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讲记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二卷)

向下

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二卷) Empty 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二卷)

帖子 由 Admin 周六 四月 02, 2016 9:17 am

第二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面。第五面,甲二、别明止观体性。那么前面一堂课呢,我们是讲到念佛的一些方法,这一课是讲到止跟观的体性。这当中分两科,先说明止的体性,再说明观的体性。

我们首先看乙一的止的体性。这当中我们提出了两个内涵,一个是《菩提道次第略论》,第二个是《解深密经》。第一个是略说,第二个是广说。

先看第一个,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那么这段论文,我们再解释分两段,先解释修习止的因相,看因地的相貌。那么修习止呢就是有两个因相,第一个以善缘心。那么修习止,他的内心是一种善良的心。比如说我们今天去偷一个人的东西,那么偷东西当然是贪欲的烦恼了,虽然你很专注,这个不能列为止,因为这个是跟烦恼相应的。所以修止的第一个条件,他必须是跟无贪、无嗔、无痴的善良的心相应,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心一境性。当然第二个是主题了。那么我们凡夫的心啊是攀缘心,就像这个猴子在抓这个树枝一样,抓了一个树枝就放掉前一个树枝,再抓一个树枝再放掉下一个树枝。所以我们如果平常去观察这一念心,它是不喜欢安住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不喜欢的。如果我们不训练,我们的心是不断地变化的。但是这个修止,它必须要强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那么你首先一定要选择一个所缘境,然后强迫自己的心专一、相续地在所缘境安住。修止刚开始都是强迫的,强迫习惯以后它就自然。所以它这个止的所缘境,简单讲就是内心专一相续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所以我们说什么是修止的体性?简单地说就是心一境性,那么这个是一个因地的修行内涵。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这个禅定的止是成功了呢?这以下讲它的果地的相貌:诸三摩地。修止的功德相是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那么我们的心平常是不平等。什么叫不平等呢?就是我们的心不是打妄想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妄想。那么打妄想的时候是躁动的,心太高了,躁动;如果不躁动就昏沉了,心太低了,太沉。那么这时的平等持心呢,以平等来摄持这一念心,就是你这个时候不是昏沉,是一种明了的状态;它也不是妄想,它是寂静的状态;它是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安住,叫平等持心、于一境转,在一个所缘境里面相续地运转、相续地安住。所以这个止就是等持,就是你对于所缘境,假如你是念佛,你心中在佛号安住的时候呢是明了又寂静、寂静又明了,那么这就是修止的一个功德相。那么这样子的功德呢,都是奢摩他的因相跟果相。所以简单地说呢,不管你今天是持大悲咒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观世音菩萨,所谓的止就是你面对你的所缘境的时候是明了而寂静的、寂静又明了的,他破除了妄想的躁动,也破除了这种昏沉的昏昧。那么这个是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看第二段的《解深密经》讲得更清楚了: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品。

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个是说明修习这个禅定这个止的环境。我们刚开始修止要独处空闲,你要找一个寂静的处所。因为我们平常的心太过于散乱,那么现在你规定你自己的心要安住在佛号,这本身内心他一定会抗拒,攀缘心的等流会抗拒。如果你自己的妄想抗拒,你又在一个嘈杂的环境,那你这个内忧外患呢,你就更难成功。所以刚开始你修习这个止,你要找一个没有人干扰的处所,比如说在你的佛堂,把电话线拿起来。你刚开始你要全心全意地的去调伏你心中的昏沉跟掉举,你一定要让你的外在环境没有干扰,不要再增加你的负担。所以刚开始你这个修止的环境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找一个寂静的处所。

