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6 习题答案
第1页/共1页
《楞嚴經》講記 6 习题答案
1.生死流轉與涅槃安樂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一個人會生死流轉、一個人會產生涅槃安樂,都是有他背後的原因,所謂的原因,主要的就是我們那一念心,就是我們心態的不同。
如果今天我們是用一種攀緣外境的妄想來修學,我們可以創造一種非常殊勝的善業,成就一個安樂的果報;但是這個果報會有一個問題,它不會持久。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是用生滅心攀緣殊勝的三寶境來修學,它的本質是生滅的。但是我們看佛陀,成就佛陀以後,我們沒有看到哪一尊佛陀又掉下來,沒有過,他成就佛陀、他就永遠是佛陀,不會受時間、空間的障礙,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就依止不生滅心。
2.為什麼《楞嚴經》是破唯識的?
我們剛開始依止唯識學,這第六意識要怎麼修學呢?這要根境和合才產生識,所以第六意識一定要有外境的刺激,才能夠產生心識的活動。學唯識的都知道,我們的心不能單獨存在,沒有外境就沒有內心。所以我們剛開始在修唯識的時候,是有一個外境的刺激產生一個善心,而這個善心再創造一個外境,這個外境再產生另外一個善心,然後才能夠斷惡修善、然後才能夠輾轉增勝。所以唯識的第六意識是受阿賴耶識的影響:阿賴耶識要變現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能夠好好修學;阿賴耶識變現一個不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開始造業放逸:唯識的思考是這樣子的,心隨境轉。《楞嚴經》否定這種思考,它說這個觀念是不對的,《楞嚴經》的心它不是從外境來的,它是你的心開始迴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沒有惡法,它是清淨的,所以我應該斷除惡法。為什麼?因為我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我的內心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不應該存在這個東西,這個是我捏造出來的,所以我應該舍掉。我的內心本來就具足無量的功德,所以我必須把它開顯出來,所以我要修善。
3.如何判斷生滅心與不生滅心?
我們這一念心:一個是從外面來的,這叫生滅心;一個是從你內心發出來的,這叫不生滅心,這是很容易判斷的。
4.《楞严经》修学的特点是什么?
它整個修學是稱性起修,它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然後再創造外在的因緣。
5.「直心」是什麼意思?
蕅益大師說就是「正念真如」,從你的真如本性發動出來的叫做「直心」。從外境刺激你而產生的想法,這就叫做妄想。所以它這地方的判定很簡單,從你的真如本性而發動出來的叫「直心」,外境產生的叫妄想。
6.「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彎曲呢?就是你的心攀緣外境,產生很多很多生滅的妄想,這就是彎曲之相。後面會講到一個人,為什麼會在修學過程當中產生極大的煩惱而退墮?在修學過程當中,為什麼會著魔、成就五陰魔境?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妄想活動了,他的心開始攀緣外境,所以產生極大的煩惱、產生很大的魔障,把他前面修習的功德全部破壞掉。也就是說,當我們不能直心正念真如的時候,你的障礙就會出現。這地方的意思是說,禪宗說一句話「直心是道場,能辦大事故。」一個成佛的大事一定是以正念真如、從真如本性發動的修學,才能夠成就的。
7.「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是什麼意思?
「無不從此法界流」,我們講稱性起修,你所有的功德要從你內心的真如本性、去思惟真如本性,而發起你的菩提心;最後的修學呢「無不還歸此法界」,所有的修學都在開顯你自性的功德。從你這一念真如的心出發來修波羅蜜,最後還是回歸到你這一念真如的本性,所以到最後「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只是在過程當中假借外面的人事因緣,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而已,叫借境修心,如此而已;就是整個過程當中都必須要正念真如、正念真如、正念真如。當你的心忘失了真如、當你的心向外攀緣,就會產生彎曲之相、就會產生種種的障礙。
8.「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用唯識學解釋阿南尊者如何用心目攀缘佛陀的三十二相?
