解釋這個修定的好處:「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既是說假設你能夠讓內心當中保持寂靜住,你能夠知,這個知就是能夠深入的觀察生命的真相,你能夠觀察到這個生命有種種的生滅變異的相貌。我們一個人內心當中經常心外求法,內心在這個廣大的色聲香味觸法這樣子跑來跑去,這個紛紛擾擾的境界,我們很難看到生命的真相。佛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我們這念擾動的心跟這個法一接觸,一點都沒有感覺,就像湯匙放在湯裡面,我們不能去嘗到這個湯的味道。但是我們的心寂靜下來,到佛堂當中先拜拜佛,懺悔業障,然後經行一下,坐下來修止修觀,修觀修止,讓內心寂靜。這個時候我們再以這個一種法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來觀察這個身心,你會有很強大的感受。你會覺得佛陀是一個真實語者,他講話講的這麼的真實,這個時候你對三寶的皈依就加強,智慧會增長信心,就像說你這個舌頭跟這個湯接觸,你能夠明白這個湯的味道。所以說我們能夠經常的攝心在定,我們就容易依止佛陀的指導去深入觀察世間的生滅法相。所以佛陀勉勵我們「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這段是一個總說,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說我們經常在定,心就不會擾動。那麼講一個譬喻,說一個人他非常愛惜這個水,水止的是智慧,因為水能夠洗除我們身上的污垢,就像是智慧,它能夠洗除我們心中的煩惱。這個水怎麼能夠保存呢?「善治隄塘」。 這個隄塘就是做一個圍牆,下雨了很多的水,但是沒有這個隄塘,沒有這個圍牆水就分散掉了。「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修行人亦複如是,我們為了要成就更深入的智慧,更廣大的功德,應該要經常修習禪定,這隄塘,使令這個智慧不漏失,這是修定的一個目的。這地方,從這段的開示我們也知道一個消息,就是說止觀,它是要先成就止,再成就觀。就是說你一定要先把隄塘做好了,才能夠把水累積起來。就是說我們去觀察生命的真相,你不是在擾動的境界觀察,你一定是先讓內心寂靜住,再觀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無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你內心寂靜的時候,你把這個法寶在心中運轉的時候,你就能夠去深刻的體驗,這個地方是說止觀的修學是先修止,再成就觀,佛陀有這樣的一種意思。看第三段:
【大寶積經】雲:「滿設恒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
那麼佛陀這當中做了一個比較,這當中有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佈施,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佈施呢?「滿設恒沙界」的珍寶,用恒河沙這麼多的世界的珍寶,這個廣大的財物來供養誰呢?來供養佛,最殊勝福田的佛。那麼你做這樣廣大的佈施呢,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你不如在一天當中出家,當然這個出家也包括世俗家,也包括你能夠出煩惱家,就是你在家裡面,你能夠撥出一個小時時間,不要一天到晚跟煩惱在一起,我要一個小時解脫煩惱,幹什麼呢?修寂靜。這個寂靜就是修止修觀。這個地方我們很難明白佛陀這段話的一個本意,不過我們簡單的做一個解釋。基本上我們這個安樂有兩種的安樂,第一個是屬於色身的安樂,第二個是屬於內心的安樂,有兩種差別。色身的安樂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去接觸這個色身香味觸,會有一種快樂的感受,感官的感受,但是這種感受有兩個過患。第一個它是擾動不安的,就是感官的快樂雖然有樂受,但是讓你擾動,讓你弟子心不安,就有這個過患。第二個它是雜染性的,就是你在受用色身安樂的時候,它會增長你的煩惱跟罪業,這件事情很嚴重,增長你的煩惱罪業。就像這個美好的食物,裡面放了毒藥。你去嘗這個美好食物的當下,你也必須要去承當它所夾雜煩惱罪業的毒藥,因為你不吃不行,毒藥就放在裡面。所以這個色身的安樂它有擾動性,有雜染性。那麼這個內心的安樂呢,它的本質是寂靜的。就是說我們在佛堂當中的用功,出家修寂靜。你的拜佛,拜完佛以後你靜下來誦一部經,或者思維一下經典的法義,甚深的法寶,內心產生一種法喜的安樂。這種內心的安樂,它是寂靜的。雖然安樂,但是它還是寂靜,它不擾動。其次呢,它是清淨的,是隨順於涅盤的,它不會增長煩惱。所以內心的安樂哪怕是短暫的,就是說你這麼一個短的時間,一日當中能夠修寂靜,就超過你以這樣的一種擾動的境界去修供養,一個是雜染性的,它是隨順於生死的。一個是清淨性的,隨順與涅槃的。這個地方佛陀做了一個比較。這個地方我們等於是引用了經典的三段開示來讚歎修習止觀的一個殊勝。我們接下來看
