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1 习题答案
第1页/共1页
《楞嚴經》講記 1 习题答案
《楞嚴經》講記 1-1
1.什麼是緣修和真修?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
我們剛開始修學的時候是仰仗外在一個清淨的因緣來修學,這叫做「緣修」。比如說拜佛,我們心中要攀緣佛像,我們念佛,心中必需有佛號,假借這種三寶的因緣,來產生一種正念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從外面而來的;當這個外在的因緣消失的時候,我們的正念也消失掉了。所以緣修的特色是依法門來攝心,能念的心跟所念的法是以法門為主導,以法來主導我們的正念,智者大師稱這個叫做緣修。
第二種叫做「真修」;真修就是你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就要找到你內心的一個真實本性、找到你真實的心,依止那個真實的心發動出來,來修一切法門。那這個真修的特色,是以心來主導萬法,你這個心是根本,我們講一心而產生萬行,關鍵點就是你要找到你真實的心性,這叫做真修。首楞嚴王三昧就是一個真修,它引導我們首先把心帶回家,找到我們真實的心,從真實心裡面,來發動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所謂的「銷我億劫顛倒想」,乃至於廣度一切眾生。依止這一念清淨的心發動出來,完成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個就是真修。
2.首楞嚴王三昧和一般三昧有什麼不同?
一般的三昧只是從表面上來對治煩惱,好像今天對治的煩惱明天又生起,春風吹又生,這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一直沒有找到煩惱的根源。所以《楞嚴經》的特色就是找到整個煩惱的根源,然後從根本上把它拔除,所以古人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就是使令我們真的是明心見性,開悟了,找到我們清淨的本性,從那個地方發動我們所有的行門,這個是它的特色。
3.首楞嚴王三昧翻譯成中文叫什麼?
「一切事究竟堅固」
4.經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的體是什麼?
就是「大佛頂性」,「大佛頂」就是我們要找到我們的真如本性,依止這個「大佛頂」當做根本,發動出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乃至「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所以它的一個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你要找到「大佛頂」。
《楞嚴經》講記 1-2
5.為什麼《楞嚴經》不對治妄想?
它認為對治妄想產生一種對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覺照,觀察你的本性是清淨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根本就沒有妄想,所以《楞嚴經》的觀念是沒有妄想。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有二種觀念:說「誒,我有病」那我去治療;第二觀念是「我根本沒有病」。根本沒有病的思想,就是《楞嚴經》的思想,就是妄想本來就沒有;在本經當中,佛陀會用很多的方式,用七個處所、有七番的說明,來說明妄想本來就沒有,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這個地方的覺悟是覺悟到「妄想是本空」的,這個地方很重要,這是第一個覺悟。
6.解釋經題中「大」的含義?
這個「大」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當我們安住在真如本性的時候,它的整個心量是廣大的。為什麼廣大呢?因為它離諸「對待」「不可思議」。這個「對待」法就是一個生滅法,有生有滅的,所以《楞嚴經》它不對治煩惱,因為對治煩惱就落入了生滅法。
《楞嚴經》講記 1-3
7.解釋經題中「頂」的含義?
就像佛陀的頭頂,佛陀的三十二相裡面有一個「無見頂相」,「無見頂相」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看得到的,每個人看到不同,有些人看到的是一個黑色的相貌、有些人看到的是一個白色的光明、有些人善根強、看到金黃色的光明,所以「無見頂相」就是它沒有一定的相狀。就表示修學《楞嚴經》的人,他在修學善法是不決定的,他依止清淨心,順逆皆方便,以真如本性所修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沒有一定的法門。那這個叫做「大佛頂」,依止廣大的覺悟而產生無窮的妙用,這個就是「大佛頂」的本意。這個「大佛頂性」在本經當中強調「眾生本具」,這是很重要的。我們今天要知道一個觀念,這個真如本性、或者講大佛頂性,不是說你去修習以後才產生的,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本來就有;你只是把它恢復出來而已,你是恢復它本來的面目。
8.找到大佛頂性有什麼好處?
