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14-7
《楞嚴經》講記 14-7
《楞嚴經》講記 14-7
根據古德注解上的說明,前面的「客、主」跟「塵、空」的道理,都是在說明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但是這當中有粗跟細的差別。因為前面的生滅法,是佛陀從手的開合當中來顯現不生滅的見性;這個空跟塵是佛陀用光明來牽動阿難尊者的頭左右搖動,來問他「你的見性動不動」?這個是困難度比較高。因為我們自己身心世界發展到自己的時候,我們會當局者迷,所以阿難尊者在自己的動作當中、自己的頭搖動當中,都能夠知道見性不動,可見他這個體驗更深刻了。因為畢竟前面手的動搖是佛陀的手動搖,那畢竟跟阿難尊者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這個地方是阿難尊者自己已經產生搖動了,他都能夠知道搖動當中有一個不搖動的東西,可見得這個悟處更深入了。所以這二個有粗細的差別。我們看第三段:
醜三、結會責失(分二:寅一結會;寅二責失)寅一、結會「結會」就是把前面這個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作一個總結,一方便訶「責」這個過「失」。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複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麈,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先作一個總「結」。這個時候「如來」就「普告」與會的「大眾」說:我們總結前面的──包括阿若憍陳那自己開悟的一個敘說,包括佛陀跟阿難尊者表演開合、搖動這二段的道理,我們可以作一個總結。就是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在靜坐的時候要經常注意二個問題:第一個、我們的心有一個搖動的心、有一個變化的,從微細來說有一個搖動的心,從整個生命當中有一個來去的生命。你看心呢,剎那剎那生滅;我們的生命呢,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但是不管你生命是變化、不管你的心是生滅變化,我們的見性是本來不生、也就本來不滅。所以我們可以說:「手」有「開合」、「頭」有「搖動」,但是「見」性是沒以所謂的「舒卷」,沒有「舒」展跟屈「卷」之相的。古德說:這一段經文是整個大乘止觀的心法。你在修大乘止觀,第一個、你要認清消息,就是你要知道「什麼是生滅心?什麼是不生滅心?」你才能夠怎麼樣?棄生滅、守真常,生起微密的觀照。
禪宗說:你不能夠瞭解你本心的生滅跟不生滅,你沒有資格住茅蓬、你沒有資格住茅蓬,你連什麼是生滅心、什麼是不生滅心,什麼是賊、什麼是主人,你都搞不清楚,你根本沒辦法生起圓頓止觀的。所以這個地方是作一個總結。我們再看第二段:
寅二、責失虛妄之由---雲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生滅之相---起惑---從始洎終念念生滅。結業---遺失真性,顛倒行事。受苦---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輾轉相續---輪回是中自取流轉?
這裡作一個「責失」。說凡夫虛妄相,我們以一期生命的變化來當做我們的「身」心世界,以整個生滅變化的外「境」來當做我所。前面身心世界是自我,這個外境是我所有,產生能所,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而從本性當中產生了能所,一個能見的身心、一個所見的外境,這個就是所謂的「迷真起妄」,一念的妄動。那麼一念妄動以後,這個事情就出現了,「從始洎終念念生滅」,煩惱就出來了。一個人向外攀緣以後,就會產生得失心,得到以後就起貪、得不到就起瞋。為什麼會有貪瞋煩惱呢?因為你向外攀緣,落入了能所的對立就起煩惱,這「念念生滅」就是起惑。有了煩惱,慢慢的堅固以後,他就會造業,就會怎麼樣?「顛倒行事」,「遺失真」實本「性」,就造業了,就造作很多生死的業力。
那由這個業力「性心失真」,就失掉我們真如本性,就創造很多很多變化的果報。我們面對這個果報,就把這個四大假合當做自身相,以六塵緣影當做自心相,對一期的生命當做自我,「認物為己」。從今以後就失掉我們的真如本性,就像一個大海,我們只相信一個小水泡,而不再相信整個大海。所以在整個三界當「中自取流轉」。也就是說整個三界的生死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自己攀緣外境、自己去造業、自己創造一個果報,然後把這個果報當做自我,那麼如是的惡性循環。
