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4-6
《楞嚴經》講記 4-6
《楞嚴經》講記 4-6
丙二、神咒護攝(分三:丁一大悲鑒物恒不忘念;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丁一、大悲鑒物恒不忘念這以下說明佛陀產生的行動、他的救拔行動,這當中有三段:第一個「大悲鑒物恒不忘念」,第二個「放光說咒表示密因」,第三個「文殊往救破邪歸正」。先看第一段: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身為佛陀,他那個時候是在波斯匿王的王宮應供,但是佛陀的心的確不可思議,他在應供的同時,他那一念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他能夠「知」道阿難尊者已經被咒「術所」控制,那個了了常知的大圓鏡智就知道了。知道以後他採取什麼行動呢?「齋畢旋歸」,用齋以後就馬上歸還祇桓精舍。這在佛陀一般的常法是很特別的,佛陀一般來說只要應供完就一定要說法;但是今天應供完以後馬上就回去,沒有說法。所以這些經常跟隨佛陀的國「王、大臣、居士」們,就知道今天一定有特殊的狀況,佛陀應該會說很特別的法門。所以佛陀一回到精舍,這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也一起來到「佛」陀的精舍,他們知道有事情發生了,他們知道佛陀將演大法。
這個經文當中最值得注意的,蕅益大師特別發揮的就在「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這個「知」的地方。什麼叫「知」呢?蕅益大師說:就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叫做知。蕅益大師說:整部《楞嚴經》講了三卷半,就是在發明「知」這個字。就是當我們把這些生滅的、無窮無邊的妄想撥開以後,看到你內在清淨本然的本來面目,那個就叫做「知」,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那個「知」,「知」這個字是我們每一個凡夫要趕快找到的一個本來面目。當然如果佛陀只有「知」,那是不能用,佛陀之所以救拔,那必須有怎麼樣?眾生的有感,佛陀才能夠有應,還必須有阿難尊者在將毀戒體的時候,他憶念佛陀「如來大慈,寧不救護」,所以我們講感應道交。身為阿彌陀佛他的心是無所不知的,但是他不能主動救拔你,我們要憶念佛陀,佛陀才能夠產生行動。所這個地方「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這個是佛陀主動的部分;但是他「齋畢旋歸」以後,那必須有阿難尊者的憶念,才能夠有所行動,所以這個經文大家要把它厘清。
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生出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于時,世尊」,這個「時」候佛陀回到祇桓精舍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情就安坐,安坐以後就入定,入了首楞嚴王三昧以後,他頭「頂」當中就「放」出「百寶無畏」的「光明」。「百寶無畏光明」這個地方表示佛陀的根本智,也是佛陀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一切執取的智慧。這個「光」明當「中出」現了「千葉寶蓮」。這個「千葉寶蓮」就表示十法界理具事造十如是的千如之法,也就是我們說的假觀,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叫「千葉寶蓮」。佛陀的空假二觀的智慧當中,就在「光中」、在「寶蓮」當中就出現一個「化佛」。這個「化佛」是怎麼有呢?是由佛陀的根本智跟後得智所成就的。那麼「結跏趺坐」就「宣說」楞嚴「神咒」。就是說整個「楞嚴咒」是從佛陀清淨的心中顯現的空假中三觀的攝受所成就的這個咒。這為什麼說「放光說咒表示密因」呢?就是說我們整個六波羅蜜的修學,我們應該具足的一個心態,就是你應該以什麼心態來修習六波羅蜜呢?就是用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態,這也是一切佛陀能夠成就功德圓滿的一個「密因」。
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這個時候佛陀說完咒以後,就馬上命令「文殊」菩薩持著這個「咒」語去救阿難尊者,文殊菩薩把這個咒宣說出來以後,這個邪「咒」就「銷滅」了,消滅以後阿難尊者就如酒醉初醒,這二個顛倒的心醒過來了以後,這個時候文殊菩薩就把「阿難」尊者跟「摩登伽」女二個人一同的帶到「佛所」。這個地方的「破邪歸正」,蕅益大師說是邪不勝正。為什麼邪不勝正?外道的邪咒是一念的妄想顯現出來的,佛陀的神咒是從真如本性清淨心顯現光明、顯現蓮華而宣說出來的,那是從真實的心生出來的,所以真實能夠破除黑暗。那這個地方是說明「破邪歸正」的一個情況。好,到這個地方我們等於是把整部經的「序分」,包括「通序、別序」都說完了;我們下一堂課就講到「正宗分」。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1.「如來知彼婬術所加」的知是什麼意思?
2.「百寶無畏光明」這個地方表示什麼?
3.「千葉寶蓮」是表示什麼?
4.「化佛」是怎麼有的?