「阿難白佛言」,他說:「世尊」啊,我在整個「愛樂」三十二相的過程,「我」是「用」二個東西來愛樂:第一個是「心」,第二個是「目」。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心、目」就是本經後面說的六根門頭、六根門頭,可以說我們整個心對外面的造作都沒有離開六個門。六根門頭其實是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個是前五識,前五識依止五根去取外面的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塵境,產生一個影像。
色有色的影像、音聲有音聲的影像:假設我們是善業比較強的人,我們會產生比較美好的影像;如果我們是罪業比較深重的人,就產生一個卑賤苦惱的影像。總而言之這個影像的取得,就是用這個「目」、用前五識來取得這個影像。然後前五識把這個影像再丟給第六意識來分別,第六意識就會產生一個感受跟想法,這個想法就會發動他去造業,如果產生一個正面的想法就造善業、如果產生一個負面的想法就造惡業。所以阿難尊者說:我是用「我」的眼睛來取得佛陀的三十二「相」,因為佛陀您的三十二相是外面的東西。那你要把這個相變成你受用呢,要經過眼睛的轉換。你看我們今天看這尊佛像,每一個人看到的不同,就表示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眼識,所以你的前五識去攀緣佛像的時候,每一個人得到自己的影像,因為我們過去所造的業不同。所以我們一定先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取得外在的相狀,然後再交給第六意識去產生種種快樂的感受、產生種種善惡的想法。因為我產生一個好的想法,所以「我」就「發心」出家、「願」意「舍」離「生死」,這個就是我攀緣三十二相的整個過程。
9.「托彼名號,顯我自性」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在念佛的時候,禪宗都會說「念佛是誰?」就是你要迴光返照你那個明瞭的心,本來就具足阿彌陀佛無量的功德,你只是假借這個佛號把它開顯出來而已,你不要老是心向外攀緣,你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
10.为什么不能够真正瞭解這個「心目所在」的處所,就「不能降伏」煩惱?
我們今天要降伏攀緣心,你一定要知道它在哪裡。比如說,誒,我的攀緣心是生死的根本,我想把它消滅,但是到底攀緣心在哪裡呢?這個道理講出一個「譬」喻,說有一個國家很大,這當中有一個「國王」,這個國王有一個困擾,就是他的珍寶經常丟掉,雖然他的國家有很多珍寶,但是經常被盜「賊所侵」入,就把珍寶給奪走了。後來這個國王實在受不了了,下定決心要「發兵」來「討」伐消「除」這個盜賊,但是這個國王在出「兵」之前「要知」道一個重點,就是這個盜「賊」在哪裡呢?盜賊有二種:一個是外賊,一個是內賊。外賊就是六塵的境界,這些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賊;那麼六塵的活動去刺激了六識,這個六識就是內賊。六塵、六識二個交互作用,是在哪裡作用呢?是在六根裡面活動,在這個國土中活動。所以最後傷害的是誰?傷害的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令你生死「流轉」的,就在你六根當中有六個賊,六個賊當中以第六意識作主,這個賊王它是破壞我們功德的一個賊,它是一個過失的根本。
11.什么事外贼和内贼?
外賊就是六塵的境界,這些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賊;那麼六塵的活動去刺激了六識,這個六識就是內賊。
12.十二种异生有哪些?
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
13.什么是内在的所缘境和外在的所缘境,见所缘境的先后次第是什么?
這個地方有一個能見跟所見,能見的是阿難尊者,所見的是講堂跟樹林。所以這個所見有怎麼樣?有內境跟外境,有內在的所緣境跟外在的所緣境。什麼叫做內在的所緣境呢?講堂是內在的所緣境,因為阿難尊者在講堂當中,所以講堂是他的內境,內在的所緣境。透過講堂看出去外面,這個樹林是外在的所緣境。
佛陀說:「阿難」啊,你現在能看到東西的是能見,那你到底「先」看到什麼呢?它的先後次第是什麼呢?當然是先看到內境,再看到外境。
14.什么是大佛顶?
這個「大佛頂」就是我們在修學之前所要找到的真如本性,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滅變化當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家;因為它是佛、它是了了常知的、它是廣大的圓滿的、它是殊勝尊貴的,所以叫做「大佛頂」。
15.十方的如來都是依止什么修学,才能夠成就福德智慧二種「莊嚴」的「妙」覺佛果,沒有一個例外?
「十方」的「如來」都是經過這個「大佛頂」的修學,才能夠成就福德智慧二種「莊嚴」的「妙」覺佛果,沒有一個例外。
16.佛陀在破除妄想之前把首楞嚴王大定的名稱講出來,古德的注解說有三層意思是什么?
