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要义讲记 2-1
《楞嚴經》要义讲记 2-1
《要義》第二︰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頁,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我們在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先解釋「經題」的涵義,經題當中先解釋「大佛頂」;「大佛頂」就是整個《楞嚴經》的修學觀念。就是說,你整個修學的觀念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是什麼?就是保持「隨緣不變」跟「不變隨緣」,在不變跟隨緣當中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就是「大佛頂」。那「大佛頂」有什麼好處呢?它會成就一個自利的功德跟化他的功德。我們看下一段:
自行化他┌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即此為化他因果─故名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前面「大佛頂」是一個道理;一個修行者我們這個明瞭的心,當我們順從這個道理去思惟、順從道理去修行的時候,可以「成」就一個「自行」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我們前面說的「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曆僧祇獲法身」,來破除我們不必要的妄想。第二個、我們順著道理去思惟,能夠成就「化他」的功德,能夠「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強化我們的菩薩願望,使令我們的願望不退轉,「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所以「大佛頂」的道理對我們自利利他是很有幫助的。這講到它的修德,「修」包括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包括成就利他的功德。第三個,我們把這個性德跟修德的道理作一個總結:
性修不二 :因果妙修─全歸性具,化他力用─甯隔體宗
這個「因果妙修」就是「修」,因為「修」就是一種造作,你要去造作、要去思惟。這種自利利他的因果、這種修德呢,其實是從「性」德而來的,要是佛陀不跟你講這個觀念,你也不能夠成就「修證了義」,你也不能夠使令這個「萬行成就首楞嚴」,所以它是由性德所引生的。但是這個性德「化他力用,甯隔體宗」。
「因果妙修」是講修德,是由性德而起;但是這個性德,也沒有離開修德,所以講「化他力用,甯隔體宗」。總而言之,我們講依止性德而生起修德,而這個修德還能夠開顯性德,說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們剛開始是根據一個很粗略的觀念,來開展出自利利他;那麼我們自利利他以後,我們對這個觀念更清楚了,清楚以後,我們就開展出一個更大的自利利他;這個自利利他,又使令我們的觀念更清楚:所以理論幫助我們修學,而修學又讓我們更加瞭解理論,所以到最後是「性修不二」,是這個意思。這個理論上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性德是這樣子的;但是實際在操作的時候,我們看《楞嚴經》的整個次第,它實際在修德的時候,開始偏重在這個「不變」。就是說在變化當中,你先把那個不變的清淨本體找出來,它很強調這個。我們可以這樣子講:《楞嚴經》的經文,差不多花三分之二以上的經文在成就這個「不變」,發明「隨緣」的部分少,它很強調自利的功德、很強調自利的功德。所以說雖然理論上是不變跟隨緣,但是成就的過程,還是有它的先後次第。好,這個是講到「經題」。
我們看第二段:
丙二、示經要並稱歎法益(丁一、示經文要義。丁二、稱歎殊勝。)
經文要義:這講到「經」文的「要」義。這個地方有二段:第一個先講「經文要義」,第二個再「稱歎」法門的「殊勝」。蕅益大師講《楞嚴經》的「正宗分」其實是有六大科,這地方是分成五部分,只有五個部分,少的一部分就是「解釋經題」,因為「解釋經題」前面解釋過了,所以就剩下五大科。好,我們一一個解釋。
第一個: 分別真妄---二本---明---而---金,沙---立辨
《楞嚴經》剛開始,佛陀花了三卷半來「分別」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佛陀對煩惱剛開始都沒有加以說明,他只告訴你:反正你所有的煩惱,都有一個根本,所有的功德也有一個根本,所以叫做「二」種根「本」。佛陀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在枝末上、在作用上作分別,他只告訴我們說:一切法因緣生。有二種的因緣:一個是雜染的因緣,所謂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這種惑業苦流轉的因緣;另外一個因緣是法身、般若、解脫,產生無量功德莊嚴的因緣。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啟動內心,創造很多的功德?有些人啟動內心造了很多的煩惱,去招感很多的業,而成就生死輪回呢?佛陀說:因為我們的根本錯誤。二種根本:一個是常住的真心,清淨的根本;一個是攀緣心,是雜染的根本:有二種根本,一個是常住真心、一個是攀緣心。
1. 如何成就自行與化他的功德?
2.解釋修德與性德的關係。
3.《楞嚴經》三分之二的經文主要開顯什麼?