「丙二,止觀的體性」
這講到正式的內涵。這個止觀的修學,你第一個要懂得方法。世間上的事情,它一定要遵守這個規則。你內心能夠遵守這個規則,它就能夠出現這樣的功德,你內心不遵守這樣的規則,你就不能出現這樣的功德,這個叫做因緣所生法。你有這樣的因緣,就有這樣的果報,不遵守佛陀這樣的因緣,就沒有這樣的果報。所以說體性一定要弄清楚,你才知道怎麼去操作。這樣的體性我們先分成兩段。先一個簡略的解釋,再一個詳細的解釋。看第一段:
「以善緣心,心一境性,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
這當中我們分兩段來解釋,第一段是一個修因,第二段是以一個證相,是一個果相,一個因地一個果相。修因是「以善緣心,心一境性」,先解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一個止的真正的體性。我內心當中怎麼能夠知道我安住在這個止的功德呢?就是你內心當中面對一個所緣境,如果是數息觀,他就安住在這個息,這個呼吸的息。如果是念佛人,他的所緣境就是佛號。你內心當中對於你的所緣能夠專一相續的安住,這個就是心一境性,就是你把你過去那種攀緣的心,把那個歡喜在這個色聲香味觸法當中活動的心,強迫它一次一次的安住在你的所緣境,這個叫做止的一個體性,「心一境性」。那麼這種體性是在什麼情況下完成呢?「以善緣心」,你內心當中必須跟善心相應,就是無貪,無嗔,無癡。換句話說,假設你跟貪嗔癡相應去做某一件事,雖然這件事情非常的專一,非常的安住,不能構成奢摩他,當然沒有奢摩他的功德,因為這個是煩惱相應。就是奢摩他一定跟無貪,無嗔,無癡的善心相應,這是基本定義。那麼這樣一個因地的造作有什麼功德呢?諸「三摩地」。「三摩地」翻成中文叫等持。就是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內心當中經過你這樣的一個操作以後,你內心的狀態,他也不會掉舉,內心也不會太高,在那個地方浮動。它可也不太低,它不會昏沉。他內心當中是平等的,明瞭又寂靜,寂靜又明瞭。那麼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在一個所緣境當中相續的運轉。這樣子叫三摩地。三摩地當然很多了,念佛三昧,首楞嚴王三昧,法華三昧,就是你的所緣境不同,它就有各式各樣的三昧。但是它的三昧的本質都是等持,就是平等持心,於一境轉。這樣子的一個因地跟它的果相叫做奢摩他品,奢摩他,品就是這一類,這一大類的。這個就是修奢摩他的一個因果。再看第二段,第二段就講的更詳細了。把修止的一個內涵講的更詳細了。
「獨處空閒,作憶思惟。複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我們也分成因跟果,因地有兩個,第一個是獨處空閒,這個是修止的環境,我這個修止是在什麼環境下修呢?「獨處空閒」,獨處就是說你這個修行最好是一個人,或者是同見同行的,大家都共修,大家都共同修習一個法門,這也叫獨處。就是說要麼我一個人在佛堂裡面用功,我拜佛,禮拜讚歎,讚歎禮拜。你不可以跟沒有修行的人在一起。就是說你在修行的時候,別人都在客廳看電視,你在客廳拜佛,不可以,這個初學者不可以,沒有那個功夫,所以說獨處。空閒就是沒有嘈雜的環境。一天當中你計畫一下,一天當中我這個生命耗損在塵勞的世間,應付現世的環境。我一天當中,或者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在自己的佛堂,沒有佛堂也無所謂,找一個空閒的環境,不受干擾的環境,這個是你要先準備一個環境,獨處空閒。他的方法是「作憶思惟」,這四個字很重要。先講思惟,思維是說善取所緣境的相貌。你今天修止,你有一個所緣境。比如我們淨土法門,有一個佛號,萬德洪名這個名號,你必須要透過身口的造作,或者是禮拜,或者是讚歎,一句彌陀念誦聽,心念口誦耳聽。經過這三個階段,把你的佛號的相貌在你的心中分明的顯現出來。把這個佛號的聲相,佛號當然在空中飄來飄去,念佛的時候你可以創造很多的佛號,他也創造佛號,大家共修。別人怎麼樣我們不管,你自己要把這個佛號的聲音在你的心中分明的顯現,而不是把佛號念出來而已。要你把外面的佛號轉成你心中的佛號,把心中的所緣境顯現出來,這個叫做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這叫思維。
