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15-3
《楞嚴經》講記 15-3
《楞嚴經》講記 15-3
那「迦旃延」跟「毗羅胝子」他們的思想、論點不完全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屬於斷滅的外道,他們思想的共同點說:「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他們的共同思想是認為:當一個人死亡以後,就不可能再有生滅現象了,你只能夠活一次,你的生命只有這麼一次,當你「死」了以後,這個就叫做「涅槃」。涅槃不必修,只要死了以後,這個不生不滅的涅槃就自然出現。這個觀念的問題點在於「此身死後斷滅」,當然這個思想是很可怕的,當我們沒有來生的時候,我們造善造惡完全沒有意義了,人生變成只有及時行樂,因為沒有來生你造善幹什麼?造惡。你就沒有須要去斷惡修善了,沒有須要了。所以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撥無因果。那這個時候波斯匿王把他心中長久以來的疑惑提出來,「我雖值佛,今猶狐疑,雲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我」現在親近了「佛」陀、也聽聞了佛法,但是我心中這樣的一個結:到底有沒有來生?到底什麼是生命的真相?我還是有很多「疑」惑,希望佛陀能夠為我「發揮」,去「證」明這一念「心」它的一個「不生滅」的本性。不但是我有這種的想法,「今此」法會「大眾」,只要是還沒有成就聖道的凡夫,都希望能夠聽「聞」這樣的道理。這個是波斯匿王他聽了前面二段開顯見性以後的一個感想,從外道一個斷滅的思想來請佛陀開示。
那這二段的啟請,佛陀的回答是先回答波斯匿王的啟請,然後再回答阿難尊者的啟請,因為波斯匿王是一個「顯問」,他是直接的開口,所以佛陀對直接的部分先回答。我們看下一段,下一段等於佛陀正式的開示。子二、說示(分二:醜一明身有遷變;醜二明性無生滅)醜一、明身有遷變這一段當中分成二段:第一個「明身有遷變」,第二個「明性無生滅」。
我們看第一段的說明,這個「身有遷變」是說明這個色身是遷流變化的。佛陀在前面的「七處破妄」當中,佛陀破妄的態度是直接了當的,破除我們這一念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可以說是覓心了不可得。但是對這個心的變化、身心世界的這種生滅相,並沒有講得很清楚,只是直接把它破掉。那這一段就講得很詳細了,就是這個色身的這種遷流變化就講得很詳細了。好,我們看經文的地方:
有生必滅--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複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複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這地方「佛」陀在開示之前,問波斯匿王一個問題說:「汝身現在」,我就就著你的色身來發明這個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我們講「就路還家」,就著因緣來開顯真理,借事顯理。佛陀說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波斯匿王!你認為你這一期生命的色「身」,是跟「金剛」一樣的「常住不朽」壞?還是你這色身終究會變壞、會死亡呢?提出這個問題。波斯匿王回答說: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我這一期的生命「終」究會「從變滅」,最後死亡、最後消失掉。也就是說波斯匿王理解:說「有生必有死」,即使我波斯匿王有過去福德的力量來貴為國王,但是也很難避免這樣的變化、消滅。這是波斯匿王的回答。那佛陀針對這樣的回答,再進一步的加以開示,我們看下一段:
征定滅由---佛言:「大王!汝未曾滅,雲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
這個時候「佛」陀進一步問說:波斯匿王啊!你現在的色身還存在,你怎麼就「知」道會變「滅」呢?佛陀的意思就是說:你波斯匿王,你根本就沒有死亡的經驗,你今生從出生到現在,你都沒有死亡、都沒有消失過,你怎麼知道你的身體會消失呢?因為你沒有這個經驗嘛。提出這個問。那我們看波斯匿王怎麼回答。他說:「世尊」啊,「我」這個「無常變壞之身」,雖然我都「未曾」死亡,都一直存在,從小到大、從大到老都沒有消失,但是我可以用智慧來觀察。我們講一下這個智慧。智慧的觀察有二種:第一種是「現量」,就是我親證,親自看到,這個聖人的心親證真理,證到我空法空的真理;第二種是一種所謂的「比量」,我沒有看到,但是我從一種理論上來推度。那這以下的文都是波斯匿王的一種「比量」,他那種觀念上的智慧的一種推度。他說:「我觀」察,我不是用眼睛,我是用智慧來觀察,「我觀」察我「現前」的色身有二種相貌:第一個「念念遷謝」,第二個「新新不住」。這個是他對色身的一個理解。
1.「迦旃延」跟「毗羅胝子」的思想是什麼?