第二个,正式讲到它的方法——作意思惟。这个地方的作意思惟说啊,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就是说你修止一定有所缘境,那你的心一定要取,就像我的手去抓这个扶尺一样,当然他这个不是手是心。那么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就是说,你既然修止,你一定要把你的所缘境在心中把他分明地显现出来,第一个工作,比方说你持大悲咒,你要让大悲咒在你的心中现出一个清楚的影像,然后再去专一安住、相续安住;比如说你念佛,你心中要听得到你的声音,因为你一定要有个所缘境吗,那么心一境性,当然一定有个所缘境。那么你在修止的第一个,先把你的所缘境在心中现出来,这是第一个工作,就叫作意思惟;然后呢,内心相续作意思惟,这个时候你不断地重复,现出来以后,对于所缘境专一安住、相续安住。当然这个当中是带有一种作意,作意就是警觉,你经常要保持一种警觉的状态。因为你一下子就会失掉你的所缘境,因为我们的心已经长时间处于攀缘的状态,那么你现在要违背它的等流的惯性,要强迫它在一个所缘境,它随时会反弹。所以你要一不小心你的所缘境就失掉,就开始打妄想。所以这个地方呢,内心相续、作意思惟,作意就是警觉,你经常保持警觉,我的心是不是还安住在佛号当中?如果跑出去再抓回来。那么,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这样的一种正行就是专一相续的这样一种强迫的安住的正行,要多安住,这个多就是不断地、有一定的定课。那么这当然是一个成功的关键啊,就是你修止不是一次两次就会成功,你要不断地、数数地熏习、数数地强迫、数数地训练你的心,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修止的方法。

第三个,起身轻安,及心轻安。那么这一段是说明止的功德。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种的粗重的妄想而经过我们的强迫的专一安住、相续安住,这个时候你内心会产生一种身心的轻安!

我们一个人打妄想打多的人,你感到你的身心很粗重,就算你不生病,你感到很粗重。我们如果不修行,你也就不感到有什么粗重、轻安。你要打佛七,打到第七天的时候,有些人第三天、第四天就有感觉,你感到你内心很轻松,那么那个轻松带一点乐受,快乐的感受。我们这个世间的快乐有两种,佛法说是一者五欲乐、二者圣道乐。就是我们这念心去造五欲的快乐,跟五欲的境界接触,你会产生乐受,但是这个乐受是躁动的,它跟烦恼相应,躁动,你会觉得这个乐受是扰动不安的。那么我们去佛堂拜佛、念佛,透过专注、相续,你会产生乐受,但是那个乐受是与寂静相应的,你感到非常寂静,寂静又快乐、快乐又寂静。那么这个就是你肯定你自己那个止的方法对了。因为功德相出现了,表示你方法对了。所以我们判断修止的成功失败,就看你身心是不是从一种粗重的状态转成一种轻安的状态,那么这样子就是奢摩他品,就是整个修止的因地跟它的果地。