有一個禪師(婺州五泄山靈默禪師)去參訪石頭希遷禪師,禪宗的人講話是簡單扼要,他說:「若相契者留,不相契者去。」說:你跟我開示一句話,我聽了相應就留下來,不相應我就走,我當下就走。石頭禪師在石頭上打坐,一句話都不講,保持默然。這個禪師等了一段時間,看石頭禪師都沒有開示,他覺得不相應要走,拿著包包就走。走到一半,石頭禪師講話說:大德!這禪師就回頭過來看石頭禪師,石頭禪師就訶責他說:作麼回頭?你為什麼要回頭?你知道從生至死就是為了這個嗎?這禪師當下開悟。為什麼他聽到聲音以後回頭呢?就是我們講:阿難尊者,佛陀放一個光明,阿難尊者就往左邊;又放一個光明,他往右邊。就是我們從生至死,就是六根攀緣六塵、去造作很多的業力,就是這樣子嘛,「從生至死」就是因為這個。所以說怎麼樣?我們要迴光返照,你產生迴光返照的時候,你的生死業力─我們不可能說,今生斷惑證真,但是起碼可以把生死的業力降到最低。你看你經常迴光返照,後面說:你一個人經常迴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你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你的煩惱會淡薄,而且淡薄是全面性的淡薄,從根本上的出離。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把生滅心跟不生滅心、什麼是賊、什麼是主人講出來,這個都是我們一個微密觀照的方法。所以禪宗也說「離心意識參」!(呵─)「離心意識」就是你不要用攀緣心去參,「離心意識參」。你要離開心意識,你才能找到你的本性。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講二段,有「十番顯見」先講二段。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1. 為什麼在“飛光動頭”相比“開合寶掌”經文中,阿難的悟處更深入?
2. 修大乘止觀的前提是什麼?
3. 什麼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
4. 婺州五泄山靈默禪師去參訪石頭希遷禪師,他說:「若相契者留,不相契者去。」石頭禪師在石頭上打坐,一句話都不講,保持默然。這個禪師等了一段時間,看石頭禪師都沒有開示,他覺得不相應要走,拿著包包就走。走到一半,石頭禪師講話說:大德!這禪師就回頭過來看石頭禪師,石頭禪師就訶責他說:作麼回頭?你為什麼要回頭?你知道從生至死就是為了這個嗎?這禪師當下開悟。 解釋禪師是怎麼開悟的?
5. 為什麼要「離心意識參」?
根據古德注解上的說明,前面的「客、主」跟「塵、空」的道理,都是在說明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但是這當中有粗跟細的差別。因為前面的生滅法,是佛陀從手的開合當中來顯現不生滅的見性;這個空跟塵是佛陀用光明來牽動阿難尊者的頭左右搖動,來問他「你的見性動不動」?這個是困難度比較高。因為我們自己身心世界發展到自己的時候,我們會當局者迷,所以阿難尊者在自己的動作當中、自己的頭搖動當中,都能夠知道見性不動,可見他這個體驗更深刻了。因為畢竟前面手的動搖是佛陀的手動搖,那畢竟跟阿難尊者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這個地方是阿難尊者自己已經產生搖動了,他都能夠知道搖動當中有一個不搖動的東西,可見得這個悟處更深入了。所以這二個有粗細的差別。我們看第三段:
醜三、結會責失(分二:寅一結會;寅二責失)寅一、結會「結會」就是把前面這個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作一個總結,一方便訶「責」這個過「失」。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複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麈,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先作一個總「結」。這個時候「如來」就「普告」與會的「大眾」說:我們總結前面的──包括阿若憍陳那自己開悟的一個敘說,包括佛陀跟阿難尊者表演開合、搖動這二段的道理,我們可以作一個總結。就是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在靜坐的時候要經常注意二個問題:第一個、我們的心有一個搖動的心、有一個變化的,從微細來說有一個搖動的心,從整個生命當中有一個來去的生命。你看心呢,剎那剎那生滅;我們的生命呢,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但是不管你生命是變化、不管你的心是生滅變化,我們的見性是本來不生、也就本來不滅。所以我們可以說:「手」有「開合」、「頭」有「搖動」,但是「見」性是沒以所謂的「舒卷」,沒有「舒」展跟屈「卷」之相的。古德說:這一段經文是整個大乘止觀的心法。你在修大乘止觀,第一個、你要認清消息,就是你要知道「什麼是生滅心?什麼是不生滅心?」你才能夠怎麼樣?棄生滅、守真常,生起微密的觀照。
禪宗說:你不能夠瞭解你本心的生滅跟不生滅,你沒有資格住茅蓬、你沒有資格住茅蓬,你連什麼是生滅心、什麼是不生滅心,什麼是賊、什麼是主人,你都搞不清楚,你根本沒辦法生起圓頓止觀的。所以這個地方是作一個總結。我們再看第二段:
寅二、責失虛妄之由---雲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生滅之相---起惑---從始洎終念念生滅。結業---遺失真性,顛倒行事。受苦---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輾轉相續---輪回是中自取流轉?