第一個、要使令阿難尊者產生歡喜,令生歡喜。
第二個、遠離怖畏。
第三個、引生渴仰。
17.佛陀如何用内所缘境与外所缘境来破阿南所说的「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佛」陀說:正「如」你所說的,你的「身」體「在講堂」當中,你透過大門、窗戶的「開」通,你看到了外面的「林園」。那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亦有眾生」,是不是「有」一種「眾生在」講「堂」當「中」,他沒有看到講堂裡面的東西,而直接看到講「堂外」面的東西呢?「阿難」尊者回「答」說:「世尊」啊,一個人「在」講「堂」裡面安住,既然沒有看到比較近距離的講堂,而看到比較遠的外境「林泉」,是沒「有」這種道理的。
佛陀说既然你的心是住在「身內」,那是不是有一類「眾生」他真的看到「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再看到「外物」呢?你的心有明瞭性,而你的心住在身體裡面,那你應該先看到五臟六腑、看到手「爪」毛「發」的「生長」,你才能夠看到外境啊!但是事實上我們看不到裡面的東西。所以,總結:既然我們看「不」到身「內」的東西,只看到外面的東西,這表示我們明「了」的「心住在身」體「是」沒有道理的、沒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看不到身體裡面的東西。
18.什么是緣影之心和能缘之心?
我們這一念心一動,我們的心已經跟影像結合在一起,這個《楞嚴經》叫做「緣影之心」,已經是一個所緣,不是能緣。當你的心一動的時候,這是一個「所」了、一個所緣境了,不是能緣之心了。什麼叫能緣心呢?就是你心不動的時候,你還沒有動的時候,你父母未生之前,那個就是能緣的心,你的念頭不要動,一念不生的時候。
19.《楞严经》是用什么方法来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的?
所以整個《楞嚴經》是怎麼樣,它一直破,破到最後,覓心了不可得的時候,就是要阿難尊者迴光返照。你還沒有動念頭之前是什麼相貌?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要把它找出來。當你動了念頭,那就是一個影像,那不是你的心,那是一個生滅的影像,是這個意思。觀察「你從什麼地方來?」向內一直找,找到最後「啪」覓心了不可得,「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就對了。
一個人會生死流轉、一個人會產生涅槃安樂,都是有他背後的原因,所謂的原因,主要的就是我們那一念心,就是我們心態的不同。
如果今天我們是用一種攀緣外境的妄想來修學,我們可以創造一種非常殊勝的善業,成就一個安樂的果報;但是這個果報會有一個問題,它不會持久。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是用生滅心攀緣殊勝的三寶境來修學,它的本質是生滅的。但是我們看佛陀,成就佛陀以後,我們沒有看到哪一尊佛陀又掉下來,沒有過,他成就佛陀、他就永遠是佛陀,不會受時間、空間的障礙,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就依止不生滅心。
2.為什麼《楞嚴經》是破唯識的?
我們剛開始依止唯識學,這第六意識要怎麼修學呢?這要根境和合才產生識,所以第六意識一定要有外境的刺激,才能夠產生心識的活動。學唯識的都知道,我們的心不能單獨存在,沒有外境就沒有內心。所以我們剛開始在修唯識的時候,是有一個外境的刺激產生一個善心,而這個善心再創造一個外境,這個外境再產生另外一個善心,然後才能夠斷惡修善、然後才能夠輾轉增勝。所以唯識的第六意識是受阿賴耶識的影響:阿賴耶識要變現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能夠好好修學;阿賴耶識變現一個不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開始造業放逸:唯識的思考是這樣子的,心隨境轉。《楞嚴經》否定這種思考,它說這個觀念是不對的,《楞嚴經》的心它不是從外境來的,它是你的心開始迴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沒有惡法,它是清淨的,所以我應該斷除惡法。為什麼?因為我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我的內心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不應該存在這個東西,這個是我捏造出來的,所以我應該舍掉。我的內心本來就具足無量的功德,所以我必須把它開顯出來,所以我要修善。
3.如何判斷生滅心與不生滅心?
我們這一念心:一個是從外面來的,這叫生滅心;一個是從你內心發出來的,這叫不生滅心,這是很容易判斷的。
4.《楞严经》修学的特点是什么?