所以我们做一个总结,就是修止主要有三个方法:第一个,你要善取所缘境的相貌,选择你一个所要安住的境界。我们前面说过,站在往生净土的角度,你用佛号,以佛号的声音当作你的所缘境。第二个,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强迫自己不能念要它念,你告诉你自己,我想离苦得乐、我想离开三界,我别无选择。我除了强迫自己在佛号当中,这个“别无选择”很重要。念佛法门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没有退路了,就是背水一战——韩信在用兵的时候,他跟楚霸王打仗,楚霸王的军队是将近他的十倍,韩信一看,坏了,我是一比十。但是韩信这个人很会用兵,就是汉高祖的大将,他把所有的军队都带到大河的前面,他对士兵们说:你们往后看看,后面是大河,换句话说,你只有一个选择,往前冲啦!因为你往后也是死,好歹是死,你往前冲还有希望。所以这个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背水一战”。结果他打赢了。其实打仗和修行的道理是一样的。打仗打的是气势,不是看数量多寡;念佛也是念气势。你说你念佛念了十年,你都悠悠泛泛,你还比不上人家念一个小时,他那个气势强,他有强烈的皈依的心。所以我们刚开始,一定要自己专一安住,然后经常地检查自己,昏沉、掉举是不是起来,善加对治,然后相续安住。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这位比丘出家以后在僧团住了几年就去住茅棚,住茅棚他修四念处观,就一直不能进入圣道,没办法。后来大智慧的佛陀就知道他哪地方有问题了,佛陀就化作一个行脚比丘,就到这个茅棚的比丘去挂单说:我在这个地方暂住几天可以么?比丘说可以啊。佛陀所化身的比丘就和这位比丘一起打坐,平常一起打坐。佛陀当然就知道这个人心思散乱,虽然修四念处,但心就是浮动、飘动。后来佛陀说我们不要在房间坐,我们到外面去坐。佛陀就带他到河边去坐。那么刚好河边有一只乌龟在那边爬,它爬了一半的时候,来了一只野干,野干就跟狐狸很像,它要吃乌龟。这时乌龟就把它的头和四只脚、尾巴缩到它的壳子里面去,野干就吃不到。佛陀就说:你看到这只乌龟么?比丘说我看到了,佛陀说:这只乌龟,野干为什么没办法吃到它,你知道么?佛陀就说: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就是乌龟因为有保护它的铠,壳子,就是硬壳,所以野干来的时候吃不到。也就是说呢,你为什么在茅棚住了十二年啊,你还是不长进啊,你就是没有把六根收摄住,你那个心光外泄太厉害。所以你这个明了的心,去意念四念处,去观察无常无我的道理,你就进不去。为什么呢?心思散乱!就是你这一念心跟真理之间有一道很深的墙壁——妄想。

我自己的个人的经验,我1987年读佛学院,我在印象里面,我第一年读佛学院呢,哈哈……我佛学院一年级的时候,我发觉呢,我亲近五位恩师,所有的老师上课我完全听不懂!真的听不懂。坐在那个地方,老师讲的很好,但讲什么,不知道。哈哈!到了第二年的时候,诶!原来老法师讲这件事情!到第三年的时候就懂了,讲什么就知道了。那么我在回味,这怎么回事呢?噢!我的心不同。所以我们刚出家的人,心思粗重,这念明了的心去观察道理,其实佛陀讲的道理讲得很清楚,但是它中间就是妄想,烦恼障!如果诸位有些人,你去听经,听了半天,你不知道法师在讲什么,你这个人妄想打得很重!呵呵……事实是如此了。当然我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你就有希望改变,是不是?

就是说虽然学佛的重点在观,观察诸法真相,但是你的心要有堪能性,要有能力!你平常都没有一定的定课来收摄内心,你这个心发散太厉害,到最后你去听佛法,你真的听不懂,不知道讲什么。现在的人,很多老人痴呆症,怎么回事呢?就是他心光外泄得太厉害。因为劳心又劳力,现在人的精神耗损是以前的好几倍。那么你要是平常不静坐,不把心收摄一下,每天充充电,你一直发散、一直发散,到中晚年以后啊……所以你看修行人的老人,你看老人家,很多修行人他的色身也会老、他也会有病痛,但是有修行的人跟没有修行的人有一个地方不一样,他的眼神不一样。你看老和尚,他的身体可能败坏到可能坐轮椅,但是他的眼神啊,炯炯有神,他年轻时经常摄心。那么你看一般人,没有学佛的人,特别是企业做大的人,他到老年的时候糟糕了,两个眼睛呆滞,呆滞无神,他的内心被他年轻的时候都耗损光了。这种人学佛没有什么用了,因为他的心已经没有学习能力了。佛法说没有堪能性,没有造业的功能,他就在一种无计的状态,这种人很容易就随业往生了,因为你不可能对佛陀产生一种皈依的心情。所以天台宗说:“心念是造恶的根本,但它也是造善的根本。”当我们的心是失控的时候,它是众祸之门;但是你能够用你的精神,体力好的时候学佛,就是众善之门。你要发菩提心、思惟法义,增长心中的光明智慧,还得靠它。所以我们如果说,你年轻都不修持,你到老年之后,就有问题了,来不及了,就来不及了。