那麼這樣的思維怎麼能夠成就呢?「作意」。作意有兩種作用,第一個它有警覺的作用,第二個它有引導的作用。它能把你這念散亂的心警覺,欸,我現在要念佛號了。這個時候警覺,它能夠警覺,他能夠提醒你,然後引導你這念心去趨向於你所要攀緣的境界。「引心令趨至境」引導這念心跟佛號相應。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作意,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修止啊,不是自然的,是違背我們的習氣。我們剛開始,就是我們這念心的習慣,無量劫來串習的一個思想,一個習氣,我們不喜歡受約束,我們喜歡自由自在的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面跑過來,跑過去。現在不可以,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這個作意就是有強迫的意思。這個警覺,講白話就是強迫。你思維名號的功德,我不能再這樣子散亂下去,我臨命終是怎麼辦呢?心中沒有皈依處啊,弟子心不安啊。我一定要這個佛號的力量在心中生根。你這樣一想以後,就產生一個警覺的功能,我不能在這個六塵境界中再跑來跑去了,就像一個人沒有家一樣,在外面到處流浪,獅子老虎就把我吃掉了。這個時候你透過你的作意產生思維,一次一次的去取到你的所緣境。那麼取到所緣境以後該怎麼辦呢?「複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你這樣作意的思維,取所緣境,要相續作意,一次一次的重複,不是短時間的,你必須經常保持警覺,經常注意你的佛號在不在,經常注意你的心是不是跑出去了,就是相續作意思維。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這是一個成功失敗的關鍵。這樣的一個去取所緣境,這件事情不是三天兩天了。懺公師父勉勵我們所有的在家弟子做定課,定課就是一個固定的作息。你今天坐半個小時,念佛半個小時,明天還是半個小時,一年都半個小時,十年都半個小時,這件事情就不可思議。滴水常流則能穿石。屋簷上的水滴雖然它很小,水又如此的柔軟,但是它一次一次的滴在地上,它一次一次的同時滴在同一個地上,這個地上會被它穿過一個洞。這個地方的關鍵就是你要專,修行要有成就,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選擇一個所緣,你專修大悲咒,你就好好的持大悲咒。你專修阿彌陀佛法門,你就好好的跟你的阿彌陀佛本尊相應。最怕是怎麼樣呢?今天持大悲咒,明天念觀世音菩薩,後天又往生咒,各式各樣的法寶,什麼法門都沒有成就三昧,什麼法寶在你心中操作起來都沒有力量,這就不好了。當然我們允許有正行助行,但是你的正行時間一定是多的。有些法門可以兼修,但是你內心當中所皈依的法寶一定有一個固定的法門。這個地方講「如是正行」,就是你的根本法寶在心中的操作,這件事情不是短時間的,「多安住故」。長時間的這樣的操作。
這個地方講到因地,這樣有什麼好處呢?「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這個時候我們一次一次的強迫自己在我們的根本法寶當中安住,剛開始會產生輕安。就是你過去的內心的粗重,我們內心當妄想打多的人,他能夠明白什麼叫粗重,妄想打多的人內心的負擔很大。這一層粗重的境界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內心的輕安。內心當中輕鬆安詳,安詳輕鬆,這個時候喝一杯開水都很快樂。剛開始是有心輕安,然後還有身輕安,色身的四大你會覺得很輕安,這個是奢摩他的一個因果。“是名奢摩他品”。這個奢摩他,止,主要的就是兩個內涵,第一個你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不管怎麼個法門,你絕對不可以說口念彌陀心散亂,你一定要把法寶的相貌在你的心中現出來,這第一個。你的內心一定要取到你的所緣境,這是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那麼取到所緣境以後你做什麼事呢?「心于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你要專一的,一次一次的去安住在你的所緣境,這是修止的一個內涵。
關於所緣境我們也解釋一下,這個所緣境,智者大師它提出了有三個主要的所緣境,第一個是眾生法,眾生法就是你的所緣境是你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或者是以色身為所緣境,或者是你的感受,乃至於你的想,乃至於你的識,色受想行識。那麼一般的小乘修行者他的所緣境就是扣著現前的身心,身受心法。這樣的一個所緣境他起觀的時候,觀察身心的時候,他主要是一種呵責的,厭離的。觀察身受心法是不淨,苦,無常,無我。他主要依止這樣的心情,呵責性的,厭離性的。這是第一個所緣境,就是自己的眾生法界,就像一種雜染的境界。第二個所緣境就是佛法界。大部分大乘的淨土跟密宗歡喜用佛法界。就是觀察佛的身相,或者是密宗畫的唐卡,壇城,把佛菩薩的依正二報畫出來。這個時候就本尊相應,或者是阿彌陀佛,本師釋迦摩尼佛,內心當然先去取所緣境的相貌。如果說是觀想觀相,你眼睛要看佛像,看完以後,你把這個佛像在心中現出來。善取所緣境的相貌。現出來不清楚,眼睛再打開,再看一次,把影像記下來,然後眼睛閉下來,再把心中的佛像再現出來,直到很清楚為止。如果是執持名號的就一句名號念誦聽。我們面對佛法界的心情就不像是前面的眾生法,是呵責厭離的心情,這個時候的心情是讚歎皈依的,心情不同,希求本尊加持,內心當中是通身靠倒的。這種一般都是屬於他力法門,心中所緣的法界是一個清淨莊嚴的佛法界,佛的功德,佛的相貌,佛的名號。第三種是心法,心法是通於染,也通於淨。心如果是顛倒,就落入眾生法界,如果心是清淨,就落入佛法界。就是以心為所緣境。一般的唯識跟天臺都強調觀心,不過天臺宗它比較偏重于觀察清淨心,天臺宗跟禪宗的觀心,它都是要你直接照到你內心深處的清淨心,要你直下承當。唯識宗的觀心法門偏重在觀察妄想,觀察妄想以後怎麼辦呢?呵責對治,是這樣的心情,這個是第三種所緣境,以心為所緣境。基本上我們在修止觀就是三種所緣境,眾生法界,佛法界,心法。站在淨土的角度偏重在以佛法為所緣境。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再解釋淨土的修止方法。
