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9-3
《楞嚴經》講記 9-3
《楞嚴經》講記 9-3
這地方我們講一下《楞嚴經》的觀念。它這「覓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說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我們這一念心去攀緣佛像,產生一個很美好的善念,這也是造一個善業,這種作用都存在的。只是它怎麼樣呢?這一念心沒有自體,是心無體。那很多人就問:那什麼叫做有體?什麼叫做無體?說:什麼叫做我的妄想是沒有自體的?你現在生起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會改變,就是沒有自體。你這個想法會隨著外境的變化而改變,就是沒有自體。比如說,有人讚美我們「誒,你這個人很好啊」,我們很歡喜。這個歡喜的心有沒有自體?沒有自體。因為你心中是緣「誒,你這個人很好」,我們是緣這樣一個名言的所緣境,才產生一個歡喜的感受;當這個所緣境我們忘掉以後,這個心也就消失掉。也就是說要有這個境,你才有這個心;你這個境消失了,這個心也消失了:那你這個心就是沒有自體,只有作用而沒有自體,這個《楞嚴經》叫做緣影之心。
那我們過去的習慣是怎麼樣?跟著這樣一個緣影之心的妄想在跑,所以我們永遠找不到我們的本來面目,問題在這個地方。就是為什麼會有生死輪回?就是我們一直放棄我們的本性,忘掉我們的主人翁,跟著這個妄想在走。這個妄想就像猴子一樣,抓了一個所緣境就攀緣它,然後放掉一個又抓一個、又放掉一個抓一個,所以構成我們生命產生一種不斷流轉的力量,就是十二因緣的靈動產生。那現在應該怎麼辦呢?我們過去的心是向外攀緣外境,所以產生很多的感覺、很多的想法,像這個時候佛陀告訴你:不要向外,你向外產生的想法都是沒有自體的、都只是一時的感覺、一時的想法,生滅心。你要找到一個永恆的感覺、永恆的想法,你要向內去找。所以我們目前還沒有講到真心,現在只是破妄,到最後會顯真。你說:那破到最後我什麼心都是生滅的,那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後面會說到,它有七處破妄、十番顯見。那前面佛陀一再告訴我們「覓心了不可得」。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佛陀的思考模式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佛陀破我們這一念心沒有自體,他的方法是「從什麼地方來?」你問這一念心的處所在哪裡。一個東西有自體,它一定有依止的處所,但是我們找不到它的處所。你看現在我捏我的手有感覺,但是這個感覺是從哪裡來的?沒有。等到我把這個捏的地方放掉了,這感覺又跑到哪裡去了?沒有。所以蕅益大師說: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看:未生無潛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就是說我還沒有捏我的手的時候,那個感覺躲在哪裡呢?未生無潛處,它也不知道在哪裡。我正捏我的手的時候,那個感覺住在哪裡呢?也沒有地方。等到捏完以後,感覺又跑到哪裡去了?又找不到。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我們結論:就是它是沒有自體的,只是一個因緣的作用而產生的一時作用而已。這種作用我們就可以怎麼樣?把這種自性執破除,我們就可以不隨妄轉。
辛六、破轉計中間(分二:壬一破泛計;壬二破正計)壬一、破泛計(分二:癸一泛計;癸二泛破)癸一、泛計就是執著我們這個明瞭分別的心是在中間,這個地方有二段:第一段是「破泛計」,第二段是「破正計」。這個「泛」就是浮泛的執著,一個含糊籠統的執著。我們先看「泛計」,再看怎麼去「破」它。引佛昔教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謬解泛計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複內無見,當在中間。』
「阿難」尊者他又產生另外一個執著說:「世尊」啊,「我」過去做佛侍者的時候,曾經聽到「佛」陀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諸」大菩薩這種「法王子」。「法王子」就是菩薩叫法王子。就是「佛為法王,于法自在」;菩薩呢,發菩提心、行六波羅蜜,未來要繼承佛位,所以叫做「法王子」。佛陀跟這些「諸法王子」在「談」諸法「實相」的「時」候,講到一個觀念說:我們這一念「心」,它「不在」色身之「內」、也「不在」色身之「外」。
