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16-5
《楞嚴經》講記 16-5
《楞嚴經》講記 16-5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佛陀說:我們這個「身」,這個身其實包括心,我們的五蘊身心。那我們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礙,舉手投足都是跟煩惱障、業障、報障相應,這個是我們的身心。那麼跟「如來」的「清淨法身」。什麼叫「清淨法身」呢?唯識學上說是「大功德法之所莊嚴」。佛陀的身心世界,一舉手一投足,都是解脫、都是安樂相應的;我們的身心世界舉手投足一動,都是痛苦、都是障礙。那麼把這二個身心世界一「比」較,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如來」的法「身」,這種大功德法身的產生原因,是因為「正徧知」的關係,「正徧知」是佛陀的十種通號,也就是一種佛陀的智慧。這個「正」就是講到佛陀的根本智,能夠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而成就自身的受用;這個「徧」就是後得智,是通達十法界的因緣果報,來善巧的度化眾生,是他受用的智慧。那這個「正知」跟「徧知」等於是佛陀的智慧,也就是說佛陀大功德的法身,是由二種智慧所成就,根本、後得智。那我們的五蘊「身」心是怎麼成就呢?是由於「顛倒」的攀緣心。我們剛開始迷惑,然後取著、然後到處亂動,動到最後就產生了一種煩惱障、業障、報障的痛苦。那這一段經文它所要詮釋的就是說:為什麼同一個清淨本性,它會有二種結果呢?一個是清淨法身、一個是五蘊身心呢?因為佛陀依止智慧,我們依止顛倒的心,差在這個地方。
我們加以說明一下。前面佛陀所要發明的是一個「不二」,就是端正相跟顛倒相是同個手臂,可以說是「攝事歸理」。但是佛陀恐怕阿難尊者會「執理廢事」,所以他就開顯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雖然本性一樣,但是迷悟的不同,還是會產生不同的作用,迷悟的不同,因緣還是不同。這當中就是因為一個是依止智慧的觀照,一個是依止顛倒的妄想,所以我們可以得到結論:我們跟佛陀在起心動念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本性是一樣的。從這個地方可以知道。我們看第二段:寅二、敕令諦觀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于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那佛陀把這個「佛陀的清淨法身跟凡夫的五蘊身心」的相貌講出來了以後,就問阿難尊者說:你現在應該詳細的「觀」察、如實的觀察。我們之所以變成凡夫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礙,「佛」陀之所以成就法「身」、成就解脫安樂,這二種你好好比較,到底這個「顛倒」「名」稱的由來、跟它產生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說好端端的,我們為什麼就變成這個樣子呢?就是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個五蘊身心的障礙呢?它的生起點在哪裡呢?它的「名」稱由來在哪裡?提出這個問題。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跟法會「大眾」,他們的表達是「瞪瞢瞻佛」。這個「瞪」就是二個眼睛直直的看前面,「瞢」就是心中充滿了疑惑,二個眼睛直視、心中充滿了迷惑,來「瞻」仰「佛」陀,而且眼「睛」也「不」轉動,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身心」世界怎麼會有「顛倒」,為什麼我們會有流轉?為什麼會變成五蘊身心?他根本不知道原因。
蕅益大師說:這段經文,佛陀是用問的方式,希望阿難尊者能夠恍然自悟,但是阿難尊者積迷已久而不自知。我們怎麼知道阿難尊者不知道呢?因為他表現出來的是一個「瞪瞢瞻佛」,他根本就是不知所措,不知道顛倒在哪裡,所以還得要仰仗佛陀的回答。
好,我們看第三段佛陀的回答當中:寅三、備明倒因(分二︰卯一、示無倒性;卯二、示顛倒相)卯一、示無倒性「備明倒因」,就是完「備」的、很詳細的說「明」我們之所以產生顛「倒」的原因。這個地方有二段:第一個、先解釋不顛「倒」的體「性」;再說明「顛倒」的「相」狀。我們看這個不顛倒性:
1. 解釋「正徧知」?
2. 凡夫的五蘊「身」心是怎麼成就的?