淨界法師
諸位法師,諸位學員,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今天能夠暫時放下這個世間的塵勞,大家在一起研究佛法的課程,這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非常的稀有難得。基本上我們佛法的修學目的是追求身心的安樂,這當中也包括了現世的安樂,也包括了來生的安樂。這種身心安樂的出現必須有兩個主要的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善業,換句話說,我們在身口假設造作了善業,就會使令我們身心出現安樂的果報。假設我們身口的造作是一種惡業,就使令我們的身心出現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追求安樂的第一個修行就是必須要持戒,透過戒法的修持來斷除我們的身口惡業,來積集廣大的善業,所謂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是我們追求安樂的第一個條件。其次就是我們內心的善念,假設我們的內心是擾動不安,這種情況也會引生我們痛苦的果報。假設我們的內心是一種寂靜安詳,它也會引生安樂的果報。所以決定我們安樂的第二個因素就是我們心中的念頭。所以我們在持戒清淨以後進一步要做的就是以止觀的修學來調服我們心中的妄想,使令我們的內心能夠安詳寂靜,寂靜安詳,這樣子才能夠達到究竟的安樂。我們這次研究的課程是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天臺智者大師的慈悲,他總共利用十科,從止觀的具足條件到止觀的方法,乃至於到止觀的功德相貌,總共有十大科,很清楚的,有次第的引導我們如何的修止,如何的修觀。我們透過這樣的一個修學能夠使令我們今生乃至於來生得到身心的安樂,這是我們一個學習這個課程的目的。好,現在我們看講義。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我們解釋這個課程分成四大科來說明。「甲一、解釋標題」我們首先解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這八個字的題目。「甲二、作者略史」。第二科我們介紹作者天臺智者大師的一個生平,一個簡略的歷史。「甲三、隨文釋義」。我們就隨順本文來解釋著其中的義理,這是正文的一個部分,主要的內涵。「甲四、結示勸修」。我們最後一個簡單的表解來總結這個止觀的意義。好,我們現在看第一科,
「甲一、解釋標題」
解釋標題分成兩科,第一個是總釋標題,第二個是別釋止觀,先是一個籠總的解釋,第二個再個別解釋。這次的標題是「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這個標題是單法立題。就是一個法,沒有人,也沒有譬喻,就是以法來立題。這個法有兩個法,第一個是「止觀」,這是一個法,第二個法是「坐禪」,這也是一個法,有兩個法門。我們先按照次第解釋,先解釋「修」。
「磨練身心、對治習氣名之為修」就是我們以清淨的佛法來磨練,來鍛煉我們的身心,來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叫做修。修有修證的意思。把錯誤的,顛倒的習氣用清淨的法門來改造它,使令它變成清淨,使令它變成不顛倒,這是修,修證的意思,「磨練身心、對治習氣名之為修」。
「習」是數數造作,不令間斷。就是說我們這樣的一個修行,它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一次一次的重複,要長時間的,數數的造作,不令它間斷,叫做習。由生轉熟,由生疏,這個法門的運轉在內心當中是生疏的,但是你強迫它一次一次的在心中的運轉,它就變成熟,由生轉熟,由熟生巧,它就有力量。修習兩個法門這當中第一個是止觀的法門,第二個是坐禪的法門。這兩個法門的關係,一個是總相,一個是別相。
「止觀」,我們將會個別的解釋,它是一個總相,就是這個課程的主要內涵就是在講止和觀,以止觀來調心。
