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 9-1
《楞嚴經》講記 9-1
《楞嚴經》講記 9-1
第九堂課
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九頁,「子二、破有體」。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二個重要的次第:第一個是安樂道,第二個是解脫道。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就是依止我們這一念的信心,去攀緣外在的人事,生起一個善念,或者是佈施、或者持戒、或者忍辱。依止這樣的善念,我們成就一種善業力,由這種善業力會招感我們來生安樂的果報,讓你身體健康、財富非常的具足、有種種美好的眷屬,讓我們生命感到一種快樂的感受;但是這種快樂的感受基本上是無常的,所以當這個快樂的果報結束以後,它就消失掉了。所以我們剛開始修學偏重在一種業力的修學,就是依止一種生滅心去攀緣人事而創造一種善業,剛開始的心都是向外攀緣,這是正常的。慢慢的慢慢的我們就開始提升,從安樂道趨向於解脫道。解脫道的特色,他的心已經不再向外攀緣了,他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依止這個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心中妄想的執取,而照到了自己清淨的本性,我們說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這種清淨的本性當中,破除一種自我意識的執取,用無我觀,照了清淨的本性,我們心中的煩惱就慢慢的淡薄了,所以它的重點在於一種正念的修學,達到臨終的正念。所以我們可以把大乘佛法分成善業的修學跟正念的修學這二種次第。
我們可以從本經的緣起當中看得出來,阿難尊者剛開始為什麼出家?他就是緣佛陀的三十二相,所以發起好心,這是一種善業的修學,所以佛陀並沒有否定,佛陀說:「善哉,阿難!」佛陀也是一種鼓勵的態度。只不過阿難尊者進一步又問成佛的、要趨向無上菩提的一種大乘止觀,也就是說阿難尊者他不想只安住在善業,他想要成就正念,所以佛陀就開顯了本經的首楞嚴王三昧,我們怎麼去觀照我們的清淨本性、我們要怎麼樣回到我們的清淨本性,就是我們怎麼樣把心帶回家,這就是我們本經的修學宗旨。
好,我們看《講義》「子二、破有體」。這個地方阿難尊者的執著是說:「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則隨有。」說你那個心在哪裡呢?阿難尊者說: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比如說我的心去攀緣這個花,當我的心跟花接觸的時候,「隨所合處心則隨有」,心就出現了,就在那個境的地方出現了,是這個意思,心境相合的處所就是心的自體。佛陀說:那你這個心是有自體還是沒有自體?假設是沒有自體,那前面破過了,沒有自體當然就合乎真理了,本來就沒有自體。假設是有自體,佛教當中佛陀經常用這種「反證」的方式:先假設它有自體,然後再證明這個有自體是不能成立的,所以結論是沒有自體的。所以假設是有自體,那有自體應該怎麼破呢?
子二、破有體(分二:醜一約內外出入破;醜二約一多徧不徧破)醜一、約內外出入破
這個地方二段:第一個「約內外出入破」,第二個「約一多徧不徧破」。我們先看第一段,用「內外」的「出入」來「破」,我們看經文: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複內出?為從外入?若複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假設你這一念心是「有」真實「體」性的,有真實體性它就必需怎麼樣?有一個處所。這有個處所,我們就來找找它的處所在哪裡。比「如」說你現在用你的「手」去捏你的身「體」,比如說你用你的手去捏你的腳,這個時候「汝所知心」,當你的手跟腳一接觸的時候,你會產生一個感覺跟想法,那這種感覺、這種想法、這種心的明瞭功能是怎麼來的呢?是從身體之「內」而「出」?或者是「從」身體之「外」而「入」呢?你剛剛講說「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你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心就出現了。那這樣的一個自體,是從身體裡面跑出來的?還是從身體之外跑進來的呢?假設是從身體之「內出」來的,那就跟第一科一樣了,你就是心在內,那前面破過了。假設是「從」身體「外」面而「來」的,我這個感覺的感受是在身體之外,那我一捏我的腳的時候,它從「外」面跑進「來」。從「外」面跑進「來」,那你應該「先」看到你的臉才對啊,但事實上我們看不到我們的臉,所以從外面來也不對。所以結論就是說「內心的自體是沒有處所的」,其實到這個地方已經把有體的部分給破了。下面一段是阿難尊者另外一個執著,我們看:
1.解脫道的特色是什麼?
2.本經修學的宗旨是什麼?
3.假設你這一念心是有真實體性的,它必須具有什麼?
