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3 习题答案
第1页/共1页
《楞嚴經》講記 3 习题答案
1.對於念佛,什麼是事持,理持,禪淨雙修?
事持就是一種事相上的修學,說剛開始念佛的時候,我們這一念明瞭的心,去接觸佛號的時候,我們是把重點放在佛號上面,我們思惟「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這時候我們這一念心來憶念佛陀的聖號;
理持,我們開始念佛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佛號,這時候開始迴光返照「念佛是誰?」原來不是我們的嘴巴念佛,是那個明瞭的心在念佛。那我們的明瞭心有了障礙,就使令所有的功德產生了障礙,所以蕅益大師這時候告訴我們「提起內心的觀照」,就是從事持、而入理持.
我們開始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觀照這個妄想。觀照妄想是什麼呢?是緣起性空的,它是假借因緣而生,所以它的本性是自性空寂的。這個時候就慢慢的把妄想的勢力給息滅了,這時候我們的心跟佛號,就能夠感覺到念得更加的緊密、更加的持久,這是古德所說的「禪淨雙修」。以禪觀的智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以念佛法門來創造功德莊嚴。那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道理亦複如是,其實我們就是用首楞嚴王三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
2.我們念佛時基本上都會遇到二個問題,是什麼? 怎樣對治?
我們這一念心來憶念佛陀的聖號;這地方念久了以後,就產生障礙,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妄想,妄想的活動就障礙我們這一念心去接觸佛號,就是我們的心跟佛號之間,產生了妄想障,這個妄想障使令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功德很難圓滿,因為我們總是覺得很難完全感應道交。第二個、我們覺得在念佛的時候很難相續。所以我們剛開始在念佛的人,基本上都會遇到二個問題:就是「佛號很難念好;第二個、佛號很難念得很久。」
以禪觀的智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以念佛法門來創造功德莊嚴。那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道理亦複如是,其實我們就是用首楞嚴王三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
3.一言以蔽之,首楞嚴王三昧是什麼?對念佛修行有什麼好處?
首楞嚴王三昧就是在破除我們的攀緣心,一言以蔽之就是破除妄想. 讓你在修念佛的時候能夠功德更加的圓滿堅固、讓你在佈施的時候、持戒的時候更加的究竟圓滿。
4.什麼是佛子?
「佛子」簡單的講就是佛法之子,他的功德是從佛跟法引生出來的。比如《法華經》上說:什麼是佛子呢?「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說什麼是「佛子」?就是說這個人他本身是沒有功德的,但是他聽聞佛陀的說法,把這個法加以如理思惟消化以後,就產生內心一種戒定慧的功德。這個功德是怎麼來的呢?是從佛跟法的熏習而產生的,等於是「從佛法所生之子」,叫「佛子」。
5.什麼是住持?
「住持」就是攝受的意思,他這一念心能夠把心中這個清淨的戒定慧攝持不失。
6.怎樣判斷一個人的生死業力慢慢的輕薄?
我們一個人,你要是覺得你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外境會給你很多很多的感覺,而你對這個感覺慢慢慢慢的你不再理它的時候,就表示你的生死業力慢慢慢慢的的輕薄,系縛你的那個十二因緣的力量,已經沒辦法把你帶動起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心念、從你起心動念的狀態,就可以判定你這個人的生命未來是往哪裡走,大概就會知道了。
7.從教理上的學習,阿羅漢他死了以後是入涅盤的,阿羅漢怎麼能夠「應身無量,度脫眾生」呢?
這些阿羅漢是「外現聲聞相,內秘菩薩行。」這些都是法身菩薩示現,否則他們不可能能夠「應身無量」、能夠「拔濟未來」,不可能。所以我們從這段經文,就可以讀出它的消息,就是說這些阿羅漢的本地風光都是法身菩薩。
8. 舍利弗,目揵連,拘絺羅,須菩提的特色是什麼?
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目揵連尊者是神通第一,拘絺羅尊者是說法第一,須菩提尊者是解空第一.
9.什麼是無諍三昧,面對人生我們應該追求什麼,不追求什麼?
無諍的意思簡單的講就是他沒有一種對立的思考,我相、人相這種對立他沒有。
其實我們的生命,從法空的觀念來看,生命不是追求圓滿。有很多人追求圓滿的生命,那你一輩子活得很痛苦,因為你根本找不到圓滿的生命,只要從空性出來,你得要面對人事,人事就是一種差別。生命不是追求圓滿的,是追求它的平衡點,找到你的定位,做你該做的事;試著跟外在的人事和平共處,因為你改變不了別人。所以古人常說「山不轉水轉」,山一定不會轉的,水轉。所以這個無諍三昧是很重要的,一個菩薩你要行菩薩道,基本上的第一個條件:「化解對立,安住無諍三昧。」一定要讓不同的人事和平共處,否則不可能成就一個「大」字、廣大,做不了。
10.什麼是中乘?