所以,当我们修止的时候,你会发觉,你经常用一个所缘境来摄心,让它每天有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静坐,心中把你的所缘境现出来。如果是念佛,就把声音现出来,然后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当然,它会跑出去,再抓回来,不断地训练,训练久了,它就听召乎了。这时你会发觉,你对生命的观察,你读经典,或者你看一些人世的因缘,你会发觉,你那个明了性比以前强了,理解性、记忆力都比以前好了,就是你那个心啊,功能增加了。这就是为什么修禅定是智慧的基础,是这个意思。好,那么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前方便。

我们再看乙二的观。观的体性也是有两个,我们先看第一段,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前面的止,它是一种无分别住,它不能思惟观察,它是无分别,专一相续地安住而已。那么这个观呢,它的特性其实就是拣择,就是一种思惟观察,当然这个思惟观察是依止圣言量的正见的引导,圣言量的的引导。那么观察什么呢?有两个:一个是如所有性,一个是尽所有性。先讲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观察诸法的别相,就是整个十法界的染净的因果。我们可以分成二部分,包括六凡的杂染的困果,包括四圣法界的清净困果。这个人为什么会到三恶道去,他的因地是什么?你能够通达整个因果的道理。那么这个是一种世俗谛的观察。第二个是观察诸法的如,如所有性,这个如就是不变的意思,是总相。观察我空法空的道理。当我们的心在空性或者在缘起上的思惟观察,成就一种诸上妙慧。为什么叫妙呢?因为这个智慧有成就解脱的功德。我们在世间上,读医学、科学,这样的知识没有解脱烦恼的能力,没有对治烦恼的能力,所以不能叫妙。那么当我们这样观察,我们就有解脱的功德,有对治烦恼的力量。

好我们再看第二段: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止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偏寻思、周偏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这一段讲的比较详细了,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止故,这个地方是说,你修观的基础是什么。那么当我们去观察诸法实相的时候,不管是观察真谛、俗谛都必须以身心轻安为基础,就是你一定要把你的心,透过修止把它调整成明了跟寂静的状态,避免有妄想跟昏沉的情况出现,这个是修观的前方便。

第二段,正式说明修观的方法。那么当我们的心已经明了寂静以后,应该怎么做呢?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内。那么善思惟法就是说,你在观察一件事情,你应该要先学习。善思惟就是你已经透过经论的学习。比如说你要观无常这个道理,那么观无常它有它的方法:你先观死亡,死亡会到来;第二个,死亡的时间不决定;第三个,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万般带不去。就是说,每一个道理都有它文字的表达方式,这些你都需要学习,不是说你自己在那边打妄想。就是所有的佛法都是尊重传承。那么你一定要把你所要观察的内涵,透过文字的学习以后,这个时候呢,三摩地所行影像,那么你已经如理地学习以后,就在三摩地的明了寂静的心中把这个法义的影像现出来。

当然法义的影像是靠文字的基础,文以载道,说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文字里面含有圣道的力量,含有圣道的功德。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把文字在寂静的心中显出来,它会现出一种法义的影像,或者无常无我、或者善恶业果等等。那么你就在这个文字的影像当中,做三件事情:第一个,观察,深入地观察。在寂静的心当中,把这个道理随顺佛陀的文字,随文去观察。那么观察以后,产生第二个,胜解。噢,原来生命是有轨则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你开始相信我们所造的业,对我们的生命会有影响力。那么当然你这个胜解是前面的观察而来的,当然这个胜解就是你透过观察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第三个,舍离心相。我们经过观察以后,这个时间不能太久,刚开始可能三分钟或者五分钟。那么这时你观察你的心就扰动了,这时把所观境再舍掉,再恢复到无分别住,再加强心中的明了寂静,等到明了寂静成功以后再观察。所以这个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它是在不断地循环。因为你一路观下去,心开始扰动,扰动时你就不能观察,效果有限。所以一定要舍离心相,把心中再恢复到无分别住,然后再开始,把心再调整一下,把心调整明了寂静,然后再观察、胜解、再舍离心相。这个是整个修观的方法。