就依止這個大佛頂性來產生「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一切的佛陀都是依止這樣一個「密因」,這個「密因」就是說「大佛頂」是無形無相不可了知的,當找到的時候,你心中能夠產生這樣的觀照、也可以產生這樣真實的受用,但是你沒有辦法形容它的存在。古德說「覓即知君不可見,不離當處常湛然。」你要去找它,找不到,但是它隨時可以表現出它的作用來,所以叫做「密」。那我們就會依止這樣一個殊勝的「密因」,來「修」習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究竟的解脫,這個是成就「自利」的「功德」。我們也依止這個「大佛頂性」來修學「菩薩」的六度「萬行」,使令我們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功德,變得更加的圓滿、更加的堅固不可破壞,這是成就「利他」的「功德」。
9.用一句話來說明怎樣找到我們的本來面目。
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
《楞嚴經》講記 1-4
10.修首楞嚴王三昧有六字真言是什麼?
「不迷、不取、不動」。這個「不迷」是一個智「慧」,你要經常保持覺照,觀察妄想是緣起性空,它不真實的,它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真實,它是外境的牽動產生感受,由感受產生想法。假設外境消失了,這個受就消失了、想法也消失了,所以它離開了外境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這個地方的「不迷」是智慧。第二個「不取」,當你知道妄想是緣起性空的時候,你對它絕對不要取著,你知到它存在、知道它緣生緣滅就好,不要取著。第三個「不」要亂「動」,你的身口二業不要亂動,這個就包括了整個大乘的「戒、定、慧」。
11.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根本的依止處還是什麼?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根本的依止處還是「大佛頂性」,就是你的清淨本性。
12.為什麼佛陀自己不宣說「楞嚴咒」,由化佛來宣說「楞嚴咒」?
表示說「這個真如的本性,是每一個人都具足的」。
《楞嚴經》講記 1-5
13.什麼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大佛頂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本來面目,那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
14.佛陀花了三卷半來發明它的三種道理是什麼?
第一個是真諦理,真諦理是說明本性的不變,它不變的體性;第二個是它的俗諦理,是隨緣的作用;第三個是中道的第一義諦,就是它不變跟隨緣之間的平衡。
15.為什麼阿難尊者出家十二年還是中了大梵天的咒?
佛陀說:你這個心是依止生滅心,緣生滅的境,產生一個生滅的修學。佛陀說:你這體性是生滅的,依止虛妄的生滅心修學,怎麼能夠成就一個不生滅的果呢?佛陀說:你今天用沙去煮飯,有沒有可能煮成飯?不可能。因為你根本就是沙,沙非飯本。
《楞嚴經》講記 1-6
16. 二十五圓通是二十五個回家方法,通過什麼回家?
佛陀說明二十五圓通,回家有二十五個方法,當然不離開六根,主要是六根門頭。佛陀說:你以前從這念心出去、向外攀緣的時候,你是通過六個門、六根門頭;你現在回家也是從六根門頭,就路還家。
17. 什麼是「圓三德位」?
這「圓三德位」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那為什麼叫「圓」呢?表示這三德是轉變而成,轉煩惱障為般若德、轉業障為解脫德、轉報障為法身德,所以它是個轉變。
18.《楞嚴經》與二乘人在處理妄想方面有什麼不同?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轉變」這句話就是,我現在心打很多妄想,但是妄想你不能把它斷滅,二乘人就是對妄想用極端的手段把它給斷滅,結果這個菩提也沒有了。說這只馬是只狂妄的馬,但是你把牠殺死了,這只馬也沒有了;這只馬你把他調伏了以後,牠變成一隻良馬、優良的馬。所以我們對內心的心地法門,大乘佛法是一個「轉」字,轉妄想而成真如,就像波浪一樣,波浪波濤洶湧,但是你把波浪拿走了,你也找不到平靜的水。什麼叫水?波浪停下來就是水;所以這是不二法門。起煩惱的、是你這一念心在起煩惱,有一天你變成菩薩的時候,還是你這一念心、還是這一念心、沒有離開你這一念心,只是說它轉變了,它以前是波濤洶湧,現在變成平靜了,它的本質都是水。所以它整個過程當中,都是轉妄成真的一個過程,當然它有它的淺深次第。在這段經文當中,把它的淺深次第分成五十五個階段來加以判定。
19.《楞嚴經》的「體、宗、用」是什麼?