「緣覺」乘我們一般叫中乘。為什麼叫中乘呢?因為他在思惟的時候是思惟十二因緣,他整個修學是觀察這一念心,因為無明、因為自己的妄想,然後產生行、產生妄動,妄動當中產生很多的業力,由這個業力招感生死的果報。假設無明滅則行滅,假設他的妄想消失了以後,他的生死業力就會消失,果報就會消失。所以他從十二因緣順逆二門的觀察,而成就了無學位,所以他的智慧就更高了,這叫做中乘。
11.「辟支」我們講辟支佛,翻成中文有二個意思,是什麼?
第一個是緣覺,就是他生長在有佛陀出世的地方,聽聞十二因緣,經過十二因緣順逆二門的觀察,而解脫了生死;第二個是獨覺,獨覺是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因為禪定的關係,出定以後看到了外在的自然界,所謂的「春觀百華開,秋睹黃葉落」,看到整個大自然的變化,春天因為溫暖的空氣而促使百花盛開、秋天因為乾燥的關係百花凋落,他就知道整個人生是生滅變化的。所以外境是生滅變化的,他也看到他的色身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他得到一個結論: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環境,沒有一個東西是不在變的。所以他從變化當中,悟到了我空的真理,從這地方而成就解脫。這是獨覺,他完全沒有聽聞佛陀的說法,這個人智慧特別的高。
12.什麼是「自恣」?
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
13.什麼是三諦理?
所謂的「三諦理」就是「一境三諦」,或者講從一境三諦當中,開展出一心三觀,空假中三觀。菩薩在修學的時候,經常會落入空跟有的矛盾:我們不能一輩子修空觀,不可以,因為這樣會斷失大悲心;但是你一路的修有,心很躁動,因為一直在因緣法中活動,雖然修習得很大的福報,但是你「弟子心不安」。所以我們經常:到底是要從假入空、還是要從空出假?這空有之間的平衡很困難。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說:其實我們這一念心當下即空、即假、即中。我們這一念心的真相是─什麼是你的本來面目?就是你這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表示它不變的體性;即假就是它有隨緣的作用。你造五戒十善的業來熏你這念心,它就現出人天的果報;你用殺盜淫妄的心來熏你這念心,它就隨緣顯現三惡道的果報:它當下即假,不跟你客氣的。空跟假是保持平衡的、同時存在的,叫即中。所以佛陀就宣示這一念心,每個人的心都是即空、即假、即中。
事持就是一種事相上的修學,說剛開始念佛的時候,我們這一念明瞭的心,去接觸佛號的時候,我們是把重點放在佛號上面,我們思惟「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這時候我們這一念心來憶念佛陀的聖號;
理持,我們開始念佛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佛號,這時候開始迴光返照「念佛是誰?」原來不是我們的嘴巴念佛,是那個明瞭的心在念佛。那我們的明瞭心有了障礙,就使令所有的功德產生了障礙,所以蕅益大師這時候告訴我們「提起內心的觀照」,就是從事持、而入理持.
我們開始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觀照這個妄想。觀照妄想是什麼呢?是緣起性空的,它是假借因緣而生,所以它的本性是自性空寂的。這個時候就慢慢的把妄想的勢力給息滅了,這時候我們的心跟佛號,就能夠感覺到念得更加的緊密、更加的持久,這是古德所說的「禪淨雙修」。以禪觀的智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以念佛法門來創造功德莊嚴。那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道理亦複如是,其實我們就是用首楞嚴王三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
2.我們念佛時基本上都會遇到二個問題,是什麼? 怎樣對治?
我們這一念心來憶念佛陀的聖號;這地方念久了以後,就產生障礙,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妄想,妄想的活動就障礙我們這一念心去接觸佛號,就是我們的心跟佛號之間,產生了妄想障,這個妄想障使令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功德很難圓滿,因為我們總是覺得很難完全感應道交。第二個、我們覺得在念佛的時候很難相續。所以我們剛開始在念佛的人,基本上都會遇到二個問題:就是「佛號很難念好;第二個、佛號很難念得很久。」
以禪觀的智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以念佛法門來創造功德莊嚴。那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道理亦複如是,其實我們就是用首楞嚴王三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
3.一言以蔽之,首楞嚴王三昧是什麼?對念佛修行有什麼好處?
首楞嚴王三昧就是在破除我們的攀緣心,一言以蔽之就是破除妄想. 讓你在修念佛的時候能夠功德更加的圓滿堅固、讓你在佈施的時候、持戒的時候更加的究竟圓滿。
4.什麼是佛子?