第三段讲到修观的种类。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偏寻思、周偏伺察。就是观有四种的差别:第一个,能正思择,这个正思择就是观察真谛理;那么最极思择,是观察俗谛理;或者周偏寻思、周偏伺察,寻思是粗分的观察,比如无常,我们可以粗分地观察无常或者细分地观察。那么寻思是粗分的观察,是一个很rough的观察,那么伺察是细分的观察。有粗细的观察,有真谛、俗谛的观察,这个是讲到修观的种类。

第四个,讲到修观的功德。我怎么知道我这个功德出现呢?有五种功德: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当然这个功德主要是慧,一种正确的决择。我们在慧生起之前有两个前方便。忍。这个忍就是随顺。我们刚开始去接触一个道理的的时候,我们是没办法随顺的,因为我们心中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颠倒。噢,真的有来生吗?我们心中会有一些疑惑,换句话说,我们的心跟真理并没有随顺。这个时候你在寂静的心当中,一次一次地观察以后,你那个颠倒的心就慢慢慢慢地消失掉。这个时候那个法义就进到你的心中,法义就变成你的知见。这个时候我们叫随顺,你的心已经随顺真理而转。你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开始用道理来看世间,你开始用道理来判断一切事情。就是你的心中有道,是这个道,不是无明了。就像说灯光打开了,不是在黑暗当中行走了。那么当你随顺真理以后,你内心有一种法喜、好乐,这个时候可能是见或者是观。这个见是现量,亲自证入;观是相似的理解。我们刚开始先观,然后再见,那么这个就是毗钵舍那。这是整个修观的内涵。

所以这个止观,止是一种念,由念住心、专注力,那么由慧观察,那么这个观是一种观察。所以我们在修什么法门都是两个:一个是专注,让心寂静下来,然后观察,然后从寂静当中出来再观察,观察以后再回复到寂静。这是止跟观。所有法门都是这样,只是所观境不同。

有些人说啊,说是佛弟子也劝人家断恶修善,外道、一贯道、天主教也劝人家断恶修善,所有的宗教都一样,哈哈!其实这句话不对,不对。佛法有不共外道的地方,佛法有正见,对生命有正确的观察。从佛法的角度说,一个人他如果没有接触佛法,他也会在偶尔的环境当中,看到悲悯众生,起恻隐之心,造一个善业,也可能。但是这个善业对生命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就是他顶多依止这个善业到天上去做一场美梦,掉下来,他的心还是原封不动、完全一样。但是你透过法义的观察,产生对真理的理解,那这个跟你造善业就不同了,那是生命的一种根本的改变,你这个生命从这个地方开始观察,那你整个生命是扭转过来了。你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所以佛陀在《大宝积经》上说: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佛陀在经典上把这个善业跟我们的正念做一个分别,说假设我们今天用恒河沙的七宝去供养诸佛,这个功德很大,福报很大,但是你这样的善业,并不能产生解脱的力量。就是,这个善业在你的生命当中只是在流转当中做一个快乐的美梦,如此而已,你这个美梦受完了,你的生命还是这种相,还是这种境界,还是心随境转。那么我们能够在短暂的时间修习止、修习观,喔,这个时候心中对业果——原来生命是有轨则的,原来所谓的痛苦、不快乐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今天的生命是承担过去的业力,我今天会有什么果报,我们知道我们过去可能造了什么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所以佛法对果报没有第二句话——逆来顺受,因为这个果报是不能改变的。重点在于你的因地,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果报我们不能做主,但是因地你能够做主。所以我们知道生命就像一个水流,但是每一个水流的点,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你同时在受用果报,第二个,你又创造一个新的因地。我们每个刹那都是这样。我们一般人没有学佛法,很重视果报。我不能有灾难!其实你紧张也没有用,它该来还是会来,你应该紧张你是不是造罪业。因为假设你过去有这个业力,那你也没有办法,这个是定业,释迦牟尼佛的家族都被灭亡了,佛陀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果的道理,不是佛陀能够干预的。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身为佛弟子,你要认知,佛法真的是有不共于外道的地方!不是说我们自己是佛弟子,赞叹佛法好。你看看在整个宗教里面,哪一个宗教对生命有这么透彻的观察?我看是没有。就是每一个生命,第一个,你承受一个果报,这个果报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你应该要承当。但这个果报一下子就过去,它无常,很快就过去,重点是你来生怎么样。你要注意你的因地!所以菩萨的心情跟凡夫的心情不同。菩萨是畏因,众生畏果。众生很怕今生的果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那么为了让自己趋吉避凶,什么事都可以做。要得到今生的安乐,不择手段。其实你错了,你在造罪业啊!你来生要为这个罪业付出代价的。那么,一个觉悟的人,他很注意自己的因地。我今生有痛苦的果报我认了,因为过去的业招感的,不是谁给我的。我今天会生长在这个家族,会跟某一个人作亲属,会遇到什么事情——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宇宙间没有谁在主宰这个,诸法无我,没有一个主宰者。就是你造了这个业,就得这个果报。