為什麼又安立一個坐禪呢?這個事情是這樣,這個是別相,是初學者的一個下手方便。雖然止觀的調心是通於行住坐臥,因為它是一個心地法門,不管你身體的動作是在走路,或者是站著,或者是躺在床上,或者是坐,行住坐臥都可以在內心當中去修習,運轉。但是就著初學者來說,以坐姿最容易相應。因為你如果是在身體的活動,身勞神動,你身體的活動會帶動你內心的擾動,所以它容易引生掉舉。那麼你躺在床上,雖然身體不動,很舒服,但是你容易造成昏沉,睡著。所以就一個初學者來說,坐姿是最容易相應的。所以這個地方,它在講完止觀以後,特別的標出它的一個下手方便,叫坐禪,以坐姿來修習止觀。禪就是靜慮,寂靜就是止,思慮就是觀。禪事實上就是止觀。以坐姿來修習止觀。換句話說,標題當中就是讓我們修習止觀跟修習坐禪。一個是一個廣大的法門,一個是一個下手方便。這是一個簡要的解釋標題。請看
「乙二,別釋止觀」。第二段我們就比較詳細的來解釋止觀的內涵。
「丙一、止觀功德」
我們先解釋為什麼要修止觀? 修習止觀對我們的身心有什麼好處?我們看第一段:
【解深密經】雲:「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
佛陀在【解深密經】當中招呼了一聲慈氏,慈氏就是彌勒菩薩。說世間上三乘的聖人,不管是聲聞,不管是菩薩,不管是如來,這種三寶的境界,這種寶的功德。這種三乘的聖人,當然內心當中有很多的功德法寶。這當中舉出了兩個功德,第一個世間的善法,第二個出世間的善法。聖人還沒有入涅槃之前,他有時候會入三昧,顯出種種的神通變化,這種有為的境界,有這個生滅變異的境界,有為的境界。其次他要入涅盤以後,他一念心由於甚深法性三昧,跟一個畢竟空的這種真如法性相應,那是一種無相的真如境界,無為的境界,沒有這種生滅擾動的相貌。為什麼聖人會有這樣的功德呢?聖人的內心當中為什麼能夠顯出種種的神通?他又能夠入無餘的涅盤,我們凡夫就不可以呢?這個是怎麼回事呢?這不是上帝給他的。「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是在因地的時候,因為他曾經努力的修習止,修習觀所引生的功德。換句話說,我們講這個心裡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
我們在經典當中看佛陀讚歎法寶的殊勝。說你讀這個楞嚴咒,讀過一遍以後,你現世所造的殺盜淫妄的罪業當下就消滅,能夠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花,轉地獄的火成安樂國,等等。的確這個法寶,這個法真的是有這樣的力量,但是所有經典的讚歎這個法寶的功德,它決定不是在散亂心的時候出現,它一定是在一種寂靜的三昧當中去運轉這個法,這個法才有這樣的功德。換句話說我們這一念心可以去操作很多的法寶。當然,我們這樣子一天散撒散亂亂的也能夠出現少分的功德,少分的功德的一種氣氛。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有廣大的理想,要成就大功德啊,那你一定要修習寂靜,你要讓這個止觀的法門來調服你的昏沉掉舉,把你內心的力量,內心的勘能性加強起來。這個時候這個法寶在你心中運轉才能生起廣大的力量。這個地方佛陀就是勉勵我們,說聖人的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功德莊嚴,他們都是在因地修習奢摩他跟毘缽舍那所引生的果報。這個地方佛陀就直接了當的說出止觀是世間,出世間一切功德的一個因地。我們可以這樣子講,我們一個佛弟子剛開始斷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剛開始應該好好的持戒,以這個戒法來對治我們身口的罪業,那麼進一步就開始要有止觀的修學,每天在家裡面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有一定的時間來自淨其意,這個是得到更深,更廣大功德的一個因緣。看第二段,
【佛遺教經】雲:「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這個第二段式引用佛陀在《遺教經》的開示。「汝等比丘」,這地方包括了所有的七眾弟子。說佛弟子,「若攝心者,心則在定」。我們經常的在一天的工作之餘,每天晚上或者早上有一定的時間在幹什麼呢?就是做一些攝心的功夫。那麼攝心的功夫有什麼好處呢?你內心容易安定,不要讓你內心當中一天到晚擾擾動動的,生命就在這個擾動當中度過了,不要這樣子。那麼佛陀你讓我們修定有什麼好處呢?佛陀解釋這個修定的好處:「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既是說假設你能夠讓內心當中保持寂靜住,你能夠知,這個知就是能夠深入的觀察生命的真相,你能夠觀察到這個生命有種種的生滅變異的相貌。我們一個人內心當中經常心外求法,內心在這個廣大的色聲香味觸法這樣子跑來跑去,這個紛紛擾擾的境界,我們很難看到生命的真相。佛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我們這念擾動的心跟這個法一接觸,一點都沒有感覺,就像湯匙放在湯裡面,我們不能去嘗到這個湯的味道。但是我們的心寂靜下來,到佛堂當中先拜拜佛,懺悔業障,然後經行一下,坐下來修止修觀,修觀修止,讓內心寂靜。