佛陀有講過這樣的話,這的確是佛陀的教誨。這以下是阿難尊者聽到「心不在內、不在外」,他個人產生的執著。阿難尊者說:「我」把「心不在內也不在外」這句話「思惟」了一下,「內無所見,外不相知」。說什麼叫做「內無所見」呢?就是「內無知故,在內不成」,就是我們這一念心不能看到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所以心是不在內的,這是成立的,這前面已經說過了。那我們這一念心「外不相知」,就是「身心」是能夠互「相」了「知」的,所以心也不「在外」,這個前面也說過了。
所以我現在得到一個答案是說:「今相知故,複內無見」,我們身心又能夠互「相」了「知」、又看不到身體裡面的東西,所以應該是「在中間」。這地方的「中間」,阿難尊者並沒有把「中間」明確的定義說出來,到底是以色身為中間?還是以外境為中間?並沒有講出來。這個地方值得我們一提的就是「諸法實相」,我們說一下,什麼叫做諸法實相。佛陀跟諸大菩薩談諸法實相的時候,其實諸法實相就是我們生命的真實相。諸法實相是有二部分:第一個是「無相」,第二個是「無不相」。佛法在談生命的時候,談到空性的這一面,就是我們身心世界它是因緣所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空的。所以從本體上來說,生命的現象是畢竟空寂的,從本體上來說是覓心了不可得。但是從作用來說,我們每個生命體,你只要有一個起心動念、有一個動作,它就是一個因緣、就是一個業力。所以從作用來說它是無不相的,它有無量無邊的作用,所以創造了十法界的因果。那這個地方講到諸法實相,它是偏重在空性這一部分、偏重在無相這一部分。這是佛陀諸法實相的意思,不在內也不在外。阿難尊者聽到這一句話,那就執著在中間,這是他的一個「泛計」。我們看佛陀的「泛破」,佛陀對這樣的執著加以破斥:
1.什麼叫緣影之心?
2.用捏手來解釋為什麼「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3.什麼是諸法實相?
這地方我們講一下《楞嚴經》的觀念。它這「覓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說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我們這一念心去攀緣佛像,產生一個很美好的善念,這也是造一個善業,這種作用都存在的。只是它怎麼樣呢?這一念心沒有自體,是心無體。那很多人就問:那什麼叫做有體?什麼叫做無體?說:什麼叫做我的妄想是沒有自體的?你現在生起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會改變,就是沒有自體。你這個想法會隨著外境的變化而改變,就是沒有自體。比如說,有人讚美我們「誒,你這個人很好啊」,我們很歡喜。這個歡喜的心有沒有自體?沒有自體。因為你心中是緣「誒,你這個人很好」,我們是緣這樣一個名言的所緣境,才產生一個歡喜的感受;當這個所緣境我們忘掉以後,這個心也就消失掉。也就是說要有這個境,你才有這個心;你這個境消失了,這個心也消失了:那你這個心就是沒有自體,只有作用而沒有自體,這個《楞嚴經》叫做緣影之心。
那我們過去的習慣是怎麼樣?跟著這樣一個緣影之心的妄想在跑,所以我們永遠找不到我們的本來面目,問題在這個地方。就是為什麼會有生死輪回?就是我們一直放棄我們的本性,忘掉我們的主人翁,跟著這個妄想在走。這個妄想就像猴子一樣,抓了一個所緣境就攀緣它,然後放掉一個又抓一個、又放掉一個抓一個,所以構成我們生命產生一種不斷流轉的力量,就是十二因緣的靈動產生。那現在應該怎麼辦呢?我們過去的心是向外攀緣外境,所以產生很多的感覺、很多的想法,像這個時候佛陀告訴你:不要向外,你向外產生的想法都是沒有自體的、都只是一時的感覺、一時的想法,生滅心。你要找到一個永恆的感覺、永恆的想法,你要向內去找。所以我們目前還沒有講到真心,現在只是破妄,到最後會顯真。你說:那破到最後我什麼心都是生滅的,那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後面會說到,它有七處破妄、十番顯見。那前面佛陀一再告訴我們「覓心了不可得」。