那么,佛法的重点就是,你要赶快启发你觉悟的智慧,内心要有判断力,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那么这个就是观。就是在寂静的心中 去观察佛陀所宣说的真理,让心中产生光明。不再跟着感觉走,开始用道理来要求自己、改造自己。那么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有一个从根本上的变化。这个跟你造善业就不同了,那个力量就不同了。所以这个观啊是很重要!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回答几个问题。

善导大师的全集当中有提到《文殊般若经》所说的一行三昧,请问一行三昧跟念佛三昧有什么不同?

这个一行三昧啊,当然这个三昧有很多种,一行三昧就是一个单一的所缘境,它没有其它的助行。那么我们应该说,一行三昧是一个总相,那么念佛三昧是其中一个,因为念佛三昧也是单一所缘境,也是一行,没有所谓的很多很多的助行。你看天台宗它修行,它不是一行三昧,它要修五悔法门,净罪集资,然后再开始观心。那么念佛法门为什么不用净罪集资呢,因为念佛它本身有佛号,就是佛力加被,本身就有灭罪的功能。所以一行三昧就是说,从刚开始到最后就是一个所观境,没有其它的,不必改变。就好像说,比如说,你从这个地方到Office去,你可能要我从这个地方坐到A,然后从A坐到B,要分几段。每一个法门都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那就不是一行三昧了,你有很多的法门。但是这个念佛法门它不是,就是从头到尾一路是念佛。当然你通过你的人生的经验,对佛法的学习,你对佛号的皈依会慢慢增长,但是所观境是永远一个,从头到尾就一个,叫一行三昧。当然一行三昧的法门很多,那么念佛三昧是其中一个,所以一行三昧是范围比较广,念佛三昧是其中一个。一行三昧的其中一种。

请问法师禅净双修是否可行?