這個時候我們再以這個一種法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來觀察這個身心,你會有很強大的感受。你會覺得佛陀是一個真實語者,他講話講的這麼的真實,這個時候你對三寶的皈依就加強,智慧會增長信心,就像說你這個舌頭跟這個湯接觸,你能夠明白這個湯的味道。所以說我們能夠經常的攝心在定,我們就容易依止佛陀的指導去深入觀察世間的生滅法相。所以佛陀勉勵我們「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這段是一個總說,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說我們經常在定,心就不會擾動。那麼講一個譬喻,說一個人他非常愛惜這個水,水止的是智慧,因為水能夠洗除我們身上的污垢,就像是智慧,它能夠洗除我們心中的煩惱。這個水怎麼能夠保存呢?「善治隄塘」。 這個隄塘就是做一個圍牆,下雨了很多的水,但是沒有這個隄塘,沒有這個圍牆水就分散掉了。「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修行人亦複如是,我們為了要成就更深入的智慧,更廣大的功德,應該要經常修習禪定,這隄塘,使令這個智慧不漏失,這是修定的一個目的。這地方,從這段的開示我們也知道一個消息,就是說止觀,它是要先成就止,再成就觀。就是說你一定要先把隄塘做好了,才能夠把水累積起來。就是說我們去觀察生命的真相,你不是在擾動的境界觀察,你一定是先讓內心寂靜住,再觀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無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你內心寂靜的時候,你把這個法寶在心中運轉的時候,你就能夠去深刻的體驗,這個地方是說止觀的修學是先修止,再成就觀,佛陀有這樣的一種意思。看第三段:
【大寶積經】雲:「滿設恒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
那麼佛陀這當中做了一個比較,這當中有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佈施,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佈施呢?「滿設恒沙界」的珍寶,用恒河沙這麼多的世界的珍寶,這個廣大的財物來供養誰呢?來供養佛,最殊勝福田的佛。那麼你做這樣廣大的佈施呢,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你不如在一天當中出家,當然這個出家也包括世俗家,也包括你能夠出煩惱家,就是你在家裡面,你能夠撥出一個小時時間,不要一天到晚跟煩惱在一起,我要一個小時解脫煩惱,幹什麼呢?修寂靜。這個寂靜就是修止修觀。這個地方我們很難明白佛陀這段話的一個本意,不過我們簡單的做一個解釋。基本上我們這個安樂有兩種的安樂,第一個是屬於色身的安樂,第二個是屬於內心的安樂,有兩種差別。色身的安樂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去接觸這個色身香味觸,會有一種快樂的感受,感官的感受,但是這種感受有兩個過患。第一個它是擾動不安的,就是感官的快樂雖然有樂受,但是讓你擾動,讓你弟子心不安,就有這個過患。第二個它是雜染性的,就是你在受用色身安樂的時候,它會增長你的煩惱跟罪業,這件事情很嚴重,增長你的煩惱罪業。就像這個美好的食物,裡面放了毒藥。你去嘗這個美好食物的當下,你也必須要去承當它所夾雜煩惱罪業的毒藥,因為你不吃不行,毒藥就放在裡面。所以這個色身的安樂它有擾動性,有雜染性。那麼這個內心的安樂呢,它的本質是寂靜的。就是說我們在佛堂當中的用功,出家修寂靜。你的拜佛,拜完佛以後你靜下來誦一部經,或者思維一下經典的法義,甚深的法寶,內心產生一種法喜的安樂。這種內心的安樂,它是寂靜的。雖然安樂,但是它還是寂靜,它不擾動。其次呢,它是清淨的,是隨順於涅盤的,它不會增長煩惱。所以內心的安樂哪怕是短暫的,就是說你這麼一個短的時間,一日當中能夠修寂靜,就超過你以這樣的一種擾動的境界去修供養,一個是雜染性的,它是隨順於生死的。一個是清淨性的,隨順與涅槃的。這個地方佛陀做了一個比較。這個地方我們等於是引用了經典的三段開示來讚歎修習止觀的一個殊勝。我們接下來看
「丙二,止觀的體性」
這講到正式的內涵。這個止觀的修學,你第一個要懂得方法。世間上的事情,它一定要遵守這個規則。你內心能夠遵守這個規則,它就能夠出現這樣的功德,你內心不遵守這樣的規則,你就不能出現這樣的功德,這個叫做因緣所生法。你有這樣的因緣,就有這樣的果報,不遵守佛陀這樣的因緣,就沒有這樣的果報。所以說體性一定要弄清楚,你才知道怎麼去操作。這樣的體性我們先分成兩段。先一個簡略的解釋,再一個詳細的解釋。看第一段:
「以善緣心,心一境性,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
