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12-1
《楞嚴經》講記 12-1
《楞嚴經》講記 12-1
第十二堂課︰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五頁,「壬二、正示真心有體」。那麼阿難尊者墮入婬室以後,他請佛陀開示修學大乘的止觀法門,但是佛陀剛開始並沒有馬上說出修行的方法,而是先端正我們心中的根本。那根本有二種:一個是雜染的根本、一個是清淨的根本。所以佛陀必須把阿難尊者的心先加以調整,作一個心態的調整。那怎麼調整呢?佛陀是用破妄、顯真二個方式來調整。那麼到前面為止都是在破妄,就破除阿難尊者心中的妄想。
那麼什麼是妄想呢?簡單的講就是「前塵虛妄相想」,就是說我怎麼知道我現在是落入妄想?就是我們看到念頭,第一件事情先不要動,你要問自己一件事,問這個念頭「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妄想的來源是很重要的。你說:誒,我這個妄想是因為有什麼人跟我講什麼話、因為我看到了什麼事情,才有這個想法。這個想法在修行的當中,要舍掉,是生死的根本。你用它來念佛、用它來拜佛,通通沒有用。說「誒,你今天拜一百拜,我跟你拼了,我拜二百拜」,完了,這個一開始就是妄想,你用這樣的想法,你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你「根本」就是虛妄嘛!你不是發自內心的願望。佛道無上誓願成,我的心有佛性,佛的心也有佛性,我要假借無量光、無量壽的名號,來開顯我的佛性,所以我願意拜佛。你這個心的出處,是來自於你內心深處的本性產生的願望,那這個就是成佛的因緣。
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你要經常的知道「什麼是心中的賊?什麼是主人?」你要搞清楚啊。我們不可能馬上離開賊,因為習慣性跟它在一起的,但是你要先知道。我們會有很多習氣、我們會經常失掉正念,這個很正常;但是你先認清路頭很重要,因為你這樣才有希望。如果你到現在什麼是賊、什麼是主人還不知道,你就完全沒有希望。我現在做得不夠好,但是我有希望,我每天在進步。為什麼呢?因為我認清路頭,你只要有不斷的用功,你就有一分的進步。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他不知道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妄,這個非常可怕,因為你沒有希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很清楚:瞭解妄想不表示我們可以隨時離開它,我們以後還是會經常跟它在一起;但是你知道它是妄想,只要你迴光返照,你就能夠進步,因為它是虛妄的。我再講一次,我之前講過很多次,再講一次。妄想最怕你迴光返照,妄想最怕你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因為它根本沒有地方來,「來無所從,去無所止」嘛,它就是心境的碰撞產生一時的因緣,它哪有什麼來處,它根本就沒有體嘛。心境碰撞產生一個想法,這個境一消失,這個念頭就沒有了,覓之了不可得,它哪有什麼自體,隨境生滅的嘛!所以我們只要,其實我們修行佛法,你不要很辛苦去壓抑它,煩惱起來好像很辛苦,這邊壓完那邊冒出來,你只要問它一件事情:你從什麼地方來?(呵呵)它就沒有辦法,它招架不住了。所以說修行要有一些方法、要有方法,要有善巧方便,胡亂修行是沒有結果的。
好,我們看常住真心是離開了六塵的外境才有自體的,它不像前面的妄想,是離塵無體的。阿難尊者先表達自己對妄想的一個看法,他說:我出家用這一念心,供養佛陀、親近「善知識」也是用這一念心,乃至於「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前面是講到自利的功德,這地方講到修學利他的功德。他說:「乃至」於有一天我「發」了廣「大」的菩提心,我跟文殊、普賢菩薩跟地藏王菩薩一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到了眾生的苦惱世界廣修六度法門,來救拔這些苦惱的眾生,來完成菩薩道「難行」的「法事」,乃至於舍生命手足來供養眾生,我還是「用」這一念「心」啊?我還是用這念攀緣的心,攀緣外面苦惱的境,而發起菩提心的。這個地方阿難尊者自己描述自己的心態,就是說他一路以來總是用這個「前塵虛妄相想」來完成他自利利他的功德;現在被佛陀否定了,他心中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講到「造善用此」心。
1. 什麼是妄想?
2. 我怎麼知道我現在是落入妄想? 應該以什麼心態來拜佛,念佛?
3. 為什麼認清路頭很重要?