這裡作一個「責失」。說凡夫虛妄相,我們以一期生命的變化來當做我們的「身」心世界,以整個生滅變化的外「境」來當做我所。前面身心世界是自我,這個外境是我所有,產生能所,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而從本性當中產生了能所,一個能見的身心、一個所見的外境,這個就是所謂的「迷真起妄」,一念的妄動。那麼一念妄動以後,這個事情就出現了,「從始洎終念念生滅」,煩惱就出來了。一個人向外攀緣以後,就會產生得失心,得到以後就起貪、得不到就起瞋。為什麼會有貪瞋煩惱呢?因為你向外攀緣,落入了能所的對立就起煩惱,這「念念生滅」就是起惑。有了煩惱,慢慢的堅固以後,他就會造業,就會怎麼樣?「顛倒行事」,「遺失真」實本「性」,就造業了,就造作很多生死的業力。
那由這個業力「性心失真」,就失掉我們真如本性,就創造很多很多變化的果報。我們面對這個果報,就把這個四大假合當做自身相,以六塵緣影當做自心相,對一期的生命當做自我,「認物為己」。從今以後就失掉我們的真如本性,就像一個大海,我們只相信一個小水泡,而不再相信整個大海。所以在整個三界當「中自取流轉」。也就是說整個三界的生死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自己攀緣外境、自己去造業、自己創造一個果報,然後把這個果報當做自我,那麼如是的惡性循環。
有一個禪師(婺州五泄山靈默禪師)去參訪石頭希遷禪師,禪宗的人講話是簡單扼要,他說:「若相契者留,不相契者去。」說:你跟我開示一句話,我聽了相應就留下來,不相應我就走,我當下就走。石頭禪師在石頭上打坐,一句話都不講,保持默然。這個禪師等了一段時間,看石頭禪師都沒有開示,他覺得不相應要走,拿著包包就走。走到一半,石頭禪師講話說:大德!這禪師就回頭過來看石頭禪師,石頭禪師就訶責他說:作麼回頭?你為什麼要回頭?你知道從生至死就是為了這個嗎?這禪師當下開悟。為什麼他聽到聲音以後回頭呢?就是我們講:阿難尊者,佛陀放一個光明,阿難尊者就往左邊;又放一個光明,他往右邊。就是我們從生至死,就是六根攀緣六塵、去造作很多的業力,就是這樣子嘛,「從生至死」就是因為這個。所以說怎麼樣?我們要迴光返照,你產生迴光返照的時候,你的生死業力─我們不可能說,今生斷惑證真,但是起碼可以把生死的業力降到最低。你看你經常迴光返照,後面說:你一個人經常迴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你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你的煩惱會淡薄,而且淡薄是全面性的淡薄,從根本上的出離。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把生滅心跟不生滅心、什麼是賊、什麼是主人講出來,這個都是我們一個微密觀照的方法。所以禪宗也說「離心意識參」!(呵─)「離心意識」就是你不要用攀緣心去參,「離心意識參」。你要離開心意識,你才能找到你的本性。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講二段,有「十番顯見」先講二段。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1. 為什麼在“飛光動頭”相比“開合寶掌”經文中,阿難的悟處更深入?
2. 修大乘止觀的前提是什麼?
3. 什麼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
4. 婺州五泄山靈默禪師去參訪石頭希遷禪師,他說:「若相契者留,不相契者去。」石頭禪師在石頭上打坐,一句話都不講,保持默然。這個禪師等了一段時間,看石頭禪師都沒有開示,他覺得不相應要走,拿著包包就走。走到一半,石頭禪師講話說:大德!這禪師就回頭過來看石頭禪師,石頭禪師就訶責他說:作麼回頭?你為什麼要回頭?你知道從生至死就是為了這個嗎?這禪師當下開悟。 解釋禪師是怎麼開悟的?
5. 為什麼要「離心意識參」?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