「體」是以「大佛頂」這種真如本性為根本,來當做我們依止的體;這個「宗」就是整個自利的因果,就是我們講「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它的「用」就是「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個是講利他的作用。
《楞嚴經》講記 1-7
20.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產生的二種過失是什麼?
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失去了正見的觀照,破戒跟破見這二個,是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產生的二種過失。
21.引用澫益大師的話說明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蕅益大師說:「沒有出世的妙戒,決無出世的定慧;若無出世的智慧,並失中道的妙戒。」所以它這個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22.《楞嚴經》與《法華經》各偏重在哪些方面?
「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開悟,《法華經》是成佛。《楞嚴經》在找這個本性的時候,它偏重在體性上、偏重在空性。雖然我們講真如是不變性跟隨緣性,但是你看《楞嚴經》整個把心帶回家,它偏重在清淨的本體、偏重在「從假入空」這部分,讓我們找到我們的本性,所謂的明心見性、所謂的開悟。對於廣修六度,在本經當中講得很少,《楞嚴經》主要是把心帶回家。《法華經》是讓你再從空出假,廣修方便,所以《法華經》講到無量的方便,乃至於一舉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實的心,什麼都是成佛的因緣。所以到了《法華經》,是由心力來引導法門,法門本身不是重要了。
23.用“心”與“法”來說明權法與實法的差別。
在方便的教法當中、所謂的權教當中,是用法門來攝心的,佛陀看這個人還不能瞭解本性,先用法門來攝持你;等到真實法、開權顯實以後,那是以心來攝法,你發什麼心、修什麼法門,都跟你的心相應,那是以心做根本。
1.什麼是緣修和真修?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
我們剛開始修學的時候是仰仗外在一個清淨的因緣來修學,這叫做「緣修」。比如說拜佛,我們心中要攀緣佛像,我們念佛,心中必需有佛號,假借這種三寶的因緣,來產生一種正念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從外面而來的;當這個外在的因緣消失的時候,我們的正念也消失掉了。所以緣修的特色是依法門來攝心,能念的心跟所念的法是以法門為主導,以法來主導我們的正念,智者大師稱這個叫做緣修。
第二種叫做「真修」;真修就是你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就要找到你內心的一個真實本性、找到你真實的心,依止那個真實的心發動出來,來修一切法門。那這個真修的特色,是以心來主導萬法,你這個心是根本,我們講一心而產生萬行,關鍵點就是你要找到你真實的心性,這叫做真修。首楞嚴王三昧就是一個真修,它引導我們首先把心帶回家,找到我們真實的心,從真實心裡面,來發動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所謂的「銷我億劫顛倒想」,乃至於廣度一切眾生。依止這一念清淨的心發動出來,完成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個就是真修。
2.首楞嚴王三昧和一般三昧有什麼不同?
一般的三昧只是從表面上來對治煩惱,好像今天對治的煩惱明天又生起,春風吹又生,這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一直沒有找到煩惱的根源。所以《楞嚴經》的特色就是找到整個煩惱的根源,然後從根本上把它拔除,所以古人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就是使令我們真的是明心見性,開悟了,找到我們清淨的本性,從那個地方發動我們所有的行門,這個是它的特色。
3.首楞嚴王三昧翻譯成中文叫什麼?
「一切事究竟堅固」
4.經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的體是什麼?
就是「大佛頂性」,「大佛頂」就是我們要找到我們的真如本性,依止這個「大佛頂」當做根本,發動出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乃至「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所以它的一個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你要找到「大佛頂」。
《楞嚴經》講記 1-2
5.為什麼《楞嚴經》不對治妄想?
