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讲记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楞嚴經》講記 14-5

向下

 《楞嚴經》講記 14-5 Empty 《楞嚴經》講記 14-5

帖子 由 Admin 周五 六月 17, 2016 8:29 am

《楞嚴經》講記 14-5

寅三、如來印可 佛言:「如是!」

「佛」陀對這樣的道理說:「如是!」正如你所說的這個客、塵之理。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提出一個問題,他說這個客塵「宇宙無非旅泊,而泊宇中者,究竟是什麼人?」你看我們都知道,我們來三界是客人,我們在三界流轉。但是你有沒有想到「誰」在流轉?宇宙是一個旅泊、是一個旅客,但是誰在流轉、誰在做客人?是誰?流轉者誰?其實就是我們這一念妄想,還有誰?!真如本性它不流轉的。我們心一動就創造一個業力,這個業力就變成一個果報,然後我們把這個果報當做自我,用這個果報再去起惑、又造業,就惡性循環。所以我們講說「心若滅時罪亦亡」。你如果要問說:我今天輪回三界,我什麼時候可以停止?那這個問題就不能問我,要問你自己了。你的妄想什麼時候停止,你的輪回就什麼時候停止。所以你看往生極樂世界,有些人往生極樂世界、他很容易出去;但是有些人臨終的時候出不去,他就是對三界的攀緣心太重了,因為你就是這念心在流轉嘛。所以為什麼蕅益大師要我們厭離娑婆,你厭離娑婆、為什麼你臨命終的時候比較容易,這一步、這個腳比較踏得出去。所以它這個地方就是客人跟主人,從這個地方要去體會:三界是一個客塵。那我們再看下面:


醜二、現相證成(分二:寅一、開合寶掌證成客與主義;寅二、飛光動頭證成塵與空義)寅一、開合寶掌證成客與主義

前面是憍陳那尊者自己的一個覺悟的說明,這以下佛陀就以二個現前的狀態,來「證」明主客、空塵之義。佛陀為了要加強阿難尊者的印象,又做二個動作來證明這個道理:第一個「開合寶掌證成客與主義」,第二個「飛光動頭證成塵與空義」。我們看第一個「開合寶掌」來「證成客」人「與主」人的道理,看經文:

陳述所見即時,如來于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複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辨定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複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辨定動靜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如來印許---佛言:「如是!」


這個地方佛陀提出一個問,佛陀在法會「大眾」當「中」就「屈」合自己的「五輪」之掌,屈就變成一個拳頭,「屈」了以後又把它打「開」變成一個手掌,手掌「開」了以後「又」把它「屈」起來,變成一個拳頭,如是的重複。把這個手掌的開合顯現給阿難尊者看,就問「阿難」尊者說:你「今」天「見」到什麼東西?「阿難」尊者說:「我見」到佛陀「百寶」光明的手「掌」,在那個地方一下子「開」、一下子「合」。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佛陀的意思是借境觀心,佛陀是希望假借這個生滅的外境,讓阿難尊者來觀察這個不生不滅的心性,好像我們講「念佛是誰?」念佛是生滅法,有這個生住異滅,念完以後這個聲音又消失掉了,但是那個能念的心性是本來不生、也本來不滅的。所以這個地方佛陀是有意要借境來觀察這不生不滅的心。但是我們看阿難尊者他這一段的確是有一點覺悟了。

1. 宇宙無非旅泊,而泊宇中者,究竟是什麼人?
2.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複汝見有開有合?」,阿難如何回答?
3. 我們念佛時,什麼是生滅的,什麼是不生、也本來不滅的?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59
注册日期 : 16-02-07

https://lengyan.long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