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1-7
《楞嚴經》講記 1-7
《楞嚴經》講記 1-7
那你應該怎麼辦?你要作正確的判斷,所以這地方講到:「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阿難尊者說:佛陀!您講到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本然的,這我完全理解,我們的本來面目是這樣;但是佛陀您也說了,這個世界上有地獄、餓鬼、畜生,有很多的地獄,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那怎麼會有地獄呢?這地獄是有固定的地方、還是沒有固定的地方呢?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嗎?就問到這個問題,就講到六道輪回的問題。這地方「借破戒惡法為問端」,是說阿難尊者提出一個情況,說:你看寶蓮香比丘尼受了菩薩戒以後犯了婬戒,而且她還說:婬戒是沒有過失的,因為它非殺、非偷,也不去偷人家、也不去殺人有何過失?破戒以後又破見,結果現身墮入地獄。還有琉璃大王滅釋迦族,也是現身墮入地獄。那麼到底地獄在哪裡?既然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怎麼會有地獄呢?這一段講到業力的問題,提醒我們好好的持戒。這個地方是怕我們在觀照清淨本性的時候,產生執理廢事,執著空性的道理,而忽略了因緣的業果,所以講到「七趣」的「差別」。
第六段「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無聞比丘是說有個比丘成就了四禪,死了以後,生到四禪天境,結果天報享盡以後五衰相現,他又面臨了死亡;這個時候他內心非常的瞋恨,他以為他得到了阿羅漢果,他以四禪當做四果,因為他沒有聽聞教理,結果就謗無阿羅漢、謗沒有佛陀:世間上原來沒有阿羅漢,你看,我成就了四果阿羅漢,結果還是流浪生死。因為謗佛、謗法的關係,他在禪定消失的時候,就直接墮入阿鼻地獄,所以這個地方說明瞭正見的重要。前面是破除「執理廢事」;這一段是破除「執事昧理」。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失去了正見的觀照,破戒跟破見這二個,是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產生的二種過失。這二段是講得很詳細,講到破戒、講到破見,大概現在修行人有什麼奇奇怪怪的修學,你看《楞嚴經》裡面都有。所以古人說《楞嚴經》是照妖鏡,一點也沒有錯,佛陀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預知末法時代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修學。這就是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當中,所要避免的二種過失。總而言之,其實《楞嚴經》它這個三昧是包括戒定慧,蕅益大師說:「沒有出世的妙戒,決無出世的定慧;若無出世的智慧,並失中道的妙戒。」所以它這個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開悟,《法華經》是成佛。《楞嚴經》在找這個本性的時候,它偏重在體性上、偏重在空性。雖然我們講真如是不變性跟隨緣性,但是你看《楞嚴經》整個把心帶回家,它偏重在清淨的本體、偏重在「從假入空」這部分,讓我們找到我們的本性,所謂的明心見性、所謂的開悟。對於廣修六度,在本經當中講得很少,《楞嚴經》主要是把心帶回家。《法華經》是讓你再從空出假,廣修方便,所以《法華經》講到無量的方便,乃至於一舉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實的心,什麼都是成佛的因緣。所以到了《法華經》,是由心力來引導法門,法門本身不是重要了。
剛開始佛陀在法門當中,作了很嚴重的定義,說「修五戒可以成就人道、修十善可以生天、修四諦成就阿羅漢、修六波羅蜜成就菩薩道」;到法華會上說「這些都是方便說,其實是以心為本,你發菩提心,一切都是成佛的資糧,沒有五乘的差別」。所以智者大師判教說:在方便的教法當中、所謂的權教當中,是用法門來攝心的,佛陀看這個人還不能瞭解本性,先用法門來攝持你;等到真實法、開權顯實以後,那是以心來攝法,你發什麼心、修什麼法門,都跟你的心相應,那是以心做根本。只是說談到這個心,《楞嚴經》談到的心,是本體的心,它強調把心帶回家;《法華經》的心是從家裡面出來,發菩提心、廣修六度的心。一個是攝用歸體、一個是依體起用。所以我們在修學次第上應該先瞭解《楞嚴經》,先攝用歸體;那《法華經》是告訴你依體起用,這個差別在這裡。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1.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產生的二種過失是什麼?
2.引用澫益大師的話說明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3.《楞嚴經》與《法華經》各偏重在哪些方面?