這當中我們分兩段來解釋,第一段是一個修因,第二段是以一個證相,是一個果相,一個因地一個果相。修因是「以善緣心,心一境性」,先解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一個止的真正的體性。我內心當中怎麼能夠知道我安住在這個止的功德呢?就是你內心當中面對一個所緣境,如果是數息觀,他就安住在這個息,這個呼吸的息。如果是念佛人,他的所緣境就是佛號。你內心當中對於你的所緣能夠專一相續的安住,這個就是心一境性,就是你把你過去那種攀緣的心,把那個歡喜在這個色聲香味觸法當中活動的心,強迫它一次一次的安住在你的所緣境,這個叫做止的一個體性,「心一境性」。那麼這種體性是在什麼情況下完成呢?「以善緣心」,你內心當中必須跟善心相應,就是無貪,無嗔,無癡。換句話說,假設你跟貪嗔癡相應去做某一件事,雖然這件事情非常的專一,非常的安住,不能構成奢摩他,當然沒有奢摩他的功德,因為這個是煩惱相應。就是奢摩他一定跟無貪,無嗔,無癡的善心相應,這是基本定義。那麼這樣一個因地的造作有什麼功德呢?諸「三摩地」。「三摩地」翻成中文叫等持。就是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內心當中經過你這樣的一個操作以後,你內心的狀態,他也不會掉舉,內心也不會太高,在那個地方浮動。它可也不太低,它不會昏沉。他內心當中是平等的,明瞭又寂靜,寂靜又明瞭。那麼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在一個所緣境當中相續的運轉。這樣子叫三摩地。三摩地當然很多了,念佛三昧,首楞嚴王三昧,法華三昧,就是你的所緣境不同,它就有各式各樣的三昧。但是它的三昧的本質都是等持,就是平等持心,於一境轉。這樣子的一個因地跟它的果相叫做奢摩他品,奢摩他,品就是這一類,這一大類的。這個就是修奢摩他的一個因果。再看第二段,第二段就講的更詳細了。把修止的一個內涵講的更詳細了。
「獨處空閒,作憶思惟。複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我們也分成因跟果,因地有兩個,第一個是獨處空閒,這個是修止的環境,我這個修止是在什麼環境下修呢?「獨處空閒」,獨處就是說你這個修行最好是一個人,或者是同見同行的,大家都共修,大家都共同修習一個法門,這也叫獨處。就是說要麼我一個人在佛堂裡面用功,我拜佛,禮拜讚歎,讚歎禮拜。你不可以跟沒有修行的人在一起。就是說你在修行的時候,別人都在客廳看電視,你在客廳拜佛,不可以,這個初學者不可以,沒有那個功夫,所以說獨處。空閒就是沒有嘈雜的環境。一天當中你計畫一下,一天當中我這個生命耗損在塵勞的世間,應付現世的環境。我一天當中,或者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在自己的佛堂,沒有佛堂也無所謂,找一個空閒的環境,不受干擾的環境,這個是你要先準備一個環境,獨處空閒。他的方法是「作憶思惟」,這四個字很重要。先講思惟,思維是說善取所緣境的相貌。你今天修止,你有一個所緣境。比如我們淨土法門,有一個佛號,萬德洪名這個名號,你必須要透過身口的造作,或者是禮拜,或者是讚歎,一句彌陀念誦聽,心念口誦耳聽。經過這三個階段,把你的佛號的相貌在你的心中分明的顯現出來。把這個佛號的聲相,佛號當然在空中飄來飄去,念佛的時候你可以創造很多的佛號,他也創造佛號,大家共修。別人怎麼樣我們不管,你自己要把這個佛號的聲音在你的心中分明的顯現,而不是把佛號念出來而已。要你把外面的佛號轉成你心中的佛號,把心中的所緣境顯現出來,這個叫做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這叫思維。
那麼這樣的思維怎麼能夠成就呢?「作意」。作意有兩種作用,第一個它有警覺的作用,第二個它有引導的作用。它能把你這念散亂的心警覺,欸,我現在要念佛號了。這個時候警覺,它能夠警覺,他能夠提醒你,然後引導你這念心去趨向於你所要攀緣的境界。「引心令趨至境」引導這念心跟佛號相應。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作意,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修止啊,不是自然的,是違背我們的習氣。我們剛開始,就是我們這念心的習慣,無量劫來串習的一個思想,一個習氣,我們不喜歡受約束,我們喜歡自由自在的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面跑過來,跑過去。現在不可以,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這個作意就是有強迫的意思。這個警覺,講白話就是強迫。你思維名號的功德,我不能再這樣子散亂下去,我臨命終是怎麼辦呢?心中沒有皈依處啊,弟子心不安啊。我一定要這個佛號的力量在心中生根。你這樣一想以後,就產生一個警覺的功能,我不能在這個六塵境界中再跑來跑去了,就像一個人沒有家一樣,在外面到處流浪,獅子老虎就把我吃掉了。這個時候你透過你的作意產生思維,一次一次的去取到你的所緣境。那麼取到所緣境以後該怎麼辦呢?