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15-1
《楞嚴經》講記 15-1
《楞嚴經》講記 15-1
第十五堂課︰
監學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四頁「癸三、約觀河顯見性無遷」。我們在佛教的修學,把生命的因緣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個是一個雜染的因緣,第二個是一個清淨的因緣,這二種部分。雜染因緣的相貌,簡單的講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一個人會產生痛苦,首先第一個步驟,他一定會先起煩惱。我們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產生貪瞋的煩惱,在這個時候,假設我們沒有控制得住,煩惱的下一個步驟就是造業,一旦造了業,就一定要受果報、受痛苦的果報,這就是我們一個雜染痛苦緣起的因緣。另外一個因緣就是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就是我們剛開始這一念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產生般若的觀照,那麼慢慢的從因緣當中成就解脫,最後成就廣大的清淨法身。所以我們的生命有二種情況出現,一種是雜染的因緣,一種是清淨的因緣。現在的問題就是說,我們現在是安住在一個雜染的因緣,我們現在學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這個雜染的因緣,要把它轉換成清淨的因緣,就是從一個煩惱障、業障、報障,轉成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其實就做這個工作。那麼應該怎麼做呢?從本經的開示,倓虛老和尚說有三個方法、三個次第:第一個、你首先要「不迷」;第二個是「不取」;第三個「不動」。我們面對因緣的時候,首先你要生起觀照的智慧,當然這個觀照不是向外的,是向內觀照,觀照你這個起心動念,所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我們對外境的刺激,產生的這個妄想是生滅的,它的本性是空的,不要跟著我們的感覺走,不要跟著我們一時的想法走。「知真本有」,我們的真如本性,產生一種菩提的願望,那個是我們可以隨順的。所以我們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首先你要知道,什麼只是一時的感覺、什麼是一個恒久的願望,你要把這個心中的真妄,很清楚的把它區分出來,然後產生「不取」,最後「不動」。所以我們在佛法當中,修學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動,不要亂動。我們講一句實在話,我們今天不修行便罷,只要你開始在心地上用功,你就會感覺「一個人亂動是很危險的」。我自己的生命經驗,我看到太多的人,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因為一念的差錯、一念的亂動,前功盡棄,這《楞嚴經》後面會講到,你真的不要亂動。《楞嚴經》的基本思想,以不變應萬變。因為你這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你整個真妄交攻的過程當中,你這個身心世界的亂動對你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魔境會干擾你的,外在的冤親債主。當然我們現在還沒辦法驚動魔王,你的冤親債主會干擾你,會給你一些錯誤的訊息,你內心的煩惱它會反彈,你要調伏它,它也要調伏你。
那你這個時候內外交攻,怎麼辦呢?不要亂動。所以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先求不變,再求隨緣,你一動,你可能就前功盡棄了。那問題是我們要怎麼「不動」呢?你就是要先「不取」。那為什麼能夠「不取」呢?首先「不迷」。你要很清楚什麼是真妄。所以你看佛陀花了三卷半的時間,來作一個心理的建設,你看我們現在都還沒有進入二十五圓通的、真實止觀的修學,但是你必須把這個「不迷」的基礎打好,就是很清楚的分別──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妄的,這個「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八個字,我們要去學將近一年的時間,要花一年的時間學這個道理,對以後整個心念的止觀,打好一個比較堅固的基礎。好,我們看第三段:
癸三、約觀河顯見性無遷(分三︰子一、請問;子二、說示;子三、領悟)子一、請問(分二︰醜一、阿難密請;醜二、匿王顯問)醜一、阿難密請
這一科是「十番顯見」的第三科,我們把這個標題簡單的說明。這個重點在「觀河」,就是觀察恒河的水,這個當中有二個內涵:第一個是能觀的見性;第二個是所觀的恒河,所觀之境。佛陀是透過我們在觀察恒河這樣的因緣當中,可以說是借事顯理,從一個觀察恒河的事相,去開顯我們不生不滅的本性,就是借事顯理,是這個道理,就是「約」著「觀河」來顯現「見性」是沒有「遷」變的。這當中有三段:第一個「請問」,第二個「說示」,第三個「領悟」。我們看第一個「請問」,「請問」當中有二段:第一個是「阿難密請」;第二個「匿王顯問」。
這個「阿難」的「密請」就是說,阿難尊者在這段其實並沒有正式的開口來請法,他是用一種合掌、禮佛的方式,來祕密的間接的啟請。看經文的第一段:得悟安樂---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
這一段是銜接前面的文。說是「阿難」尊者跟這個與會的「大眾」聽到「佛」陀開「示」所謂「客塵」、「主空」的道理。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所謂的主人,就是我們無量劫來,我們對於這個無上菩提這種上求下化的願望,這是我們不變的;第二個是客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時的感覺、一時的想法:把這個「主客」的內涵區分出來。那麼「阿難」尊者聽到佛陀有關「主客」這樣生滅、不生滅的教「誨」,他產生一種「身心泰然」,這個「泰然」就是舒適安樂的意思,非常的舒適安樂。這段我們加以解釋。
1. 生命的兩種因緣是什麼?並解說這兩種因緣產生的過程?
2. 我們現在學佛的目的只有一個,是什麼?
3. 如何在修行中落實「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4. 為什麼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身心世界的亂動對自己是非常不利的?怎樣才能做到「不動」?
5. 怎樣打好「不迷」的基礎?要花多長時間打好這個基礎?
