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讲记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楞嚴經》講記 9-2

向下

《楞嚴經》講記 9-2 Empty 《楞嚴經》講記 9-2

帖子 由 Admin 周六 五月 07, 2016 10:49 am

《楞嚴經》講記 9-2

救見為眼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辨眼無見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雲何名死?

佛陀把前面這樣一個──這一念心跟境接觸的時候「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的自體破了以後,「阿難」尊者又產生另外一個執取說「見是其眼,心知非眼」,應該是講我能夠「見」到我的臉,應該是「眼」睛能夠見才對,「心」只是一種感覺、一種想法、一種明瞭的功能,能夠見的是眼睛才對啊。「為見非義」,佛陀您說的「若從外來,先合見面」,好像是用心來見,這樣子以心來見是不合乎所謂「見」的涵「義」、以心來見是不合乎見的涵義。

換句話說,阿難尊者的意思就是以眼睛來見才合乎見的涵義。那「佛」陀說:「若眼」根真的是「能」夠「見」,那我們講一個譬喻,你「在」房子「中」間,這個「門能」夠「見」嗎?當然不能見。我們一定是門裡面有一個人,依止這個門看出去,才能夠見到萬物,所以眼根只是一個門、一個工具而已。或者說「已」經「死」亡的人,他的「眼」根還在,那他們能夠「見」到東西嗎?都見不到。因為他的心已經消失掉了。所以眼根只是一個色法,它只是一個物質、四大所成的色法,真正能見的是那一念心。我們講六根門頭,見聞嗅嘗覺知這六種功能,其實因為我們有明瞭的心,才能產生它一種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是心能見。其實這一段是兼帶的破斥、兼帶的破斥。這個地方是破內外出入,是從內而出、或者是從外而入,來破這個有體的執著。

醜二、約一多徧不徧破總標四相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複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複徧體,為不徧體?別破四相---破一體若一體者,則汝以一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破多體---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破遍體---若徧體者,同前所挃。破不遍體---若不徧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癸三、結破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前面是約這個內外的出入,這個地方是約一體、多體、遍體、不遍體來破。佛陀說:「阿難」,你說你這個「覺了能知之心」,你能夠有感覺有想法的心,是一定離開了塵境「有」它的自「體」。那我問你:這樣一個內心妄想的自體,是單「一」的自「體」?還是一個「多」重的自「體」?這種自體,是一個普「徧」的一個整個的自「體」?還是一個「不」普「徧」只是一個局部的自「體」?這就提出四種問題:一、多、遍、不遍。好,我們看佛陀是怎麼個破法,先破「一體」。假設你說你那個能夠感覺能夠想法的那個心是一個單「一」的自「體」,它是一個單一的。什麼叫單一?我們解釋一下。就是你身體的四肢,只有一肢有自體、有心的感覺,比如說你二隻手、二隻腳,可能只是左手有這樣的感覺、有這樣的想法,這叫單一,它不能普遍的。這樣子講的話,你整個自體是單一的、是不能分割的,那你用「手」去捏你四肢其中「一支」的時候,你「四支應」該都有感「覺」,因為你的自體是單一的、是整體性的、不可分割的;但是如果有感「覺」的話、四肢都有感覺,那麼「挃應無在」,你在捏你手或腳的時候,你所捏的地方,這個感覺就不能有固定的處所。假設你捏的感覺是「有」固定的處「所」,那你這個「一體」就「不能成」就。你看我們捏左手的時候,只有左手有感覺,右手沒有感覺,它這感覺也是局部的,所以你不能說「我這個明瞭心是一個單一的自體、是整體化的」,不能這樣講。這個單一自體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我們摸左手只有左手有感覺,摸右手只有右手有感覺,所以它是有它固定處所的一個感覺1。我們再看「多體」。「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你說我這個感覺是可以分割的,頭有頭的感覺、手有手的感覺、腳有腳的感覺,那各有各的感覺、各有各的想法,這個感覺想法是獨立的。那就有問題了,則成多重心體之「人」。

那麼哪一個心「體」是你呢?那你這一個身體有這麼多重各別獨立的感覺,那你以後就是成就多佛了,因為一個感覺就成就一個佛。所以這個多體是不能成立的。假設是「徧體」,「徧體同前所挃」,「徧體」就跟前面的「一體」是一樣的,就是普遍身體當中只有一種感覺,那你摸一個地方,全身都有感覺,這跟事實不符。「若不徧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你說我這個感覺是「不」普「徧」的,這樣子講的話,你去摸你的「頭」、又同時候去摸你的腳的時候,當你的「頭」已經「有」感「覺」了,你的腳就「應」該沒有感覺了,因為它不普遍嘛。事實上這跟事實不符,你摸你的頭有頭的感覺、摸你的腳有腳的感覺,所以這個「不遍」也不符。所以「結」論:「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1.「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汝」與「門」各代表什麼?
2.為什麼佛陀以一體,多體,遍體,不遍體來破「隨所合處心則隨有」?
3.佛陀如何破一體,多體,遍體,不遍體?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59
注册日期 : 16-02-07

https://lengyan.long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