它認為對治妄想產生一種對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覺照,觀察你的本性是清淨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根本就沒有妄想,所以《楞嚴經》的觀念是沒有妄想。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有二種觀念:說「誒,我有病」那我去治療;第二觀念是「我根本沒有病」。根本沒有病的思想,就是《楞嚴經》的思想,就是妄想本來就沒有;在本經當中,佛陀會用很多的方式,用七個處所、有七番的說明,來說明妄想本來就沒有,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這個地方的覺悟是覺悟到「妄想是本空」的,這個地方很重要,這是第一個覺悟。
6.解釋經題中「大」的含義?
這個「大」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當我們安住在真如本性的時候,它的整個心量是廣大的。為什麼廣大呢?因為它離諸「對待」「不可思議」。這個「對待」法就是一個生滅法,有生有滅的,所以《楞嚴經》它不對治煩惱,因為對治煩惱就落入了生滅法。
《楞嚴經》講記 1-3
7.解釋經題中「頂」的含義?
就像佛陀的頭頂,佛陀的三十二相裡面有一個「無見頂相」,「無見頂相」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看得到的,每個人看到不同,有些人看到的是一個黑色的相貌、有些人看到的是一個白色的光明、有些人善根強、看到金黃色的光明,所以「無見頂相」就是它沒有一定的相狀。就表示修學《楞嚴經》的人,他在修學善法是不決定的,他依止清淨心,順逆皆方便,以真如本性所修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沒有一定的法門。那這個叫做「大佛頂」,依止廣大的覺悟而產生無窮的妙用,這個就是「大佛頂」的本意。這個「大佛頂性」在本經當中強調「眾生本具」,這是很重要的。我們今天要知道一個觀念,這個真如本性、或者講大佛頂性,不是說你去修習以後才產生的,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本來就有;你只是把它恢復出來而已,你是恢復它本來的面目。
8.找到大佛頂性有什麼好處?
就依止這個大佛頂性來產生「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一切的佛陀都是依止這樣一個「密因」,這個「密因」就是說「大佛頂」是無形無相不可了知的,當找到的時候,你心中能夠產生這樣的觀照、也可以產生這樣真實的受用,但是你沒有辦法形容它的存在。古德說「覓即知君不可見,不離當處常湛然。」你要去找它,找不到,但是它隨時可以表現出它的作用來,所以叫做「密」。那我們就會依止這樣一個殊勝的「密因」,來「修」習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究竟的解脫,這個是成就「自利」的「功德」。我們也依止這個「大佛頂性」來修學「菩薩」的六度「萬行」,使令我們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功德,變得更加的圓滿、更加的堅固不可破壞,這是成就「利他」的「功德」。
9.用一句話來說明怎樣找到我們的本來面目。
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
《楞嚴經》講記 1-4
10.修首楞嚴王三昧有六字真言是什麼?
「不迷、不取、不動」。這個「不迷」是一個智「慧」,你要經常保持覺照,觀察妄想是緣起性空,它不真實的,它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真實,它是外境的牽動產生感受,由感受產生想法。假設外境消失了,這個受就消失了、想法也消失了,所以它離開了外境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這個地方的「不迷」是智慧。第二個「不取」,當你知道妄想是緣起性空的時候,你對它絕對不要取著,你知到它存在、知道它緣生緣滅就好,不要取著。第三個「不」要亂「動」,你的身口二業不要亂動,這個就包括了整個大乘的「戒、定、慧」。
11.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根本的依止處還是什麼?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根本的依止處還是「大佛頂性」,就是你的清淨本性。
12.為什麼佛陀自己不宣說「楞嚴咒」,由化佛來宣說「楞嚴咒」?
表示說「這個真如的本性,是每一個人都具足的」。
《楞嚴經》講記 1-5
13.什麼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大佛頂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本來面目,那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
14.佛陀花了三卷半來發明它的三種道理是什麼?