4.用“心”與“法”來說明權法與實法的差別。
那你應該怎麼辦?你要作正確的判斷,所以這地方講到:「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阿難尊者說:佛陀!您講到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本然的,這我完全理解,我們的本來面目是這樣;但是佛陀您也說了,這個世界上有地獄、餓鬼、畜生,有很多的地獄,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那怎麼會有地獄呢?這地獄是有固定的地方、還是沒有固定的地方呢?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嗎?就問到這個問題,就講到六道輪回的問題。這地方「借破戒惡法為問端」,是說阿難尊者提出一個情況,說:你看寶蓮香比丘尼受了菩薩戒以後犯了婬戒,而且她還說:婬戒是沒有過失的,因為它非殺、非偷,也不去偷人家、也不去殺人有何過失?破戒以後又破見,結果現身墮入地獄。還有琉璃大王滅釋迦族,也是現身墮入地獄。那麼到底地獄在哪裡?既然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怎麼會有地獄呢?這一段講到業力的問題,提醒我們好好的持戒。這個地方是怕我們在觀照清淨本性的時候,產生執理廢事,執著空性的道理,而忽略了因緣的業果,所以講到「七趣」的「差別」。
第六段「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無聞比丘是說有個比丘成就了四禪,死了以後,生到四禪天境,結果天報享盡以後五衰相現,他又面臨了死亡;這個時候他內心非常的瞋恨,他以為他得到了阿羅漢果,他以四禪當做四果,因為他沒有聽聞教理,結果就謗無阿羅漢、謗沒有佛陀:世間上原來沒有阿羅漢,你看,我成就了四果阿羅漢,結果還是流浪生死。因為謗佛、謗法的關係,他在禪定消失的時候,就直接墮入阿鼻地獄,所以這個地方說明瞭正見的重要。前面是破除「執理廢事」;這一段是破除「執事昧理」。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失去了正見的觀照,破戒跟破見這二個,是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產生的二種過失。這二段是講得很詳細,講到破戒、講到破見,大概現在修行人有什麼奇奇怪怪的修學,你看《楞嚴經》裡面都有。所以古人說《楞嚴經》是照妖鏡,一點也沒有錯,佛陀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預知末法時代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修學。這就是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當中,所要避免的二種過失。總而言之,其實《楞嚴經》它這個三昧是包括戒定慧,蕅益大師說:「沒有出世的妙戒,決無出世的定慧;若無出世的智慧,並失中道的妙戒。」所以它這個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開悟,《法華經》是成佛。《楞嚴經》在找這個本性的時候,它偏重在體性上、偏重在空性。雖然我們講真如是不變性跟隨緣性,但是你看《楞嚴經》整個把心帶回家,它偏重在清淨的本體、偏重在「從假入空」這部分,讓我們找到我們的本性,所謂的明心見性、所謂的開悟。對於廣修六度,在本經當中講得很少,《楞嚴經》主要是把心帶回家。《法華經》是讓你再從空出假,廣修方便,所以《法華經》講到無量的方便,乃至於一舉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實的心,什麼都是成佛的因緣。所以到了《法華經》,是由心力來引導法門,法門本身不是重要了。
剛開始佛陀在法門當中,作了很嚴重的定義,說「修五戒可以成就人道、修十善可以生天、修四諦成就阿羅漢、修六波羅蜜成就菩薩道」;到法華會上說「這些都是方便說,其實是以心為本,你發菩提心,一切都是成佛的資糧,沒有五乘的差別」。所以智者大師判教說:在方便的教法當中、所謂的權教當中,是用法門來攝心的,佛陀看這個人還不能瞭解本性,先用法門來攝持你;等到真實法、開權顯實以後,那是以心來攝法,你發什麼心、修什麼法門,都跟你的心相應,那是以心做根本。只是說談到這個心,《楞嚴經》談到的心,是本體的心,它強調把心帶回家;《法華經》的心是從家裡面出來,發菩提心、廣修六度的心。一個是攝用歸體、一個是依體起用。所以我們在修學次第上應該先瞭解《楞嚴經》,先攝用歸體;那《法華經》是告訴你依體起用,這個差別在這裡。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1.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產生的二種過失是什麼?
2.引用澫益大師的話說明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3.《楞嚴經》與《法華經》各偏重在哪些方面?
4.用“心”與“法”來說明權法與實法的差別。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