「複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你這樣作意的思維,取所緣境,要相續作意,一次一次的重複,不是短時間的,你必須經常保持警覺,經常注意你的佛號在不在,經常注意你的心是不是跑出去了,就是相續作意思維。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這是一個成功失敗的關鍵。這樣的一個去取所緣境,這件事情不是三天兩天了。懺公師父勉勵我們所有的在家弟子做定課,定課就是一個固定的作息。你今天坐半個小時,念佛半個小時,明天還是半個小時,一年都半個小時,十年都半個小時,這件事情就不可思議。滴水常流則能穿石。屋簷上的水滴雖然它很小,水又如此的柔軟,但是它一次一次的滴在地上,它一次一次的同時滴在同一個地上,這個地上會被它穿過一個洞。這個地方的關鍵就是你要專,修行要有成就,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選擇一個所緣,你專修大悲咒,你就好好的持大悲咒。你專修阿彌陀佛法門,你就好好的跟你的阿彌陀佛本尊相應。最怕是怎麼樣呢?今天持大悲咒,明天念觀世音菩薩,後天又往生咒,各式各樣的法寶,什麼法門都沒有成就三昧,什麼法寶在你心中操作起來都沒有力量,這就不好了。當然我們允許有正行助行,但是你的正行時間一定是多的。有些法門可以兼修,但是你內心當中所皈依的法寶一定有一個固定的法門。這個地方講「如是正行」,就是你的根本法寶在心中的操作,這件事情不是短時間的,「多安住故」。長時間的這樣的操作。
這個地方講到因地,這樣有什麼好處呢?「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這個時候我們一次一次的強迫自己在我們的根本法寶當中安住,剛開始會產生輕安。就是你過去的內心的粗重,我們內心當妄想打多的人,他能夠明白什麼叫粗重,妄想打多的人內心的負擔很大。這一層粗重的境界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內心的輕安。內心當中輕鬆安詳,安詳輕鬆,這個時候喝一杯開水都很快樂。剛開始是有心輕安,然後還有身輕安,色身的四大你會覺得很輕安,這個是奢摩他的一個因果。“是名奢摩他品”。這個奢摩他,止,主要的就是兩個內涵,第一個你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不管怎麼個法門,你絕對不可以說口念彌陀心散亂,你一定要把法寶的相貌在你的心中現出來,這第一個。你的內心一定要取到你的所緣境,這是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那麼取到所緣境以後你做什麼事呢?「心于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你要專一的,一次一次的去安住在你的所緣境,這是修止的一個內涵。
關於所緣境我們也解釋一下,這個所緣境,智者大師它提出了有三個主要的所緣境,第一個是眾生法,眾生法就是你的所緣境是你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或者是以色身為所緣境,或者是你的感受,乃至於你的想,乃至於你的識,色受想行識。那麼一般的小乘修行者他的所緣境就是扣著現前的身心,身受心法。這樣的一個所緣境他起觀的時候,觀察身心的時候,他主要是一種呵責的,厭離的。觀察身受心法是不淨,苦,無常,無我。他主要依止這樣的心情,呵責性的,厭離性的。這是第一個所緣境,就是自己的眾生法界,就像一種雜染的境界。第二個所緣境就是佛法界。大部分大乘的淨土跟密宗歡喜用佛法界。就是觀察佛的身相,或者是密宗畫的唐卡,壇城,把佛菩薩的依正二報畫出來。這個時候就本尊相應,或者是阿彌陀佛,本師釋迦摩尼佛,內心當然先去取所緣境的相貌。如果說是觀想觀相,你眼睛要看佛像,看完以後,你把這個佛像在心中現出來。善取所緣境的相貌。現出來不清楚,眼睛再打開,再看一次,把影像記下來,然後眼睛閉下來,再把心中的佛像再現出來,直到很清楚為止。如果是執持名號的就一句名號念誦聽。我們面對佛法界的心情就不像是前面的眾生法,是呵責厭離的心情,這個時候的心情是讚歎皈依的,心情不同,希求本尊加持,內心當中是通身靠倒的。這種一般都是屬於他力法門,心中所緣的法界是一個清淨莊嚴的佛法界,佛的功德,佛的相貌,佛的名號。第三種是心法,心法是通於染,也通於淨。心如果是顛倒,就落入眾生法界,如果心是清淨,就落入佛法界。就是以心為所緣境。一般的唯識跟天臺都強調觀心,不過天臺宗它比較偏重于觀察清淨心,天臺宗跟禪宗的觀心,它都是要你直接照到你內心深處的清淨心,要你直下承當。唯識宗的觀心法門偏重在觀察妄想,觀察妄想以後怎麼辦呢?呵責對治,是這樣的心情,這個是第三種所緣境,以心為所緣境。基本上我們在修止觀就是三種所緣境,眾生法界,佛法界,心法。站在淨土的角度偏重在以佛法為所緣境。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再解釋淨土的修止方法。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