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13-1
《楞嚴經》講記 13-1
《楞嚴經》講記 13-1
第十三堂課︰
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廿七頁,癸二、別就見精顯性我們大乘佛法的菩薩道,跟一般外道的修學,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地方是不同的。比如說我們今天去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我們依止這個善業去創造一個暫時安樂的果報,那這一部分是共外道的,所以外道的修學也有安樂的果報、也有安樂的道法;但是我們在透過修善的時候,我們菩薩道心中有一種觀照的智慧,我們講心地法門,那這一部分是不共外道的。也就是說整個安樂的過程當中,我們還有一種解脫的功德,那這一部分是不共外道的。所以大乘的菩薩道基本上是以覺悟做根本,它是透過一種心地的觀照,而能夠產生解脫。所以你看本經阿難尊者啟請大乘的止觀法門,佛陀剛開始並沒有直接的開示修學的法門,而是先發明「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也就是說我們要先瞭解我們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透過這個道理的瞭解,你才能夠生起日常生活當中一種圓頓的、微密的止觀,然後在每一個境界當中產生解脫。
這樣的一種止觀,在本經當中蕅益大師講出二句話,來總持我們前面的觀念,他說:整個修大乘止觀的基礎,就是在瞭解「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首先你要瞭解我們心中這個妄想它是不真實的。為什麼不真實呢?因為它隨境生滅。你看,境有,它心就有:有人讚歎你,你就起歡喜心;有人譭謗你,你就生氣。那麼「境無則心無」。它這個很明顯是隨境生滅的嘛!既然它是一個生滅相,表示它不真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覓心了不可得」,它只是一個外境刺激產生一種暫時的影像而已。所以我們一定要先瞭解到這個妄想是無自性的,所以「達妄本空」。那麼妄想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不應該跟隨妄想走的,它只是一時的感覺、一時的想法而已。那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呢?「知真本有」。我們無始劫來,我們每一個人心的深處,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它白天也存在、晚上也存在,只是我們沒有好好的去體會它的存在,它是恒常存在的,不管過去、不管現在、不管未來,它是恒常存在在那個地方,這個就是「知真本有」,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要把它找出來的那種清淨的本性,也就是一個成佛的根本。因為我們必須把清淨的本性找到,根據本性發菩提心、根據這個本性修六波羅蜜,那這個功德才能夠恒久,因為你要以不生滅心產生的功德,才是不生滅的功德,所以找到我們清淨的本性是很重要的。
庚二、別就見精顯性(分二:辛一領旨哀請;辛二正垂開示)辛一、領旨哀請我們前面的經文都是在破妄,「達妄本空」,觀察這個妄想是沒有真實的體性,所謂的「覓心了不可得」;這一科以後,佛陀正式「顯真」,開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清淨本性。他是怎麼開顯呢?他是各別就著見精來開顯。這個「見精」就是我們這個六根門頭裡面的見聞嗅嘗覺知,這個六根的功能當中,特別就著這個「見」的功能,見。從這個「見」的功能當中去開顯真實的見性。這當中有二段,我們看第一段「領旨哀請」。阿難尊者經過佛陀七處的破妄以後,他能夠「領」受佛陀的「旨」意,而且以一種悲痛的心情,再一次的啟「請」佛陀能夠繼續的顯真。不能只有破妄,您把我過去一直的好朋友「妄想」破壞了,但是您要告訴我「我的家在哪裡」?讓我的菩薩道有一個依止處,啟請佛陀開顯我們眾生本具的佛性。好,我們看經文:追述痛悔
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
這段經文是阿難尊者對自己出家這十二年來的一個「追述」、一個回憶,對這樣的回憶,他的心情是非常的悲「痛」跟後「悔」的。我們看阿難尊者是怎麼個回憶。「阿難」尊者他聽到了佛陀前面講到「二種根本」:第一個是生死的根本,就是攀緣心;第二個是涅槃的根本,所謂的常住真心。那聽完這二種根本以後,他知道:從無始到現在,這出家十二年,完全是錯用心,跟著盜賊走,沒有跟著主人走,所以他感到非常的「悲」痛流「淚」。這個時候從座位中站起來,頂禮佛陀、「長跪合掌」,跟「佛」陀報告這幾年來修學的心路歷程。說:「我」「自從」隨「佛發心出家」以來,我的心情一直是仰仗「佛」陀的「威」德而生活。阿難尊者是佛陀最小的堂弟、也是得到佛陀寵愛最多的一個堂弟,佛陀對阿難尊者的關懷是特別多的。他身為佛陀的侍者,當然跟著佛陀到處去弘法,也經常跟隨佛陀整個生活的起居,他經常跟隨佛陀,可以說是僧團當中與佛陀最親近的人。
1. 怎樣才能夠生起日常生活當中一種圓頓的、微密的止觀?然後在每一個境界當中產生解脫?
2. 為什麼「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3. 佛陀以什麼開顯真實的見性?