6. 在「客塵」、「主空」的道理中,什麼是主人?什麼事客人?
第十五堂課︰
監學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四頁「癸三、約觀河顯見性無遷」。我們在佛教的修學,把生命的因緣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個是一個雜染的因緣,第二個是一個清淨的因緣,這二種部分。雜染因緣的相貌,簡單的講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一個人會產生痛苦,首先第一個步驟,他一定會先起煩惱。我們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產生貪瞋的煩惱,在這個時候,假設我們沒有控制得住,煩惱的下一個步驟就是造業,一旦造了業,就一定要受果報、受痛苦的果報,這就是我們一個雜染痛苦緣起的因緣。另外一個因緣就是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就是我們剛開始這一念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產生般若的觀照,那麼慢慢的從因緣當中成就解脫,最後成就廣大的清淨法身。所以我們的生命有二種情況出現,一種是雜染的因緣,一種是清淨的因緣。現在的問題就是說,我們現在是安住在一個雜染的因緣,我們現在學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這個雜染的因緣,要把它轉換成清淨的因緣,就是從一個煩惱障、業障、報障,轉成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其實就做這個工作。那麼應該怎麼做呢?從本經的開示,倓虛老和尚說有三個方法、三個次第:第一個、你首先要「不迷」;第二個是「不取」;第三個「不動」。我們面對因緣的時候,首先你要生起觀照的智慧,當然這個觀照不是向外的,是向內觀照,觀照你這個起心動念,所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我們對外境的刺激,產生的這個妄想是生滅的,它的本性是空的,不要跟著我們的感覺走,不要跟著我們一時的想法走。「知真本有」,我們的真如本性,產生一種菩提的願望,那個是我們可以隨順的。所以我們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首先你要知道,什麼只是一時的感覺、什麼是一個恒久的願望,你要把這個心中的真妄,很清楚的把它區分出來,然後產生「不取」,最後「不動」。所以我們在佛法當中,修學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動,不要亂動。我們講一句實在話,我們今天不修行便罷,只要你開始在心地上用功,你就會感覺「一個人亂動是很危險的」。我自己的生命經驗,我看到太多的人,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因為一念的差錯、一念的亂動,前功盡棄,這《楞嚴經》後面會講到,你真的不要亂動。《楞嚴經》的基本思想,以不變應萬變。因為你這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你整個真妄交攻的過程當中,你這個身心世界的亂動對你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魔境會干擾你的,外在的冤親債主。當然我們現在還沒辦法驚動魔王,你的冤親債主會干擾你,會給你一些錯誤的訊息,你內心的煩惱它會反彈,你要調伏它,它也要調伏你。
那你這個時候內外交攻,怎麼辦呢?不要亂動。所以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先求不變,再求隨緣,你一動,你可能就前功盡棄了。那問題是我們要怎麼「不動」呢?你就是要先「不取」。那為什麼能夠「不取」呢?首先「不迷」。你要很清楚什麼是真妄。所以你看佛陀花了三卷半的時間,來作一個心理的建設,你看我們現在都還沒有進入二十五圓通的、真實止觀的修學,但是你必須把這個「不迷」的基礎打好,就是很清楚的分別──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妄的,這個「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八個字,我們要去學將近一年的時間,要花一年的時間學這個道理,對以後整個心念的止觀,打好一個比較堅固的基礎。好,我們看第三段:
癸三、約觀河顯見性無遷(分三︰子一、請問;子二、說示;子三、領悟)子一、請問(分二︰醜一、阿難密請;醜二、匿王顯問)醜一、阿難密請
這一科是「十番顯見」的第三科,我們把這個標題簡單的說明。這個重點在「觀河」,就是觀察恒河的水,這個當中有二個內涵:第一個是能觀的見性;第二個是所觀的恒河,所觀之境。佛陀是透過我們在觀察恒河這樣的因緣當中,可以說是借事顯理,從一個觀察恒河的事相,去開顯我們不生不滅的本性,就是借事顯理,是這個道理,就是「約」著「觀河」來顯現「見性」是沒有「遷」變的。這當中有三段:第一個「請問」,第二個「說示」,第三個「領悟」。我們看第一個「請問」,「請問」當中有二段:第一個是「阿難密請」;第二個「匿王顯問」。
這個「阿難」的「密請」就是說,阿難尊者在這段其實並沒有正式的開口來請法,他是用一種合掌、禮佛的方式,來祕密的間接的啟請。看經文的第一段:得悟安樂---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
這一段是銜接前面的文。說是「阿難」尊者跟這個與會的「大眾」聽到「佛」陀開「示」所謂「客塵」、「主空」的道理。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所謂的主人,就是我們無量劫來,我們對於這個無上菩提這種上求下化的願望,這是我們不變的;第二個是客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時的感覺、一時的想法:把這個「主客」的內涵區分出來。那麼「阿難」尊者聽到佛陀有關「主客」這樣生滅、不生滅的教「誨」,他產生一種「身心泰然」,這個「泰然」就是舒適安樂的意思,非常的舒適安樂。這段我們加以解釋。
1. 生命的兩種因緣是什麼?並解說這兩種因緣產生的過程?
2. 我們現在學佛的目的只有一個,是什麼?
3. 如何在修行中落實「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4. 為什麼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身心世界的亂動對自己是非常不利的?怎樣才能做到「不動」?
5. 怎樣打好「不迷」的基礎?要花多長時間打好這個基礎?
6. 在「客塵」、「主空」的道理中,什麼是主人?什麼事客人?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