第一個是真諦理,真諦理是說明本性的不變,它不變的體性;第二個是它的俗諦理,是隨緣的作用;第三個是中道的第一義諦,就是它不變跟隨緣之間的平衡。
15.為什麼阿難尊者出家十二年還是中了大梵天的咒?
佛陀說:你這個心是依止生滅心,緣生滅的境,產生一個生滅的修學。佛陀說:你這體性是生滅的,依止虛妄的生滅心修學,怎麼能夠成就一個不生滅的果呢?佛陀說:你今天用沙去煮飯,有沒有可能煮成飯?不可能。因為你根本就是沙,沙非飯本。
《楞嚴經》講記 1-6
16. 二十五圓通是二十五個回家方法,通過什麼回家?
佛陀說明二十五圓通,回家有二十五個方法,當然不離開六根,主要是六根門頭。佛陀說:你以前從這念心出去、向外攀緣的時候,你是通過六個門、六根門頭;你現在回家也是從六根門頭,就路還家。
17. 什麼是「圓三德位」?
這「圓三德位」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那為什麼叫「圓」呢?表示這三德是轉變而成,轉煩惱障為般若德、轉業障為解脫德、轉報障為法身德,所以它是個轉變。
18.《楞嚴經》與二乘人在處理妄想方面有什麼不同?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轉變」這句話就是,我現在心打很多妄想,但是妄想你不能把它斷滅,二乘人就是對妄想用極端的手段把它給斷滅,結果這個菩提也沒有了。說這只馬是只狂妄的馬,但是你把牠殺死了,這只馬也沒有了;這只馬你把他調伏了以後,牠變成一隻良馬、優良的馬。所以我們對內心的心地法門,大乘佛法是一個「轉」字,轉妄想而成真如,就像波浪一樣,波浪波濤洶湧,但是你把波浪拿走了,你也找不到平靜的水。什麼叫水?波浪停下來就是水;所以這是不二法門。起煩惱的、是你這一念心在起煩惱,有一天你變成菩薩的時候,還是你這一念心、還是這一念心、沒有離開你這一念心,只是說它轉變了,它以前是波濤洶湧,現在變成平靜了,它的本質都是水。所以它整個過程當中,都是轉妄成真的一個過程,當然它有它的淺深次第。在這段經文當中,把它的淺深次第分成五十五個階段來加以判定。
19.《楞嚴經》的「體、宗、用」是什麼?
「體」是以「大佛頂」這種真如本性為根本,來當做我們依止的體;這個「宗」就是整個自利的因果,就是我們講「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它的「用」就是「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個是講利他的作用。
《楞嚴經》講記 1-7
20.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產生的二種過失是什麼?
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失去了正見的觀照,破戒跟破見這二個,是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產生的二種過失。
21.引用澫益大師的話說明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蕅益大師說:「沒有出世的妙戒,決無出世的定慧;若無出世的智慧,並失中道的妙戒。」所以它這個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22.《楞嚴經》與《法華經》各偏重在哪些方面?
「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開悟,《法華經》是成佛。《楞嚴經》在找這個本性的時候,它偏重在體性上、偏重在空性。雖然我們講真如是不變性跟隨緣性,但是你看《楞嚴經》整個把心帶回家,它偏重在清淨的本體、偏重在「從假入空」這部分,讓我們找到我們的本性,所謂的明心見性、所謂的開悟。對於廣修六度,在本經當中講得很少,《楞嚴經》主要是把心帶回家。《法華經》是讓你再從空出假,廣修方便,所以《法華經》講到無量的方便,乃至於一舉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實的心,什麼都是成佛的因緣。所以到了《法華經》,是由心力來引導法門,法門本身不是重要了。
23.用“心”與“法”來說明權法與實法的差別。
在方便的教法當中、所謂的權教當中,是用法門來攝心的,佛陀看這個人還不能瞭解本性,先用法門來攝持你;等到真實法、開權顯實以後,那是以心來攝法,你發什麼心、修什麼法門,都跟你的心相應,那是以心做根本。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