4.妄想最怕你問它一句話,是什麼?
第十二堂課︰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五頁,「壬二、正示真心有體」。那麼阿難尊者墮入婬室以後,他請佛陀開示修學大乘的止觀法門,但是佛陀剛開始並沒有馬上說出修行的方法,而是先端正我們心中的根本。那根本有二種:一個是雜染的根本、一個是清淨的根本。所以佛陀必須把阿難尊者的心先加以調整,作一個心態的調整。那怎麼調整呢?佛陀是用破妄、顯真二個方式來調整。那麼到前面為止都是在破妄,就破除阿難尊者心中的妄想。
那麼什麼是妄想呢?簡單的講就是「前塵虛妄相想」,就是說我怎麼知道我現在是落入妄想?就是我們看到念頭,第一件事情先不要動,你要問自己一件事,問這個念頭「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妄想的來源是很重要的。你說:誒,我這個妄想是因為有什麼人跟我講什麼話、因為我看到了什麼事情,才有這個想法。這個想法在修行的當中,要舍掉,是生死的根本。你用它來念佛、用它來拜佛,通通沒有用。說「誒,你今天拜一百拜,我跟你拼了,我拜二百拜」,完了,這個一開始就是妄想,你用這樣的想法,你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你「根本」就是虛妄嘛!你不是發自內心的願望。佛道無上誓願成,我的心有佛性,佛的心也有佛性,我要假借無量光、無量壽的名號,來開顯我的佛性,所以我願意拜佛。你這個心的出處,是來自於你內心深處的本性產生的願望,那這個就是成佛的因緣。
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你要經常的知道「什麼是心中的賊?什麼是主人?」你要搞清楚啊。我們不可能馬上離開賊,因為習慣性跟它在一起的,但是你要先知道。我們會有很多習氣、我們會經常失掉正念,這個很正常;但是你先認清路頭很重要,因為你這樣才有希望。如果你到現在什麼是賊、什麼是主人還不知道,你就完全沒有希望。我現在做得不夠好,但是我有希望,我每天在進步。為什麼呢?因為我認清路頭,你只要有不斷的用功,你就有一分的進步。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他不知道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妄,這個非常可怕,因為你沒有希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很清楚:瞭解妄想不表示我們可以隨時離開它,我們以後還是會經常跟它在一起;但是你知道它是妄想,只要你迴光返照,你就能夠進步,因為它是虛妄的。我再講一次,我之前講過很多次,再講一次。妄想最怕你迴光返照,妄想最怕你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因為它根本沒有地方來,「來無所從,去無所止」嘛,它就是心境的碰撞產生一時的因緣,它哪有什麼來處,它根本就沒有體嘛。心境碰撞產生一個想法,這個境一消失,這個念頭就沒有了,覓之了不可得,它哪有什麼自體,隨境生滅的嘛!所以我們只要,其實我們修行佛法,你不要很辛苦去壓抑它,煩惱起來好像很辛苦,這邊壓完那邊冒出來,你只要問它一件事情:你從什麼地方來?(呵呵)它就沒有辦法,它招架不住了。所以說修行要有一些方法、要有方法,要有善巧方便,胡亂修行是沒有結果的。
好,我們看常住真心是離開了六塵的外境才有自體的,它不像前面的妄想,是離塵無體的。阿難尊者先表達自己對妄想的一個看法,他說:我出家用這一念心,供養佛陀、親近「善知識」也是用這一念心,乃至於「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前面是講到自利的功德,這地方講到修學利他的功德。他說:「乃至」於有一天我「發」了廣「大」的菩提心,我跟文殊、普賢菩薩跟地藏王菩薩一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到了眾生的苦惱世界廣修六度法門,來救拔這些苦惱的眾生,來完成菩薩道「難行」的「法事」,乃至於舍生命手足來供養眾生,我還是「用」這一念「心」啊?我還是用這念攀緣的心,攀緣外面苦惱的境,而發起菩提心的。這個地方阿難尊者自己描述自己的心態,就是說他一路以來總是用這個「前塵虛妄相想」來完成他自利利他的功德;現在被佛陀否定了,他心中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講到「造善用此」心。
1. 什麼是妄想?
2. 我怎麼知道我現在是落入妄想? 應該以什麼心態來拜佛,念佛?
3. 為什麼認清路頭很重要?
4.妄想最怕你問它一句話,是什麼?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