3. 既然本性是一樣的,為什麼會有迷悟的不同?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佛陀說:我們這個「身」,這個身其實包括心,我們的五蘊身心。那我們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礙,舉手投足都是跟煩惱障、業障、報障相應,這個是我們的身心。那麼跟「如來」的「清淨法身」。什麼叫「清淨法身」呢?唯識學上說是「大功德法之所莊嚴」。佛陀的身心世界,一舉手一投足,都是解脫、都是安樂相應的;我們的身心世界舉手投足一動,都是痛苦、都是障礙。那麼把這二個身心世界一「比」較,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如來」的法「身」,這種大功德法身的產生原因,是因為「正徧知」的關係,「正徧知」是佛陀的十種通號,也就是一種佛陀的智慧。這個「正」就是講到佛陀的根本智,能夠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而成就自身的受用;這個「徧」就是後得智,是通達十法界的因緣果報,來善巧的度化眾生,是他受用的智慧。那這個「正知」跟「徧知」等於是佛陀的智慧,也就是說佛陀大功德的法身,是由二種智慧所成就,根本、後得智。那我們的五蘊「身」心是怎麼成就呢?是由於「顛倒」的攀緣心。我們剛開始迷惑,然後取著、然後到處亂動,動到最後就產生了一種煩惱障、業障、報障的痛苦。那這一段經文它所要詮釋的就是說:為什麼同一個清淨本性,它會有二種結果呢?一個是清淨法身、一個是五蘊身心呢?因為佛陀依止智慧,我們依止顛倒的心,差在這個地方。
我們加以說明一下。前面佛陀所要發明的是一個「不二」,就是端正相跟顛倒相是同個手臂,可以說是「攝事歸理」。但是佛陀恐怕阿難尊者會「執理廢事」,所以他就開顯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雖然本性一樣,但是迷悟的不同,還是會產生不同的作用,迷悟的不同,因緣還是不同。這當中就是因為一個是依止智慧的觀照,一個是依止顛倒的妄想,所以我們可以得到結論:我們跟佛陀在起心動念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本性是一樣的。從這個地方可以知道。我們看第二段:寅二、敕令諦觀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于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那佛陀把這個「佛陀的清淨法身跟凡夫的五蘊身心」的相貌講出來了以後,就問阿難尊者說:你現在應該詳細的「觀」察、如實的觀察。我們之所以變成凡夫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礙,「佛」陀之所以成就法「身」、成就解脫安樂,這二種你好好比較,到底這個「顛倒」「名」稱的由來、跟它產生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說好端端的,我們為什麼就變成這個樣子呢?就是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個五蘊身心的障礙呢?它的生起點在哪裡呢?它的「名」稱由來在哪裡?提出這個問題。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跟法會「大眾」,他們的表達是「瞪瞢瞻佛」。這個「瞪」就是二個眼睛直直的看前面,「瞢」就是心中充滿了疑惑,二個眼睛直視、心中充滿了迷惑,來「瞻」仰「佛」陀,而且眼「睛」也「不」轉動,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身心」世界怎麼會有「顛倒」,為什麼我們會有流轉?為什麼會變成五蘊身心?他根本不知道原因。
蕅益大師說:這段經文,佛陀是用問的方式,希望阿難尊者能夠恍然自悟,但是阿難尊者積迷已久而不自知。我們怎麼知道阿難尊者不知道呢?因為他表現出來的是一個「瞪瞢瞻佛」,他根本就是不知所措,不知道顛倒在哪裡,所以還得要仰仗佛陀的回答。
好,我們看第三段佛陀的回答當中:寅三、備明倒因(分二︰卯一、示無倒性;卯二、示顛倒相)卯一、示無倒性「備明倒因」,就是完「備」的、很詳細的說「明」我們之所以產生顛「倒」的原因。這個地方有二段:第一個、先解釋不顛「倒」的體「性」;再說明「顛倒」的「相」狀。我們看這個不顛倒性:
1. 解釋「正徧知」?
2. 凡夫的五蘊「身」心是怎麼成就的?
3. 既然本性是一樣的,為什麼會有迷悟的不同?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