4.如何破心在身外?
第九堂課
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九頁,「子二、破有體」。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二個重要的次第:第一個是安樂道,第二個是解脫道。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就是依止我們這一念的信心,去攀緣外在的人事,生起一個善念,或者是佈施、或者持戒、或者忍辱。依止這樣的善念,我們成就一種善業力,由這種善業力會招感我們來生安樂的果報,讓你身體健康、財富非常的具足、有種種美好的眷屬,讓我們生命感到一種快樂的感受;但是這種快樂的感受基本上是無常的,所以當這個快樂的果報結束以後,它就消失掉了。所以我們剛開始修學偏重在一種業力的修學,就是依止一種生滅心去攀緣人事而創造一種善業,剛開始的心都是向外攀緣,這是正常的。慢慢的慢慢的我們就開始提升,從安樂道趨向於解脫道。解脫道的特色,他的心已經不再向外攀緣了,他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依止這個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心中妄想的執取,而照到了自己清淨的本性,我們說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這種清淨的本性當中,破除一種自我意識的執取,用無我觀,照了清淨的本性,我們心中的煩惱就慢慢的淡薄了,所以它的重點在於一種正念的修學,達到臨終的正念。所以我們可以把大乘佛法分成善業的修學跟正念的修學這二種次第。
我們可以從本經的緣起當中看得出來,阿難尊者剛開始為什麼出家?他就是緣佛陀的三十二相,所以發起好心,這是一種善業的修學,所以佛陀並沒有否定,佛陀說:「善哉,阿難!」佛陀也是一種鼓勵的態度。只不過阿難尊者進一步又問成佛的、要趨向無上菩提的一種大乘止觀,也就是說阿難尊者他不想只安住在善業,他想要成就正念,所以佛陀就開顯了本經的首楞嚴王三昧,我們怎麼去觀照我們的清淨本性、我們要怎麼樣回到我們的清淨本性,就是我們怎麼樣把心帶回家,這就是我們本經的修學宗旨。
好,我們看《講義》「子二、破有體」。這個地方阿難尊者的執著是說:「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則隨有。」說你那個心在哪裡呢?阿難尊者說: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比如說我的心去攀緣這個花,當我的心跟花接觸的時候,「隨所合處心則隨有」,心就出現了,就在那個境的地方出現了,是這個意思,心境相合的處所就是心的自體。佛陀說:那你這個心是有自體還是沒有自體?假設是沒有自體,那前面破過了,沒有自體當然就合乎真理了,本來就沒有自體。假設是有自體,佛教當中佛陀經常用這種「反證」的方式:先假設它有自體,然後再證明這個有自體是不能成立的,所以結論是沒有自體的。所以假設是有自體,那有自體應該怎麼破呢?
子二、破有體(分二:醜一約內外出入破;醜二約一多徧不徧破)醜一、約內外出入破
這個地方二段:第一個「約內外出入破」,第二個「約一多徧不徧破」。我們先看第一段,用「內外」的「出入」來「破」,我們看經文: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複內出?為從外入?若複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假設你這一念心是「有」真實「體」性的,有真實體性它就必需怎麼樣?有一個處所。這有個處所,我們就來找找它的處所在哪裡。比「如」說你現在用你的「手」去捏你的身「體」,比如說你用你的手去捏你的腳,這個時候「汝所知心」,當你的手跟腳一接觸的時候,你會產生一個感覺跟想法,那這種感覺、這種想法、這種心的明瞭功能是怎麼來的呢?是從身體之「內」而「出」?或者是「從」身體之「外」而「入」呢?你剛剛講說「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你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心就出現了。那這樣的一個自體,是從身體裡面跑出來的?還是從身體之外跑進來的呢?假設是從身體之「內出」來的,那就跟第一科一樣了,你就是心在內,那前面破過了。假設是「從」身體「外」面而「來」的,我這個感覺的感受是在身體之外,那我一捏我的腳的時候,它從「外」面跑進「來」。從「外」面跑進「來」,那你應該「先」看到你的臉才對啊,但事實上我們看不到我們的臉,所以從外面來也不對。所以結論就是說「內心的自體是沒有處所的」,其實到這個地方已經把有體的部分給破了。下面一段是阿難尊者另外一個執著,我們看:
1.解脫道的特色是什麼?
2.本經修學的宗旨是什麼?
3.假設你這一念心是有真實體性的,它必須具有什麼?
4.如何破心在身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