它整個修學是稱性起修,它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然後再創造外在的因緣。
5.「直心」是什麼意思?
蕅益大師說就是「正念真如」,從你的真如本性發動出來的叫做「直心」。從外境刺激你而產生的想法,這就叫做妄想。所以它這地方的判定很簡單,從你的真如本性而發動出來的叫「直心」,外境產生的叫妄想。
6.「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彎曲呢?就是你的心攀緣外境,產生很多很多生滅的妄想,這就是彎曲之相。後面會講到一個人,為什麼會在修學過程當中產生極大的煩惱而退墮?在修學過程當中,為什麼會著魔、成就五陰魔境?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妄想活動了,他的心開始攀緣外境,所以產生極大的煩惱、產生很大的魔障,把他前面修習的功德全部破壞掉。也就是說,當我們不能直心正念真如的時候,你的障礙就會出現。這地方的意思是說,禪宗說一句話「直心是道場,能辦大事故。」一個成佛的大事一定是以正念真如、從真如本性發動的修學,才能夠成就的。
7.「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是什麼意思?
「無不從此法界流」,我們講稱性起修,你所有的功德要從你內心的真如本性、去思惟真如本性,而發起你的菩提心;最後的修學呢「無不還歸此法界」,所有的修學都在開顯你自性的功德。從你這一念真如的心出發來修波羅蜜,最後還是回歸到你這一念真如的本性,所以到最後「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只是在過程當中假借外面的人事因緣,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而已,叫借境修心,如此而已;就是整個過程當中都必須要正念真如、正念真如、正念真如。當你的心忘失了真如、當你的心向外攀緣,就會產生彎曲之相、就會產生種種的障礙。
8.「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用唯識學解釋阿南尊者如何用心目攀缘佛陀的三十二相?
「阿難白佛言」,他說:「世尊」啊,我在整個「愛樂」三十二相的過程,「我」是「用」二個東西來愛樂:第一個是「心」,第二個是「目」。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心、目」就是本經後面說的六根門頭、六根門頭,可以說我們整個心對外面的造作都沒有離開六個門。六根門頭其實是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個是前五識,前五識依止五根去取外面的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塵境,產生一個影像。
色有色的影像、音聲有音聲的影像:假設我們是善業比較強的人,我們會產生比較美好的影像;如果我們是罪業比較深重的人,就產生一個卑賤苦惱的影像。總而言之這個影像的取得,就是用這個「目」、用前五識來取得這個影像。然後前五識把這個影像再丟給第六意識來分別,第六意識就會產生一個感受跟想法,這個想法就會發動他去造業,如果產生一個正面的想法就造善業、如果產生一個負面的想法就造惡業。所以阿難尊者說:我是用「我」的眼睛來取得佛陀的三十二「相」,因為佛陀您的三十二相是外面的東西。那你要把這個相變成你受用呢,要經過眼睛的轉換。你看我們今天看這尊佛像,每一個人看到的不同,就表示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眼識,所以你的前五識去攀緣佛像的時候,每一個人得到自己的影像,因為我們過去所造的業不同。所以我們一定先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取得外在的相狀,然後再交給第六意識去產生種種快樂的感受、產生種種善惡的想法。因為我產生一個好的想法,所以「我」就「發心」出家、「願」意「舍」離「生死」,這個就是我攀緣三十二相的整個過程。
9.「托彼名號,顯我自性」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在念佛的時候,禪宗都會說「念佛是誰?」就是你要迴光返照你那個明瞭的心,本來就具足阿彌陀佛無量的功德,你只是假借這個佛號把它開顯出來而已,你不要老是心向外攀緣,你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
10.为什么不能够真正瞭解這個「心目所在」的處所,就「不能降伏」煩惱?
我們今天要降伏攀緣心,你一定要知道它在哪裡。比如說,誒,我的攀緣心是生死的根本,我想把它消滅,但是到底攀緣心在哪裡呢?這個道理講出一個「譬」喻,說有一個國家很大,這當中有一個「國王」,這個國王有一個困擾,就是他的珍寶經常丟掉,雖然他的國家有很多珍寶,但是經常被盜「賊所侵」入,就把珍寶給奪走了。後來這個國王實在受不了了,下定決心要「發兵」來「討」伐消「除」這個盜賊,但是這個國王在出「兵」之前「要知」道一個重點,就是這個盜「賊」在哪裡呢?盜賊有二種:一個是外賊,一個是內賊。外賊就是六塵的境界,這些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賊;那麼六塵的活動去刺激了六識,這個六識就是內賊。六塵、六識二個交互作用,是在哪裡作用呢?是在六根裡面活動,在這個國土中活動。所以最後傷害的是誰?傷害的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令你生死「流轉」的,就在你六根當中有六個賊,六個賊當中以第六意識作主,這個賊王它是破壞我們功德的一個賊,它是一個過失的根本。
11.什么事外贼和内贼?