「佛子」簡單的講就是佛法之子,他的功德是從佛跟法引生出來的。比如《法華經》上說:什麼是佛子呢?「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說什麼是「佛子」?就是說這個人他本身是沒有功德的,但是他聽聞佛陀的說法,把這個法加以如理思惟消化以後,就產生內心一種戒定慧的功德。這個功德是怎麼來的呢?是從佛跟法的熏習而產生的,等於是「從佛法所生之子」,叫「佛子」。
5.什麼是住持?
「住持」就是攝受的意思,他這一念心能夠把心中這個清淨的戒定慧攝持不失。
6.怎樣判斷一個人的生死業力慢慢的輕薄?
我們一個人,你要是覺得你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外境會給你很多很多的感覺,而你對這個感覺慢慢慢慢的你不再理它的時候,就表示你的生死業力慢慢慢慢的的輕薄,系縛你的那個十二因緣的力量,已經沒辦法把你帶動起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心念、從你起心動念的狀態,就可以判定你這個人的生命未來是往哪裡走,大概就會知道了。
7.從教理上的學習,阿羅漢他死了以後是入涅盤的,阿羅漢怎麼能夠「應身無量,度脫眾生」呢?
這些阿羅漢是「外現聲聞相,內秘菩薩行。」這些都是法身菩薩示現,否則他們不可能能夠「應身無量」、能夠「拔濟未來」,不可能。所以我們從這段經文,就可以讀出它的消息,就是說這些阿羅漢的本地風光都是法身菩薩。
8. 舍利弗,目揵連,拘絺羅,須菩提的特色是什麼?
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目揵連尊者是神通第一,拘絺羅尊者是說法第一,須菩提尊者是解空第一.
9.什麼是無諍三昧,面對人生我們應該追求什麼,不追求什麼?
無諍的意思簡單的講就是他沒有一種對立的思考,我相、人相這種對立他沒有。
其實我們的生命,從法空的觀念來看,生命不是追求圓滿。有很多人追求圓滿的生命,那你一輩子活得很痛苦,因為你根本找不到圓滿的生命,只要從空性出來,你得要面對人事,人事就是一種差別。生命不是追求圓滿的,是追求它的平衡點,找到你的定位,做你該做的事;試著跟外在的人事和平共處,因為你改變不了別人。所以古人常說「山不轉水轉」,山一定不會轉的,水轉。所以這個無諍三昧是很重要的,一個菩薩你要行菩薩道,基本上的第一個條件:「化解對立,安住無諍三昧。」一定要讓不同的人事和平共處,否則不可能成就一個「大」字、廣大,做不了。
10.什麼是中乘?
「緣覺」乘我們一般叫中乘。為什麼叫中乘呢?因為他在思惟的時候是思惟十二因緣,他整個修學是觀察這一念心,因為無明、因為自己的妄想,然後產生行、產生妄動,妄動當中產生很多的業力,由這個業力招感生死的果報。假設無明滅則行滅,假設他的妄想消失了以後,他的生死業力就會消失,果報就會消失。所以他從十二因緣順逆二門的觀察,而成就了無學位,所以他的智慧就更高了,這叫做中乘。
11.「辟支」我們講辟支佛,翻成中文有二個意思,是什麼?
第一個是緣覺,就是他生長在有佛陀出世的地方,聽聞十二因緣,經過十二因緣順逆二門的觀察,而解脫了生死;第二個是獨覺,獨覺是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因為禪定的關係,出定以後看到了外在的自然界,所謂的「春觀百華開,秋睹黃葉落」,看到整個大自然的變化,春天因為溫暖的空氣而促使百花盛開、秋天因為乾燥的關係百花凋落,他就知道整個人生是生滅變化的。所以外境是生滅變化的,他也看到他的色身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他得到一個結論: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環境,沒有一個東西是不在變的。所以他從變化當中,悟到了我空的真理,從這地方而成就解脫。這是獨覺,他完全沒有聽聞佛陀的說法,這個人智慧特別的高。
12.什麼是「自恣」?
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
13.什麼是三諦理?
所謂的「三諦理」就是「一境三諦」,或者講從一境三諦當中,開展出一心三觀,空假中三觀。菩薩在修學的時候,經常會落入空跟有的矛盾:我們不能一輩子修空觀,不可以,因為這樣會斷失大悲心;但是你一路的修有,心很躁動,因為一直在因緣法中活動,雖然修習得很大的福報,但是你「弟子心不安」。所以我們經常:到底是要從假入空、還是要從空出假?這空有之間的平衡很困難。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說:其實我們這一念心當下即空、即假、即中。我們這一念心的真相是─什麼是你的本來面目?就是你這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表示它不變的體性;即假就是它有隨緣的作用。你造五戒十善的業來熏你這念心,它就現出人天的果報;你用殺盜淫妄的心來熏你這念心,它就隨緣顯現三惡道的果報:它當下即假,不跟你客氣的。空跟假是保持平衡的、同時存在的,叫即中。所以佛陀就宣示這一念心,每個人的心都是即空、即假、即中。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