5.「楞嚴咒」是怎麼成就的?
丙二、神咒護攝(分三:丁一大悲鑒物恒不忘念;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丁一、大悲鑒物恒不忘念這以下說明佛陀產生的行動、他的救拔行動,這當中有三段:第一個「大悲鑒物恒不忘念」,第二個「放光說咒表示密因」,第三個「文殊往救破邪歸正」。先看第一段: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身為佛陀,他那個時候是在波斯匿王的王宮應供,但是佛陀的心的確不可思議,他在應供的同時,他那一念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他能夠「知」道阿難尊者已經被咒「術所」控制,那個了了常知的大圓鏡智就知道了。知道以後他採取什麼行動呢?「齋畢旋歸」,用齋以後就馬上歸還祇桓精舍。這在佛陀一般的常法是很特別的,佛陀一般來說只要應供完就一定要說法;但是今天應供完以後馬上就回去,沒有說法。所以這些經常跟隨佛陀的國「王、大臣、居士」們,就知道今天一定有特殊的狀況,佛陀應該會說很特別的法門。所以佛陀一回到精舍,這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也一起來到「佛」陀的精舍,他們知道有事情發生了,他們知道佛陀將演大法。
這個經文當中最值得注意的,蕅益大師特別發揮的就在「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這個「知」的地方。什麼叫「知」呢?蕅益大師說:就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叫做知。蕅益大師說:整部《楞嚴經》講了三卷半,就是在發明「知」這個字。就是當我們把這些生滅的、無窮無邊的妄想撥開以後,看到你內在清淨本然的本來面目,那個就叫做「知」,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那個「知」,「知」這個字是我們每一個凡夫要趕快找到的一個本來面目。當然如果佛陀只有「知」,那是不能用,佛陀之所以救拔,那必須有怎麼樣?眾生的有感,佛陀才能夠有應,還必須有阿難尊者在將毀戒體的時候,他憶念佛陀「如來大慈,寧不救護」,所以我們講感應道交。身為阿彌陀佛他的心是無所不知的,但是他不能主動救拔你,我們要憶念佛陀,佛陀才能夠產生行動。所這個地方「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這個是佛陀主動的部分;但是他「齋畢旋歸」以後,那必須有阿難尊者的憶念,才能夠有所行動,所以這個經文大家要把它厘清。
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生出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于時,世尊」,這個「時」候佛陀回到祇桓精舍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情就安坐,安坐以後就入定,入了首楞嚴王三昧以後,他頭「頂」當中就「放」出「百寶無畏」的「光明」。「百寶無畏光明」這個地方表示佛陀的根本智,也是佛陀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一切執取的智慧。這個「光」明當「中出」現了「千葉寶蓮」。這個「千葉寶蓮」就表示十法界理具事造十如是的千如之法,也就是我們說的假觀,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叫「千葉寶蓮」。佛陀的空假二觀的智慧當中,就在「光中」、在「寶蓮」當中就出現一個「化佛」。這個「化佛」是怎麼有呢?是由佛陀的根本智跟後得智所成就的。那麼「結跏趺坐」就「宣說」楞嚴「神咒」。就是說整個「楞嚴咒」是從佛陀清淨的心中顯現的空假中三觀的攝受所成就的這個咒。這為什麼說「放光說咒表示密因」呢?就是說我們整個六波羅蜜的修學,我們應該具足的一個心態,就是你應該以什麼心態來修習六波羅蜜呢?就是用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態,這也是一切佛陀能夠成就功德圓滿的一個「密因」。
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這個時候佛陀說完咒以後,就馬上命令「文殊」菩薩持著這個「咒」語去救阿難尊者,文殊菩薩把這個咒宣說出來以後,這個邪「咒」就「銷滅」了,消滅以後阿難尊者就如酒醉初醒,這二個顛倒的心醒過來了以後,這個時候文殊菩薩就把「阿難」尊者跟「摩登伽」女二個人一同的帶到「佛所」。這個地方的「破邪歸正」,蕅益大師說是邪不勝正。為什麼邪不勝正?外道的邪咒是一念的妄想顯現出來的,佛陀的神咒是從真如本性清淨心顯現光明、顯現蓮華而宣說出來的,那是從真實的心生出來的,所以真實能夠破除黑暗。那這個地方是說明「破邪歸正」的一個情況。好,到這個地方我們等於是把整部經的「序分」,包括「通序、別序」都說完了;我們下一堂課就講到「正宗分」。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1.「如來知彼婬術所加」的知是什麼意思?
2.「百寶無畏光明」這個地方表示什麼?
3.「千葉寶蓮」是表示什麼?
4.「化佛」是怎麼有的?
5.「楞嚴咒」是怎麼成就的?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