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4-3
《楞嚴經》講記 4-3
《楞嚴經》講記 4-3
那麼因為舉國歡喜的關係,就取名為慶喜。阿難尊者他的特色是「多聞第一」,就是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他一旦聽到佛陀說法,聽一遍,他永遠不會忘掉。經典上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即使佛法有無量無邊,一流入阿難的心中就永遠不忘失。所以說,阿難尊者有這種多聞的特色。在經典上說:其實阿難尊者的本地風光,他過去在空王佛所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都同時的發了菩提心(T9,30a),所以他是法身菩薩,因為示現凡夫的緣故,來開啟整個楞嚴大教。這是說明當機眾阿難尊者的整個背景。那麼正當這些國王跟臣民來請佛陀、菩薩、阿羅漢去應供以後,這個時候僧團都沒有人在了,這時候「阿難」尊者因為在前一天、七月十四日那一天「受」了個「別」的迎「請」,而離開了僧團。因為他受迎請的地方離僧團非常的遙「遠」,所以他七月十五的時候趕不回來應供,所以「遠遊未還」,也就「不遑僧次」,這個「遑」就是來不及參加眾僧的應供,所以他即便回到僧團也沒有飯可以吃。
因為大家都去應供了,所以「既無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歸」。這個時候他從遠處要回到僧團是一個什麼相貌呢?他沒有「上座」長老的陪伴。我們一般說,十臘叫下座、二十臘叫中座、三十臘叫上座,他沒有「上座」比丘的陪伴;也沒有「阿闍梨」教授師在旁邊。因為佛陀規定在五夏之前,你出門遠遊,一定要有上座、阿闍梨陪伴。因為阿難尊者那個時候出家有十二年了,所以他不需要有上座、阿闍梨,他就一個人從遠處的處所,單「獨」的回到精舍當中。「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于所遊城次第循乞。」那個時候回到僧團,他也知道沒有其他的應「供」了,「阿難」尊者只好單獨一個人拿起他的缽,就來到了他所「遊城」就是室羅筏城,按照「次第」一家一家的來「乞」食。這是說明阿難尊者為什麼單獨應供的理由,因為他前一天受到了別請,僧團都已經出去應供了,所以他只好一個人拿著缽去作次第的乞食。這一段是說明他整個過程的因緣。第二段說明阿難尊者在托缽的過程當中,他的心態是什麼,他是用什麼心態來乞食:
平等行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正當阿難尊者拿著缽到室羅筏城乞食的時候,他「心中」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他要「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他希望能夠「求」得「最後」的「檀越」。這個「初」是指著前面的國王跟長者居士,這個是最初的一個齋主。但是阿難尊者也是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的時候他沒有吃到飯,這整個供僧儀式的功德就有所欠缺、就不能圓滿。當然身為阿難尊者他一天沒有吃飯是無所謂,但是身為整個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這麼重要的日子,他因為這樣失去飲食的話,就會使令整個供僧的儀式有所欠缺,所以他希望能夠找到整個僧團「最後」的「檀越」、最後的施主,他心中有這樣的期待。所以他對這一次的乞食,其實心中也充滿著期待。「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
阿難尊者知道他今天絕對不能夠沒有飲食,沒有飲食就很嚴重了,這個供僧的功德就不圓滿,所以他對乞食有所期待,這是他第一個心態。其次,他第二個心態就是他以一種平等的心。怎麼說呢?他心中的想法:身為一個最後的施主,這個人不管是清「淨」的種姓、或者是垢「穢」的種姓,都不管。什麼叫清淨的種姓呢?比如說「剎利尊姓」,國王、大臣、剎帝利這種高貴的種姓。什麼叫做垢穢的種姓呢?比如說「旃陀羅」,從事殺業的下賤種姓。在古代印度,尊貴的種姓跟下賤的種姓是不可以往來的,也不可以住在一起,甚至於走路的時候都不能走在一起。你身為旃陀羅,你走路的時候不能走中間,你要走在馬路的旁邊,手上拿著一個旗子、手中搖鈴,告訴大家:我是旃陀羅,我來了,你們趕快離開。所以古時候尊姓跟下賤種姓是分得很清楚的。
1. 阿難尊者他的特色是什麼?
2. 阿南尊者的本地風光是什麼?
3.「不遑僧次」是什麼意思?
4.「上座」,中座,下座是什麼意思?
5.「阿闍梨」是什麼意思?
6.「檀越」是什麼意思?
