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12-6
《楞嚴經》講記 12-6
《楞嚴經》講記 12-6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佛」陀就「告」訴「阿難」尊者說:「世間」上所有「一切」的凡夫、外道、乃至於二乘的聖者(不過這個地方的二乘聖者,佛陀是把阿羅漢簡別出來,阿羅漢不算哦,阿羅漢、辟支佛以外的這些有「學」的聖人),即便他能夠「成」就「九次第定」。這個「九次第定」又叫做滅盡定。我們知道世俗的禪定是四禪八定,四禪、四空,第九次第定就是所謂的滅盡定,那是三果的聖人所入的滅盡定。滅盡定的特色是把心中的想跟受滅掉,想受滅無為,他認為第六意識為什麼會躁動?因為我對外境有感受,有苦樂的感受以後,我對這個苦樂的感受會產生很多想法,有思想,所以他把這個想受「滅」無為。那我們要說明一下,他這個想受滅無為跟我們本經所說的不太一樣。
三果的聖人的想受滅無為,主要是依止禪定的力量,把這個想受壓下去,就如石壓草,讓妄想不起,所以他的禪定能夠入很深很深。本經當中是,妄想起來歸它起來,你只要生起智慧的觀照,你觀察妄想「你從什麼地方來?」就好了,就可以覓之了不可得。所以我們是從妄想的自體來破除;而這個小乘的九次第定,是從妄想的作用上來壓制。總而言之,「不」能成就「漏盡」、不能斷除煩惱「成」就無生的「阿羅漢」,都是依止「妄想」,不管你是隨順妄想、不管你是壓抑妄想,總之你還是活在妄想,把這個妄想當做自己的真實本性。所以阿難尊者你只是一味的「多聞」,增長知識,而「不」能「成」就出世的「聖」道。那這個地方關鍵點就是,佛陀一再強調「不能只是多聞」,也就是說迴光返照很重要、迴光返照很重要,你只要能夠迴光返照,你的妄想就能夠慢慢的淡薄。這個地方是把妄想作一個總結。
庚二、別就見精顯性(分二:辛一領旨哀請;辛二正垂開示)辛一、領旨哀請到前面為止都是在破妄,我們把這個科判疏通一下。看第二十二頁,這個二十二頁有一個「己二、顯示妙理兼破餘妄」;我們再翻到第九頁,這個第九頁有一個「丁三、如來答示」,前面阿難尊者啟請這個大乘止觀,佛陀正式回答。有二段:第一個「就事以顯理」,第二個「明性本具相」。這二段當中,我們先看「就事以顯理」,就著五蘊身心來開顯我們心中的真理,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逐破妄執密顯真心」,這個地方是破妄;?「顯示妙理兼破餘妄」,這個是顯真。「顯示妙理兼破餘妄」是佛陀回答當中的其中一段。前面是破妄,七處破妄;這個地方是顯真。好,我再看第二十二頁顯真「顯示妙理兼破餘妄」,這個顯真當中,開顯真心有三段的:第一個、先攏總的說明萬法唯心;第二個「別就見精顯性」,這一段是整個顯真的正宗分,就是十番顯見開始,開顯外在的真;?然後再「遍歷陰入處界會理」,再告訴大家,其實真性不是你內心,外在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每一個法都是真。所以它這個真「性」的「顯」現,先發明內心的真性,再發明外在的真性,佛陀是這樣子。好,那內在的真性就是「別就見精顯性」,我們回到《講義》的第二十七頁。這個地方就開始要顯真了。佛陀是怎麼顯真呢?「別」就是特別。在整個見聞嗅嘗覺知六根當中,其實都有真性的功能;這個地方是單單就著「見」,一種見的功能來開「顯」真「性」,就是從「見」。那這個地方分二段:「領旨哀請」,第二「正垂開示」。我們先看第一段「領旨哀請」:追述痛悔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領旨哀請」這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說了。
我們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整個破妄的文都結束了,破除我們妄想。這個修行啊,當然是點點滴滴的功夫,因為我們習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所以在整個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是個漫長的修學、歷練的道路。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先認清路頭,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我現在還沒有辦法馬上到臺北,但是我要知道怎麼去臺北,要知道一個方向。一個人,我講實在話,沒有認清路頭之前,沒有資格談修行,也沒有資格閉關,所以有人說「你《楞嚴經》沒有看,根本沒有資格閉關」,你閉什麼關呢?不要以為整天在那邊拜佛、整天持咒,叫做修行。
你沒有掌握整個染淨的根本、沒有掌握整個菩提的根本,你用虛妄心來修行,結果是虛妄的,到最後很容易著魔的。所以《楞嚴經》你花時間去用、你真正把《楞嚴經》全部聽完,你大概不太需要什麼善知識,你就知道怎麼用功了。當然有時候善知識提醒我們,但是你整個成佛之道你很清楚了,你非常清楚。古人講「開悟的《楞嚴》」一點不假,你知道你內心當中問題出在哪裡,哪個地方是你應該消滅的、慢慢減少,哪個地方是你應該追求的。你先把這個觀念建立起來,那其他的慢慢來。好,我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1. 本經與小乘的九次第定在處理妄想方面有什麼不同?