禅宗跟净土宗,我们看中国佛教有八宗。唐朝当然是,唐朝是佛教最兴盛的,八宗,人材辈出。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就很多都没落了,特别唯识宗就没落了,那么天台宗维持了一段时间。唐宋元明,到后面,因为中国是一个,我们看中国历史是战乱很多,大家都想做皇帝,所以这个就很多的战乱。你看,你打开历史,你会发觉中国有一句话很好玩,就是中国人见面:“你吃饱了没有?”哈哈!可见这“吃饱”是不容易的。你看我们去美国,美国人看到你说:“How Are You?你好吗?”哈哈!你问“你好吗?”就是你一定吃饱了以后才想到好。所以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灾难很多的国家,战乱很多。那么灾难很多,当然在灾难当中,其它宗派都必须要有很严密的修学次第,所以后来整个八宗当中,这个传承一直下来,就是禅宗跟净土宗。因为念佛法门他不要经论,你这个逃亡的时候,你至少佛号还跟着你走,那么禅宗它的方法是很简单。所以到了宋朝,永明延寿大师就提出了禅净双修。不过这个地方呢有一个差别,有差别。这个差别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有说出来。后来禅净双修就分成两派,如果你是禅宗的人,他禅净双修是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他的所观境也是佛号,但是他是把佛号当作是阶段性的任务。他念完佛以后,他回光返照,念佛是谁?为什么能够念佛?为什么这朵花不能念佛?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回光返照,观那个,哦!原来是有一个心,那么一直观、一直观,从粗的心、生灭的心一直观到不生不灭的心。所以,禅净双修如果是禅宗的人,他是把佛号当作一个前方便而已,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他是念佛把心带出来,然后心出来的时候,观那个心,观进去。那么如果净土宗就不是了,净土宗呢,我们讲净土宗的所观境是弥陀的功德,他跟弥陀的功德是皈依的。但是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诶?有烦恼出现,有挂碍,这个时候用禅宗的般若,观察它是如梦如幻的,我们就可以从烦恼那边通过去。所以,净土宗的禅净双修是以净土为主来摄禅宗,它的所观境是佛号,是佛的功德!所以说是禅净双修,看是以谁为主?这个意思大家懂吗?就这个意思。禅宗的人他也说禅净双修,但是他主要是参禅,那么净土宗他在禅净双修的时候,他是以佛号为皈依境,那么以这个般若的法门来帮助他破障。诸位要知道,中国的祖师禅,那个“禅”不是禅定,那个是般若,那是般若波罗蜜。

诸位对今天的课程有没有问题,就是这个止观的体性,还有念佛的方法?

这个止观啊,它等于是把一些佛法的道理,把它输送到我们的心中来。这跟我们去做慈善事业不同。比如说我今天有这个法会,我来这边擦擦地板、做做义工,做完义工以后,你的心情跟这个做之前是完全一样的,当然你的生命当中做了一个善业。我们刚开始应该这样子没错啦,一开始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当我们对生命的要求更高了一点,我们想要去改变我们的生命的时候,想要改造我们一些颠倒的思想的时候,那这个止观就非做不可。因为佛陀不能把智慧灌到你的心中啊!佛陀是把法义宣说出来,那你要靠止观来消化,要透过止观啊,把文字的佛法转成你心中的佛法。

那么刚开始你修止观呢,你一定会很困难。因为你会发觉佛陀所说的话,几乎跟我们过去的思考都是相冲突的。我们愿意这样做,佛陀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认为生命是常,我们不认为会死亡,佛陀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常的。所以你刚开始在修止观的时候,你心中的无明会抗拒真理。但这就是你要坚持下去的。你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佛陀是这样子讲的。其实这个我们的内心啊,你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一件事情,讲久了它就相信,不管是对的、错的。所以这个止观啊,它的困难就是说,你刚开始内心当中会有一些冲击,你原来的思想跟佛法的思想会有一点冲击,但是你要相信真理一定能够战胜邪恶。问题是你真理的力量要强,你要坚持下去,那么乃至于你在某一支香当中啊,突然间地相应,那你跟你平常做慈善事业,那就不一样。你能够对一个道理真真正正地有种感受理解,然后你开始重新思考你未来的生命要怎么走。很多东西你觉得应该做的,觉得是这个时候不重要了。这个时候你对生命开始重新规划。那个时候我要恭喜你了,你的生命是脱胎换骨了!佛法对你的影响,已经不再是给你一些人天的果报,那是一种解脱的力量出现。当然这东西是你自己要去努力。就是这样子。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们来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好!南无阿弥陀佛!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59
注册日期 : 16-02-07

https://lengyan.long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