4. 佛陀前面講到的「二種根本」是什麼?
第十三堂課︰
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廿七頁,癸二、別就見精顯性我們大乘佛法的菩薩道,跟一般外道的修學,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地方是不同的。比如說我們今天去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我們依止這個善業去創造一個暫時安樂的果報,那這一部分是共外道的,所以外道的修學也有安樂的果報、也有安樂的道法;但是我們在透過修善的時候,我們菩薩道心中有一種觀照的智慧,我們講心地法門,那這一部分是不共外道的。也就是說整個安樂的過程當中,我們還有一種解脫的功德,那這一部分是不共外道的。所以大乘的菩薩道基本上是以覺悟做根本,它是透過一種心地的觀照,而能夠產生解脫。所以你看本經阿難尊者啟請大乘的止觀法門,佛陀剛開始並沒有直接的開示修學的法門,而是先發明「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也就是說我們要先瞭解我們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透過這個道理的瞭解,你才能夠生起日常生活當中一種圓頓的、微密的止觀,然後在每一個境界當中產生解脫。
這樣的一種止觀,在本經當中蕅益大師講出二句話,來總持我們前面的觀念,他說:整個修大乘止觀的基礎,就是在瞭解「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首先你要瞭解我們心中這個妄想它是不真實的。為什麼不真實呢?因為它隨境生滅。你看,境有,它心就有:有人讚歎你,你就起歡喜心;有人譭謗你,你就生氣。那麼「境無則心無」。它這個很明顯是隨境生滅的嘛!既然它是一個生滅相,表示它不真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覓心了不可得」,它只是一個外境刺激產生一種暫時的影像而已。所以我們一定要先瞭解到這個妄想是無自性的,所以「達妄本空」。那麼妄想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不應該跟隨妄想走的,它只是一時的感覺、一時的想法而已。那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呢?「知真本有」。我們無始劫來,我們每一個人心的深處,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它白天也存在、晚上也存在,只是我們沒有好好的去體會它的存在,它是恒常存在的,不管過去、不管現在、不管未來,它是恒常存在在那個地方,這個就是「知真本有」,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要把它找出來的那種清淨的本性,也就是一個成佛的根本。因為我們必須把清淨的本性找到,根據本性發菩提心、根據這個本性修六波羅蜜,那這個功德才能夠恒久,因為你要以不生滅心產生的功德,才是不生滅的功德,所以找到我們清淨的本性是很重要的。
庚二、別就見精顯性(分二:辛一領旨哀請;辛二正垂開示)辛一、領旨哀請我們前面的經文都是在破妄,「達妄本空」,觀察這個妄想是沒有真實的體性,所謂的「覓心了不可得」;這一科以後,佛陀正式「顯真」,開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清淨本性。他是怎麼開顯呢?他是各別就著見精來開顯。這個「見精」就是我們這個六根門頭裡面的見聞嗅嘗覺知,這個六根的功能當中,特別就著這個「見」的功能,見。從這個「見」的功能當中去開顯真實的見性。這當中有二段,我們看第一段「領旨哀請」。阿難尊者經過佛陀七處的破妄以後,他能夠「領」受佛陀的「旨」意,而且以一種悲痛的心情,再一次的啟「請」佛陀能夠繼續的顯真。不能只有破妄,您把我過去一直的好朋友「妄想」破壞了,但是您要告訴我「我的家在哪裡」?讓我的菩薩道有一個依止處,啟請佛陀開顯我們眾生本具的佛性。好,我們看經文:追述痛悔
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
這段經文是阿難尊者對自己出家這十二年來的一個「追述」、一個回憶,對這樣的回憶,他的心情是非常的悲「痛」跟後「悔」的。我們看阿難尊者是怎麼個回憶。「阿難」尊者他聽到了佛陀前面講到「二種根本」:第一個是生死的根本,就是攀緣心;第二個是涅槃的根本,所謂的常住真心。那聽完這二種根本以後,他知道:從無始到現在,這出家十二年,完全是錯用心,跟著盜賊走,沒有跟著主人走,所以他感到非常的「悲」痛流「淚」。這個時候從座位中站起來,頂禮佛陀、「長跪合掌」,跟「佛」陀報告這幾年來修學的心路歷程。說:「我」「自從」隨「佛發心出家」以來,我的心情一直是仰仗「佛」陀的「威」德而生活。阿難尊者是佛陀最小的堂弟、也是得到佛陀寵愛最多的一個堂弟,佛陀對阿難尊者的關懷是特別多的。他身為佛陀的侍者,當然跟著佛陀到處去弘法,也經常跟隨佛陀整個生活的起居,他經常跟隨佛陀,可以說是僧團當中與佛陀最親近的人。
1. 怎樣才能夠生起日常生活當中一種圓頓的、微密的止觀?然後在每一個境界當中產生解脫?
2. 為什麼「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3. 佛陀以什麼開顯真實的見性?
4. 佛陀前面講到的「二種根本」是什麼?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