2. 什麼是「現量」和「比量」?
那「迦旃延」跟「毗羅胝子」他們的思想、論點不完全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屬於斷滅的外道,他們思想的共同點說:「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他們的共同思想是認為:當一個人死亡以後,就不可能再有生滅現象了,你只能夠活一次,你的生命只有這麼一次,當你「死」了以後,這個就叫做「涅槃」。涅槃不必修,只要死了以後,這個不生不滅的涅槃就自然出現。這個觀念的問題點在於「此身死後斷滅」,當然這個思想是很可怕的,當我們沒有來生的時候,我們造善造惡完全沒有意義了,人生變成只有及時行樂,因為沒有來生你造善幹什麼?造惡。你就沒有須要去斷惡修善了,沒有須要了。所以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撥無因果。那這個時候波斯匿王把他心中長久以來的疑惑提出來,「我雖值佛,今猶狐疑,雲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我」現在親近了「佛」陀、也聽聞了佛法,但是我心中這樣的一個結:到底有沒有來生?到底什麼是生命的真相?我還是有很多「疑」惑,希望佛陀能夠為我「發揮」,去「證」明這一念「心」它的一個「不生滅」的本性。不但是我有這種的想法,「今此」法會「大眾」,只要是還沒有成就聖道的凡夫,都希望能夠聽「聞」這樣的道理。這個是波斯匿王他聽了前面二段開顯見性以後的一個感想,從外道一個斷滅的思想來請佛陀開示。
那這二段的啟請,佛陀的回答是先回答波斯匿王的啟請,然後再回答阿難尊者的啟請,因為波斯匿王是一個「顯問」,他是直接的開口,所以佛陀對直接的部分先回答。我們看下一段,下一段等於佛陀正式的開示。子二、說示(分二:醜一明身有遷變;醜二明性無生滅)醜一、明身有遷變這一段當中分成二段:第一個「明身有遷變」,第二個「明性無生滅」。
我們看第一段的說明,這個「身有遷變」是說明這個色身是遷流變化的。佛陀在前面的「七處破妄」當中,佛陀破妄的態度是直接了當的,破除我們這一念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可以說是覓心了不可得。但是對這個心的變化、身心世界的這種生滅相,並沒有講得很清楚,只是直接把它破掉。那這一段就講得很詳細了,就是這個色身的這種遷流變化就講得很詳細了。好,我們看經文的地方:
有生必滅--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複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複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這地方「佛」陀在開示之前,問波斯匿王一個問題說:「汝身現在」,我就就著你的色身來發明這個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我們講「就路還家」,就著因緣來開顯真理,借事顯理。佛陀說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波斯匿王!你認為你這一期生命的色「身」,是跟「金剛」一樣的「常住不朽」壞?還是你這色身終究會變壞、會死亡呢?提出這個問題。波斯匿王回答說: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我這一期的生命「終」究會「從變滅」,最後死亡、最後消失掉。也就是說波斯匿王理解:說「有生必有死」,即使我波斯匿王有過去福德的力量來貴為國王,但是也很難避免這樣的變化、消滅。這是波斯匿王的回答。那佛陀針對這樣的回答,再進一步的加以開示,我們看下一段:
征定滅由---佛言:「大王!汝未曾滅,雲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
這個時候「佛」陀進一步問說:波斯匿王啊!你現在的色身還存在,你怎麼就「知」道會變「滅」呢?佛陀的意思就是說:你波斯匿王,你根本就沒有死亡的經驗,你今生從出生到現在,你都沒有死亡、都沒有消失過,你怎麼知道你的身體會消失呢?因為你沒有這個經驗嘛。提出這個問。那我們看波斯匿王怎麼回答。他說:「世尊」啊,「我」這個「無常變壞之身」,雖然我都「未曾」死亡,都一直存在,從小到大、從大到老都沒有消失,但是我可以用智慧來觀察。我們講一下這個智慧。智慧的觀察有二種:第一種是「現量」,就是我親證,親自看到,這個聖人的心親證真理,證到我空法空的真理;第二種是一種所謂的「比量」,我沒有看到,但是我從一種理論上來推度。那這以下的文都是波斯匿王的一種「比量」,他那種觀念上的智慧的一種推度。他說:「我觀」察,我不是用眼睛,我是用智慧來觀察,「我觀」察我「現前」的色身有二種相貌:第一個「念念遷謝」,第二個「新新不住」。這個是他對色身的一個理解。
1.「迦旃延」跟「毗羅胝子」的思想是什麼?
2. 什麼是「現量」和「比量」?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