4.《楞嚴經》闡述的兩種根本是什麼?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頁,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我們在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先解釋「經題」的涵義,經題當中先解釋「大佛頂」;「大佛頂」就是整個《楞嚴經》的修學觀念。就是說,你整個修學的觀念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是什麼?就是保持「隨緣不變」跟「不變隨緣」,在不變跟隨緣當中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就是「大佛頂」。那「大佛頂」有什麼好處呢?它會成就一個自利的功德跟化他的功德。我們看下一段:
自行化他┌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即此為化他因果─故名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前面「大佛頂」是一個道理;一個修行者我們這個明瞭的心,當我們順從這個道理去思惟、順從道理去修行的時候,可以「成」就一個「自行」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我們前面說的「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曆僧祇獲法身」,來破除我們不必要的妄想。第二個、我們順著道理去思惟,能夠成就「化他」的功德,能夠「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強化我們的菩薩願望,使令我們的願望不退轉,「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所以「大佛頂」的道理對我們自利利他是很有幫助的。這講到它的修德,「修」包括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包括成就利他的功德。第三個,我們把這個性德跟修德的道理作一個總結:
性修不二 :因果妙修─全歸性具,化他力用─甯隔體宗
這個「因果妙修」就是「修」,因為「修」就是一種造作,你要去造作、要去思惟。這種自利利他的因果、這種修德呢,其實是從「性」德而來的,要是佛陀不跟你講這個觀念,你也不能夠成就「修證了義」,你也不能夠使令這個「萬行成就首楞嚴」,所以它是由性德所引生的。但是這個性德「化他力用,甯隔體宗」。
「因果妙修」是講修德,是由性德而起;但是這個性德,也沒有離開修德,所以講「化他力用,甯隔體宗」。總而言之,我們講依止性德而生起修德,而這個修德還能夠開顯性德,說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們剛開始是根據一個很粗略的觀念,來開展出自利利他;那麼我們自利利他以後,我們對這個觀念更清楚了,清楚以後,我們就開展出一個更大的自利利他;這個自利利他,又使令我們的觀念更清楚:所以理論幫助我們修學,而修學又讓我們更加瞭解理論,所以到最後是「性修不二」,是這個意思。這個理論上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性德是這樣子的;但是實際在操作的時候,我們看《楞嚴經》的整個次第,它實際在修德的時候,開始偏重在這個「不變」。就是說在變化當中,你先把那個不變的清淨本體找出來,它很強調這個。我們可以這樣子講:《楞嚴經》的經文,差不多花三分之二以上的經文在成就這個「不變」,發明「隨緣」的部分少,它很強調自利的功德、很強調自利的功德。所以說雖然理論上是不變跟隨緣,但是成就的過程,還是有它的先後次第。好,這個是講到「經題」。
我們看第二段:
丙二、示經要並稱歎法益(丁一、示經文要義。丁二、稱歎殊勝。)
經文要義:這講到「經」文的「要」義。這個地方有二段:第一個先講「經文要義」,第二個再「稱歎」法門的「殊勝」。蕅益大師講《楞嚴經》的「正宗分」其實是有六大科,這地方是分成五部分,只有五個部分,少的一部分就是「解釋經題」,因為「解釋經題」前面解釋過了,所以就剩下五大科。好,我們一一個解釋。
第一個: 分別真妄---二本---明---而---金,沙---立辨
《楞嚴經》剛開始,佛陀花了三卷半來「分別」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佛陀對煩惱剛開始都沒有加以說明,他只告訴你:反正你所有的煩惱,都有一個根本,所有的功德也有一個根本,所以叫做「二」種根「本」。佛陀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在枝末上、在作用上作分別,他只告訴我們說:一切法因緣生。有二種的因緣:一個是雜染的因緣,所謂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這種惑業苦流轉的因緣;另外一個因緣是法身、般若、解脫,產生無量功德莊嚴的因緣。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啟動內心,創造很多的功德?有些人啟動內心造了很多的煩惱,去招感很多的業,而成就生死輪回呢?佛陀說:因為我們的根本錯誤。二種根本:一個是常住的真心,清淨的根本;一個是攀緣心,是雜染的根本:有二種根本,一個是常住真心、一個是攀緣心。
1. 如何成就自行與化他的功德?
2.解釋修德與性德的關係。
3.《楞嚴經》三分之二的經文主要開顯什麼?
4.《楞嚴經》闡述的兩種根本是什麼?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