2. 為什麼古人講「開悟的《楞嚴》」?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佛」陀就「告」訴「阿難」尊者說:「世間」上所有「一切」的凡夫、外道、乃至於二乘的聖者(不過這個地方的二乘聖者,佛陀是把阿羅漢簡別出來,阿羅漢不算哦,阿羅漢、辟支佛以外的這些有「學」的聖人),即便他能夠「成」就「九次第定」。這個「九次第定」又叫做滅盡定。我們知道世俗的禪定是四禪八定,四禪、四空,第九次第定就是所謂的滅盡定,那是三果的聖人所入的滅盡定。滅盡定的特色是把心中的想跟受滅掉,想受滅無為,他認為第六意識為什麼會躁動?因為我對外境有感受,有苦樂的感受以後,我對這個苦樂的感受會產生很多想法,有思想,所以他把這個想受「滅」無為。那我們要說明一下,他這個想受滅無為跟我們本經所說的不太一樣。
三果的聖人的想受滅無為,主要是依止禪定的力量,把這個想受壓下去,就如石壓草,讓妄想不起,所以他的禪定能夠入很深很深。本經當中是,妄想起來歸它起來,你只要生起智慧的觀照,你觀察妄想「你從什麼地方來?」就好了,就可以覓之了不可得。所以我們是從妄想的自體來破除;而這個小乘的九次第定,是從妄想的作用上來壓制。總而言之,「不」能成就「漏盡」、不能斷除煩惱「成」就無生的「阿羅漢」,都是依止「妄想」,不管你是隨順妄想、不管你是壓抑妄想,總之你還是活在妄想,把這個妄想當做自己的真實本性。所以阿難尊者你只是一味的「多聞」,增長知識,而「不」能「成」就出世的「聖」道。那這個地方關鍵點就是,佛陀一再強調「不能只是多聞」,也就是說迴光返照很重要、迴光返照很重要,你只要能夠迴光返照,你的妄想就能夠慢慢的淡薄。這個地方是把妄想作一個總結。
庚二、別就見精顯性(分二:辛一領旨哀請;辛二正垂開示)辛一、領旨哀請到前面為止都是在破妄,我們把這個科判疏通一下。看第二十二頁,這個二十二頁有一個「己二、顯示妙理兼破餘妄」;我們再翻到第九頁,這個第九頁有一個「丁三、如來答示」,前面阿難尊者啟請這個大乘止觀,佛陀正式回答。有二段:第一個「就事以顯理」,第二個「明性本具相」。這二段當中,我們先看「就事以顯理」,就著五蘊身心來開顯我們心中的真理,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逐破妄執密顯真心」,這個地方是破妄;?「顯示妙理兼破餘妄」,這個是顯真。「顯示妙理兼破餘妄」是佛陀回答當中的其中一段。前面是破妄,七處破妄;這個地方是顯真。好,我再看第二十二頁顯真「顯示妙理兼破餘妄」,這個顯真當中,開顯真心有三段的:第一個、先攏總的說明萬法唯心;第二個「別就見精顯性」,這一段是整個顯真的正宗分,就是十番顯見開始,開顯外在的真;?然後再「遍歷陰入處界會理」,再告訴大家,其實真性不是你內心,外在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每一個法都是真。所以它這個真「性」的「顯」現,先發明內心的真性,再發明外在的真性,佛陀是這樣子。好,那內在的真性就是「別就見精顯性」,我們回到《講義》的第二十七頁。這個地方就開始要顯真了。佛陀是怎麼顯真呢?「別」就是特別。在整個見聞嗅嘗覺知六根當中,其實都有真性的功能;這個地方是單單就著「見」,一種見的功能來開「顯」真「性」,就是從「見」。那這個地方分二段:「領旨哀請」,第二「正垂開示」。我們先看第一段「領旨哀請」:追述痛悔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領旨哀請」這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說了。
我們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整個破妄的文都結束了,破除我們妄想。這個修行啊,當然是點點滴滴的功夫,因為我們習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所以在整個返妄歸真的過程當中,是個漫長的修學、歷練的道路。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先認清路頭,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我現在還沒有辦法馬上到臺北,但是我要知道怎麼去臺北,要知道一個方向。一個人,我講實在話,沒有認清路頭之前,沒有資格談修行,也沒有資格閉關,所以有人說「你《楞嚴經》沒有看,根本沒有資格閉關」,你閉什麼關呢?不要以為整天在那邊拜佛、整天持咒,叫做修行。
你沒有掌握整個染淨的根本、沒有掌握整個菩提的根本,你用虛妄心來修行,結果是虛妄的,到最後很容易著魔的。所以《楞嚴經》你花時間去用、你真正把《楞嚴經》全部聽完,你大概不太需要什麼善知識,你就知道怎麼用功了。當然有時候善知識提醒我們,但是你整個成佛之道你很清楚了,你非常清楚。古人講「開悟的《楞嚴》」一點不假,你知道你內心當中問題出在哪裡,哪個地方是你應該消滅的、慢慢減少,哪個地方是你應該追求的。你先把這個觀念建立起來,那其他的慢慢來。好,我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1. 本經與小乘的九次第定在處理妄想方面有什麼不同?
2. 為什麼古人講「開悟的《楞嚴》」?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