外賊就是六塵的境界,這些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賊;那麼六塵的活動去刺激了六識,這個六識就是內賊。
12.十二种异生有哪些?
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
13.什么是内在的所缘境和外在的所缘境,见所缘境的先后次第是什么?
這個地方有一個能見跟所見,能見的是阿難尊者,所見的是講堂跟樹林。所以這個所見有怎麼樣?有內境跟外境,有內在的所緣境跟外在的所緣境。什麼叫做內在的所緣境呢?講堂是內在的所緣境,因為阿難尊者在講堂當中,所以講堂是他的內境,內在的所緣境。透過講堂看出去外面,這個樹林是外在的所緣境。
佛陀說:「阿難」啊,你現在能看到東西的是能見,那你到底「先」看到什麼呢?它的先後次第是什麼呢?當然是先看到內境,再看到外境。
14.什么是大佛顶?
這個「大佛頂」就是我們在修學之前所要找到的真如本性,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滅變化當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家;因為它是佛、它是了了常知的、它是廣大的圓滿的、它是殊勝尊貴的,所以叫做「大佛頂」。
15.十方的如來都是依止什么修学,才能夠成就福德智慧二種「莊嚴」的「妙」覺佛果,沒有一個例外?
「十方」的「如來」都是經過這個「大佛頂」的修學,才能夠成就福德智慧二種「莊嚴」的「妙」覺佛果,沒有一個例外。
16.佛陀在破除妄想之前把首楞嚴王大定的名稱講出來,古德的注解說有三層意思是什么?
第一個、要使令阿難尊者產生歡喜,令生歡喜。
第二個、遠離怖畏。
第三個、引生渴仰。
17.佛陀如何用内所缘境与外所缘境来破阿南所说的「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佛」陀說:正「如」你所說的,你的「身」體「在講堂」當中,你透過大門、窗戶的「開」通,你看到了外面的「林園」。那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亦有眾生」,是不是「有」一種「眾生在」講「堂」當「中」,他沒有看到講堂裡面的東西,而直接看到講「堂外」面的東西呢?「阿難」尊者回「答」說:「世尊」啊,一個人「在」講「堂」裡面安住,既然沒有看到比較近距離的講堂,而看到比較遠的外境「林泉」,是沒「有」這種道理的。
佛陀说既然你的心是住在「身內」,那是不是有一類「眾生」他真的看到「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再看到「外物」呢?你的心有明瞭性,而你的心住在身體裡面,那你應該先看到五臟六腑、看到手「爪」毛「發」的「生長」,你才能夠看到外境啊!但是事實上我們看不到裡面的東西。所以,總結:既然我們看「不」到身「內」的東西,只看到外面的東西,這表示我們明「了」的「心住在身」體「是」沒有道理的、沒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看不到身體裡面的東西。
18.什么是緣影之心和能缘之心?
我們這一念心一動,我們的心已經跟影像結合在一起,這個《楞嚴經》叫做「緣影之心」,已經是一個所緣,不是能緣。當你的心一動的時候,這是一個「所」了、一個所緣境了,不是能緣之心了。什麼叫能緣心呢?就是你心不動的時候,你還沒有動的時候,你父母未生之前,那個就是能緣的心,你的念頭不要動,一念不生的時候。
19.《楞严经》是用什么方法来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的?
所以整個《楞嚴經》是怎麼樣,它一直破,破到最後,覓心了不可得的時候,就是要阿難尊者迴光返照。你還沒有動念頭之前是什麼相貌?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要把它找出來。當你動了念頭,那就是一個影像,那不是你的心,那是一個生滅的影像,是這個意思。觀察「你從什麼地方來?」向內一直找,找到最後「啪」覓心了不可得,「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就對了。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