7.「無問淨穢」是什麼意思?
那麼因為舉國歡喜的關係,就取名為慶喜。阿難尊者他的特色是「多聞第一」,就是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他一旦聽到佛陀說法,聽一遍,他永遠不會忘掉。經典上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即使佛法有無量無邊,一流入阿難的心中就永遠不忘失。所以說,阿難尊者有這種多聞的特色。在經典上說:其實阿難尊者的本地風光,他過去在空王佛所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都同時的發了菩提心(T9,30a),所以他是法身菩薩,因為示現凡夫的緣故,來開啟整個楞嚴大教。這是說明當機眾阿難尊者的整個背景。那麼正當這些國王跟臣民來請佛陀、菩薩、阿羅漢去應供以後,這個時候僧團都沒有人在了,這時候「阿難」尊者因為在前一天、七月十四日那一天「受」了個「別」的迎「請」,而離開了僧團。因為他受迎請的地方離僧團非常的遙「遠」,所以他七月十五的時候趕不回來應供,所以「遠遊未還」,也就「不遑僧次」,這個「遑」就是來不及參加眾僧的應供,所以他即便回到僧團也沒有飯可以吃。
因為大家都去應供了,所以「既無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歸」。這個時候他從遠處要回到僧團是一個什麼相貌呢?他沒有「上座」長老的陪伴。我們一般說,十臘叫下座、二十臘叫中座、三十臘叫上座,他沒有「上座」比丘的陪伴;也沒有「阿闍梨」教授師在旁邊。因為佛陀規定在五夏之前,你出門遠遊,一定要有上座、阿闍梨陪伴。因為阿難尊者那個時候出家有十二年了,所以他不需要有上座、阿闍梨,他就一個人從遠處的處所,單「獨」的回到精舍當中。「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于所遊城次第循乞。」那個時候回到僧團,他也知道沒有其他的應「供」了,「阿難」尊者只好單獨一個人拿起他的缽,就來到了他所「遊城」就是室羅筏城,按照「次第」一家一家的來「乞」食。這是說明阿難尊者為什麼單獨應供的理由,因為他前一天受到了別請,僧團都已經出去應供了,所以他只好一個人拿著缽去作次第的乞食。這一段是說明他整個過程的因緣。第二段說明阿難尊者在托缽的過程當中,他的心態是什麼,他是用什麼心態來乞食:
平等行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正當阿難尊者拿著缽到室羅筏城乞食的時候,他「心中」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他要「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他希望能夠「求」得「最後」的「檀越」。這個「初」是指著前面的國王跟長者居士,這個是最初的一個齋主。但是阿難尊者也是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的時候他沒有吃到飯,這整個供僧儀式的功德就有所欠缺、就不能圓滿。當然身為阿難尊者他一天沒有吃飯是無所謂,但是身為整個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這麼重要的日子,他因為這樣失去飲食的話,就會使令整個供僧的儀式有所欠缺,所以他希望能夠找到整個僧團「最後」的「檀越」、最後的施主,他心中有這樣的期待。所以他對這一次的乞食,其實心中也充滿著期待。「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
阿難尊者知道他今天絕對不能夠沒有飲食,沒有飲食就很嚴重了,這個供僧的功德就不圓滿,所以他對乞食有所期待,這是他第一個心態。其次,他第二個心態就是他以一種平等的心。怎麼說呢?他心中的想法:身為一個最後的施主,這個人不管是清「淨」的種姓、或者是垢「穢」的種姓,都不管。什麼叫清淨的種姓呢?比如說「剎利尊姓」,國王、大臣、剎帝利這種高貴的種姓。什麼叫做垢穢的種姓呢?比如說「旃陀羅」,從事殺業的下賤種姓。在古代印度,尊貴的種姓跟下賤的種姓是不可以往來的,也不可以住在一起,甚至於走路的時候都不能走在一起。你身為旃陀羅,你走路的時候不能走中間,你要走在馬路的旁邊,手上拿著一個旗子、手中搖鈴,告訴大家:我是旃陀羅,我來了,你們趕快離開。所以古時候尊姓跟下賤種姓是分得很清楚的。
1. 阿難尊者他的特色是什麼?
2. 阿南尊者的本地風光是什麼?
3.「不遑僧次」是什麼意思?
4.「上座」,中座,下座是什麼意思?
5.「阿闍梨」是什麼意思?
6.「檀越」是什麼意思?
7.「無問淨穢」是什麼意思?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