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讲记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楞嚴經》要义讲记 1-3

向下

《楞嚴經》要义讲记 1-3 Empty 《楞嚴經》要义讲记 1-3

帖子 由 Admin 周六 三月 26, 2016 2:01 pm

大佛頂者,即心自性之理體也。隨緣不變,融四科而惟是本真;不變隨緣,妙七大而各周法界。喻冰水之始終,惟是濕性;譬太虛之羣相,不拒發揮。十界一心,事造與理具徧攝徧含;一境三諦,橫辨與豎曆非並非別。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即此為化他因果,故名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因果妙修,全歸性具;化他力用,甯隔體宗。二本明而金沙立辨,二義決而華屋有門。圓通既陳,信方便之無非聖性;圓根既選,知耳門之獨利此方。明誨殷勤,戒乘俱急;道場安立,顯密互資。無漸次而立漸次,能曆之正助圓彰;即位次而非位次,所曆之轉依如幻。精研七趣,祇因迷此大佛頂理而妄受輪回,誰達空華無別體。詳辨五魔,本求悟此大佛頂理,而中途成惑,那知妄想作根原。是誠一代時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祕要,無上圓頓之旨歸,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權小之殊勝法門,摧魔外之實相正印也。所以,一念示人,滅業障如翻大地;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觀掌果。智者大師,聞名遙禮,不憚其勞。般剌尊者,剖膊遠傳,不辭其苦。智旭生逢像季,獲遘雄詮,自非大士神功,曷繇染指。特以文圓義妙,旨遠趣深;注疏雖多,宗極未立。悲了義之尚隱,痛迷津之孰告。不辭固陋,聊殫隙明。徧采眾長,折衷一理;研精竭思,再述玄文。不敢與前人苦較是非,但自向斯經深求脈絡。願我同仁,虛心著眼,必有知其同異淺深、違順得失者矣。

出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三/玄義349~3501頁)

好,這一段是蕅益大師在解釋《楞嚴經》之前的一個「序」,這段的序他講了三個重點:第一個、先解釋經題;第二個、把經文的綱要作個說明;第三個講自己作《楞嚴經》注解的一個心態:就講到這三件事。我們先看第一個「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乙二、釋義(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丙二示經要並稱歎法益。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緣起、)

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從經題當中,我們知道這個首楞嚴王三昧它所依止的性德跟修德,首先我們看第一段「發明真性」,這個「性」就是真實的理性,這就講到性德。發明真性

我們整個《楞嚴經》的修學觀念,就是根據「大佛頂」這三個字,這三個字現在不解釋,等到經文的時候再解釋。簡單的講,這「大佛頂」就是真如理,所以蕅益大師說: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就是在正念真如。這個真如理表現在內心,我們叫做佛性;表現在萬物,叫做法性,這是大佛頂理;大佛頂理就是我們依止的性德。「大佛頂」是什麼相貌呢?「即心自性之理體也」,這個地方的關鍵,就是在這個「自性」;我們在修大佛頂的時候要有一個觀念,就是大佛頂的道理是本來就這樣的,這「自性」說是眾生本具的,我們只是把它恢復、恢復它本來的相貌;不是說你後來增加的。比如說你從小接受教育:我們要好好的幫助別人、我們要好好的讀書。這觀念怎麼來的呢?這不能說本具的,因為你是經過教育、經過熏習產生的,這是外來的。但是「大佛頂」理不是,是不管你怎麼流轉,永遠不會改變的一個本性,就是「大佛頂」理。當然現在離我們的本性很遙遠,所以到底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呢?

蕅益大師說:我們的本來面目有二個相貌:第一個是「隨緣不變,融四科而惟是本真;不變隨緣,妙七大而各周法界。」原來的面目有二個:第一個是「不變」性,第二個是「隨緣」性。我們凡夫失掉「不變」、二乘人失掉「隨緣」,我們簡單的講一下。凡夫的心是變來變去的,到處亂變,你看我們的心跟如意的環境接觸,產生一個樂受,就產生貪愛的想法,「我一定要愈多愈好」;我們接觸的環境是不如意的、不喜歡的,產生苦受,我們就跟著這個感覺走了,我們產生瞋心,「這東西對我愈少愈好」;我們產生一個不苦不樂的感受,我們產生愚癡、產生情執,產生愚癡的想法。所以我們的心是變來變去的,一下子起貪、一下子起瞋、一下子起癡。怎麼會這樣呢?我們就是被感覺、感受,就心隨妄轉被它帶著走。所以我們凡夫變到最後,連自己是什麼相貌都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是誰,完全被感覺、感受、被外境來牽動;所以我們凡夫是失掉了不變的理體。