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佛陀的思考模式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佛陀破我們這一念心沒有自體,他的方法是「從什麼地方來?」你問這一念心的處所在哪裡。一個東西有自體,它一定有依止的處所,但是我們找不到它的處所。你看現在我捏我的手有感覺,但是這個感覺是從哪裡來的?沒有。等到我把這個捏的地方放掉了,這感覺又跑到哪裡去了?沒有。所以蕅益大師說: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看:未生無潛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就是說我還沒有捏我的手的時候,那個感覺躲在哪裡呢?未生無潛處,它也不知道在哪裡。我正捏我的手的時候,那個感覺住在哪裡呢?也沒有地方。等到捏完以後,感覺又跑到哪裡去了?又找不到。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我們結論:就是它是沒有自體的,只是一個因緣的作用而產生的一時作用而已。這種作用我們就可以怎麼樣?把這種自性執破除,我們就可以不隨妄轉。
辛六、破轉計中間(分二:壬一破泛計;壬二破正計)壬一、破泛計(分二:癸一泛計;癸二泛破)癸一、泛計就是執著我們這個明瞭分別的心是在中間,這個地方有二段:第一段是「破泛計」,第二段是「破正計」。這個「泛」就是浮泛的執著,一個含糊籠統的執著。我們先看「泛計」,再看怎麼去「破」它。引佛昔教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謬解泛計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複內無見,當在中間。』
「阿難」尊者他又產生另外一個執著說:「世尊」啊,「我」過去做佛侍者的時候,曾經聽到「佛」陀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諸」大菩薩這種「法王子」。「法王子」就是菩薩叫法王子。就是「佛為法王,于法自在」;菩薩呢,發菩提心、行六波羅蜜,未來要繼承佛位,所以叫做「法王子」。佛陀跟這些「諸法王子」在「談」諸法「實相」的「時」候,講到一個觀念說:我們這一念「心」,它「不在」色身之「內」、也「不在」色身之「外」。
佛陀有講過這樣的話,這的確是佛陀的教誨。這以下是阿難尊者聽到「心不在內、不在外」,他個人產生的執著。阿難尊者說:「我」把「心不在內也不在外」這句話「思惟」了一下,「內無所見,外不相知」。說什麼叫做「內無所見」呢?就是「內無知故,在內不成」,就是我們這一念心不能看到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所以心是不在內的,這是成立的,這前面已經說過了。那我們這一念心「外不相知」,就是「身心」是能夠互「相」了「知」的,所以心也不「在外」,這個前面也說過了。
所以我現在得到一個答案是說:「今相知故,複內無見」,我們身心又能夠互「相」了「知」、又看不到身體裡面的東西,所以應該是「在中間」。這地方的「中間」,阿難尊者並沒有把「中間」明確的定義說出來,到底是以色身為中間?還是以外境為中間?並沒有講出來。這個地方值得我們一提的就是「諸法實相」,我們說一下,什麼叫做諸法實相。佛陀跟諸大菩薩談諸法實相的時候,其實諸法實相就是我們生命的真實相。諸法實相是有二部分:第一個是「無相」,第二個是「無不相」。佛法在談生命的時候,談到空性的這一面,就是我們身心世界它是因緣所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空的。所以從本體上來說,生命的現象是畢竟空寂的,從本體上來說是覓心了不可得。但是從作用來說,我們每個生命體,你只要有一個起心動念、有一個動作,它就是一個因緣、就是一個業力。所以從作用來說它是無不相的,它有無量無邊的作用,所以創造了十法界的因果。那這個地方講到諸法實相,它是偏重在空性這一部分、偏重在無相這一部分。這是佛陀諸法實相的意思,不在內也不在外。阿難尊者聽到這一句話,那就執著在中間,這是他的一個「泛計」。我們看佛陀的「泛破」,佛陀對這樣的執著加以破斥:
1.什麼叫緣影之心?
2.用捏手來解釋為什麼「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3.什麼是諸法實相?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