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讲记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楞嚴經》講記 16-1

向下

《楞嚴經》講記 16-1 Empty 《楞嚴經》講記 16-1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六月 28, 2016 7:58 pm

《楞嚴經》講記 16-1

第十六堂課︰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六頁,我們這一科講到「明見性無生滅」。這一科的由來就是波斯匿王他聽到外道所謂的「此身死後斷滅」,就是人死了以後就像燈消失一樣,人死如燈滅,從這個斷滅的恐怖來啟請佛陀開示。佛陀在開示當中,先讓波斯匿王把這個生滅的相顯出來,的確生命是有它生滅變化的一面,這個是事實,所以前面是把生滅相顯出來。那佛陀在講完生滅相的時候就問波斯匿王說:那你知道還有不生滅的東西嗎?波斯匿王說:他不知道。所以這個時候佛陀就從生滅的因緣當中,同時有一個不生滅的體性開顯出來。那前面是約著所見的恒河,你看:你三歲的時候見到恒河,到你十三歲、乃至到六十二歲的時候,你身體的變化很大的,但是恒河的水一點都沒有改變,溼性依舊,它的溼性是沒有改變的。這是第一點。這個是約著「所見」之境。這以下是約著「能見」之心來作說明,我們看經文:能見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麵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佛」陀說:你現在感到深「自」感「傷」,說你現在年紀也大了、頭「發」也「白」了、「面」皮產生很多的「皺」紋,這個「發白麵皺」的狀態是從「童年」的時候就開始了,不是到了六十二歲才突然間變化的,所以你自己也講到「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這個是你色身的一個狀態。那你用你這樣一個剎那剎那變化的眼耳鼻舌身、這樣的六根去「觀」察「恒河」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到,在「觀」察恒「河」的那個「見」性、能夠見到恒河那個「見」的體性、能見的體性,它有沒有所謂年少、年老的差別呢?波斯匿王說:「不也。世尊!」我能見的見性是沒有差別的。

那這一段等於是把我們生命當中,什麼是生滅變化的、什麼是不生滅的,把它厘清。蕅益大師在這段的經文當中,他的注解上說:佛陀在開顯不生滅的時候,是用對比的方式,所謂借事顯理。蕅祖說:因為這個不生滅的本性是很難理解的,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見到不生滅的,所以必須假借一個存在的事實。你看恒河的水是變化的,你看溼性沒有變化。從這個道理來類推你的身心世界變化,但是你在這個身心世界變化當中,你那個眼耳鼻舌身意、見聞嗅嘗覺知這個功能慢慢的衰退;但是見聞嗅嘗覺知的那個見性、聞性,這個本身是沒有改變的。所以我們在開顯見性的時候,一定用對比的方式,假借生滅的因緣來開顯不生滅的本性,是這個道理。這段經文的意思是這個樣子。

好,佛陀把這個生滅的因緣跟不生滅的本性開顯出來以後,佛陀就正式的回答波斯匿王有關生命相續的問題。好,我們看經文:正述二性---因皺而變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由變故滅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雲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前面佛陀是透過一個問答的方式,把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開顯出來;這以下佛陀正式來回答波斯匿王所提的「所謂生命死亡以後的問題」。「佛」陀說:「大王!」你現在「面」皮變「皺」了、精神也變得比較衰退了,但是你見到一切法的那個「見精」、那個見分,那個體「性」是沒有變化的。所以我們得到一個結論說:會變皺的、會衰老的,這是「變」化;「不」會變「皺」的是沒有「變」化。所以這段經文,佛陀要波斯匿王:在你的身心世界,我們在觀察身心世界要分二部分觀察。所以大乘佛法在觀事情是雙方面:一個是變化的,一個是會產生皺紋的;一個是不會變化的,沒有皺紋的。這是我們對身心世界一個全面的觀察。

好,這樣觀察以後,就得到一個結論了,「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我們要知道:只要是會「變」化,這東西就會消失。你看到這個東西會「變」化,你就知道這東西一定會消失。那只要一個東西「不變」化的,它就不會消失,因為它既然「無生」,也就不會有「滅」,這是一個是非常重要的道理。

1. 恒河水可以有染淨的變化,不變的是什麼?
2.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慢慢的衰退,不變的是什麼?
3. 什麼是借事顯理?
4. 怎樣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是什麼?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59
注册日期 : 16-02-07

https://lengyan.long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