這個地方就是說,其實在整個「四科」,「四科」就是整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到經文都會詳細的說明,簡單的講就是身心世界、就是色心二法。總而言之,你要在身心世界當中找到一個不變的理體;然後從「不變」當中,再從「七大」而顯現出種種的清淨「法界」、種種的莊嚴。二乘人呢,失其隨緣之用,二乘人是完全不變、完全不動,那就失去了積功累德的機會。所以《楞嚴經》講「隨緣」講得很清楚。你看《楞嚴經》講空性,發明不變的體,講得很清楚,它講因緣觀講得更清楚。講到這個因緣法是怎麼樣?「循業發現」,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因緣當中。你有你的小因緣,它講到共業跟別業;我們又有一個大因緣,我們這個小因緣又在大因緣當中繞轉。那這怎麼辦呢?從《楞嚴經》的觀念,它的觀念主要就是修六個字:第一個、明相位;第二個、立德業。首先我們要在因緣當中找到這個相狀──這是什麼樣的因緣,然後找到自己的定位。我們人很容易犯錯的重要因素,就是我們站錯位置。

你看,我們出家眾有三個階位:剛開始淨罪集資、第二個階段積功累德、第三個階段安養靜修,每個階段都有他應該做的事情。你應該靜修的時候跑去弘法、你現在因緣該弘法的時候,你跑去靜修,這都是站錯了定位。乃至我們在整個僧團、在整個佛教界都有自己的定位,因為我們深受過去業力的影響。我們在佛法修學,不能否定過去業力,叫做「循業發現」,就是說我們過去有一股很強大的業力,雖然我們知道一切法是空性的,但是在不變當中,它會顯現身心世界,而每一個人深受你過去業力的影響。那你不能夠離開因緣啊,《楞嚴經》說怎麼樣?「就路還家」,你要從因緣當中回家,所以你要找到你的定位。然後第二個更重要,立德業,在你的因緣當中去修學。其實整個《楞嚴經》的觀念:它就是要發明怎麼樣的「隨緣不變」,第一個工作先成就自利的功德;然後告訴你,怎麼在「不變」當中來「隨緣」積功累德:整個十卷的經文就講這二個觀念,一個從假入空、一個從空出假,就講這二個觀念。當然它的經文講得非常的詳細,佛陀舉了很多很多的例子,他一定有辦法讓你懂。

看譬喻:「喻冰水之始終,惟是濕性;譬太虛之羣相,不拒發揮。」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我們發覺:「冰」的相狀是堅固的,這表示一個人的惡念;「水」是柔軟的,表示他的善念;其實不管惡念、善念,它的體性都是「濕性」、它的體性都是清淨本然的一個不變的體性,這個是發明它的不變之體。「譬太虛之羣相,不拒發揮。」當我們從空出假的時候,你看「虛」空是很大,它本身沒有形相,但是它又「不」障礙所有的「羣相」去「發揮」,你要蓋房子也可以、要種樹也可以,這是說明它的一個隨緣的妙用。總而言之,「十界一心,事造與理具徧攝徧含;一境三諦,橫辨與豎曆非並非別。」那整個「十」法「界」,這個十法界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四科、七大」,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楞嚴經》講了很多很多。海公在講《楞嚴經》講一個觀念說:所有《楞嚴經》的經文「沒有離開你當下的身心世界」,不管它再怎麼談玄說妙,都是在講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所以它是就著因緣來發明真理,沒有離開你的身心世界,所以這個十法界就是你的身心世界。那麼身心世界,從內「心」來說,它是「事造、理具」,「事造」就是講隨緣的作用、「理具」是講不變;從外「境」來說,是「橫辨與豎曆」,「橫辨」就是隨緣,講到差別相,「豎曆」就是不變,講無差別相,它是「非並非別」。《楞嚴經》的真如理,我們看它經文的結構:它要你先發明內心的真如,你的心先調整好,你的心先找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然後你再找外境,哦,原來外境……,你的身心世界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一切的外境也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第二個;第三個、它告訴你,你內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是什麼樣的關係,你怎麼用你內心的真如來帶動外境的真如。

所以《楞嚴經》講真如理,講三件事:第一個講內心的真如、第二個講外境的真如、第三個講內心的真如跟外境的真如有什麼關係,這三個主題講了三卷半。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1. 什麼是大佛頂?
2.大佛頂有哪兩個相貌?
3.《楞嚴經》的觀念主要修的六個字是什麼?
4.如何解釋“喻冰水之始終,唯是濕性。譬太虛之群相,不拒發揮” ?
5.《楞嚴經》闡述真如理的經文結構是什麼?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59
注册日期 : 16-02-07

https://lengyan.long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